邓鸿
目的:探析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到我院接受急性左心衰治疗的患者66例,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将其分成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滴的方法,将50毫升参附注射液给予患者静滴,7天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参附注射液给予临床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戈;刘厚颖;李亚娜;李小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于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共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实施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护理疗效。结果:两组的排尿时间、伤口红肿及疼痛人数、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 <0.05)。结论:对于临床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治疗,患者恢复快,出院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苗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减少,康复进展加快,与实施护理前对比有明显差异,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能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值得推广。护理人员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个性、心理,提供及时、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
作者:朱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晶状体蛋白是晶状体的结构蛋白,其在晶状体中的丰富含量以及自身特殊的空间结构,对维持晶状体透明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多种晶状体蛋白编码基因的突变参与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对先天性白内障致病相关晶状体蛋白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朱妍静;韩欣欣;冯晨;常凯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呼吸重症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呼吸重症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7例患者经无创机械通气辅以精心护理后治愈率为95.06%;病死率为4.94%。治疗后患者动脉血气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呼吸重症患者临床症状,促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大幅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病率。
作者:冯梦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例小儿惊厥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基础护理。结果:20例小儿惊厥患者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惊厥是常见急症之一,系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所致,常引起窒息、外伤,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及时进行抢救,做好综合护理对患儿痊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细萍;魏毓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和多发的腹部外科疾病。到目前为止,急性阑尾炎仍有0.1--0.5%的死亡率,如何提高疗效,减少误诊,仍然值得重视。但是很多急腹症的症状和体征与急性阑尾炎相似,在诊断上有所困难。同时因老年人因其自身的特性,使老年急性阑尾炎在诊治上也有所困难。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经手术证实急性阑尾炎的5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谭恩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孕妇一直是我国社会高度关注的对象,因为她们的健康与否将直接决定下一代接班人的健康与否。以往的时候,医学没有那么发达,孕妇只能进行顺产,但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剖腹产逐渐成为了众多孕妇的选择。但是,剖腹产真的比顺产好么?下面我们来具体剖析一下。
作者:孟新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 A3(Annexin A3)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胆囊癌组织和18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 Annexin A3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数据之间分析其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Annexin A3在胆囊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3%,高于其在慢性胆囊炎中的阳性表达率33.3%,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Annexin A3的表达和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是否有远处及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 <0.05),而与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大小无关(P >0.05)。结论:胆囊癌中 Annex-in A3的过表达和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在肿瘤细胞的浸润、侵袭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可作为胆囊癌治疗的一个分子靶向。
作者:朱凯;谈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腹膜后恶性淋巴瘤可以是全身淋巴瘤的一部分,巨大瘤体少见。
作者:孙菁;张京;吴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手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90例,对其结节的大小、钙化、回声、边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征结合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恶性结节中微钙化、边界欠清或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未见明显包膜、CDFI 显示血流信号增强者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结论:超声特征有助于区分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作者:肖优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40岁,因“头昏、视物模糊伴发热3周”入院,患者曾以“感冒”在当地诊所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后转往某三级医院,诊断为“左枕叶脑肿瘤”,拟行开颅手术治疗,家属咨询于我院门诊后收住院。既往血吸虫病史,自诉已治愈。查体:T 36.1℃,P 74次/分,R 18次/分,BP 130/80mmHg,神清语利,双侧瞳孔正常,查视力左眼0.8,右眼1.2,视野无明显缺损,颅神经检查(-),四肢活动自如,病理反射未引出。外院头部 CT 提示左枕叶皮层下病变,周围呈“指套样”水肿。MRI 见病变呈不规则长 T1、长 T2信号,增强时局部呈结节样强化(图1)。入院后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240mm 水柱,无色清亮,脑脊液化验常规、生化均正常,脑脊液培养无细菌生长;脑脊液寄生虫检查阴性;血常规 WBC 11.36G/l,NE%79.7%。血清血吸虫检查弱阳性。胸部 CT、腹部超声检查均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征象。因诊断定性困难,给予脱水、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处理。经1周左右治疗,复查磁共振提示病变范围明显缩小,周围水肿减轻(图2)。患者头昏、发热症状好转,视力无明显改善。出院后患者在当地医院继续行抗感染、抗血吸虫(吡喹酮0.9×3次/日×2天)、护肝治疗。出院约1月后,患者再次以“反复发热、头昏伴视物模糊近2月”入院。查体基本同上次入院所述。复查磁共振提示左枕病变范围再次增大,周围水肿明显(图3),入院后行开颅探查:左枕叶病变切除术。术中见脑组织张力高,向外膨出,硬膜与脑组织表面粘连,并可见黄色小颗粒样物,切开枕叶皮层即见异常病变组织,质地较韧,色灰白,部分呈黄褐色,边界欠清,血供较丰富,切除病变组织及附近硬脑膜送病检。病理:(左枕叶)脑血吸虫病(可见急性虫卵结节及慢性虫卵结节),表面硬脑膜镜下见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见吞噬虫卵的异物巨细胞(图4)。术后患者仍有反复发热,行腰穿提示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均正常,无肺部感染及其他部位感染征象,经抗感染、激素处理,约2周后患者无发热,血象正常,无头昏,但视力无明显改善。术后15月随访恢复良好。
作者:谢红志;卢俊章;刘红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方法8例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不同病情和治疗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特别是针对高血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例发生肺部感染,无低血糖休克病例,1例伤口感染,后经换药治疗后伤口愈合出院。6例伤口愈合良好,按期拆线。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对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军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晕厥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分析患者的晕厥原因,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3月前来我院诊治的晕厥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送往医院时,并无明显临床症状,经简单诊断后,判断为疑似心源性晕厥,为进一步确诊,对34例晕厥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经过动态心电图的详细诊断,发现34例患者当中,晕厥发作时间与检测心律失常时间相一致为8例(23.5%),且晕厥发生于心室停博>3.0秒有关。结论:对晕厥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诊断,不仅可以精确判定患者晕厥原因,同时可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更多的指导,日后应加强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应用,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董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检验医学与针灸治疗的协同应用和意义。方法通过分析发现检验医学可以为针灸治疗提供诊断、治疗观察和预防保健的作用,进而总结了检验医学与针灸治疗的协同应用。结果检验医学可以为针灸治疗提供比较客观的检测指标,同时针灸治疗的结果又反过来帮助检验医学提高检测的准确度。结论要充分发挥检验医学和针灸治疗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利于针灸治疗的发展和推广。
作者:陈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分娩过程中如何规范使用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产妇500例的病例资料,其中175例作为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措施),325例作为观察组(不同程度给予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导致剖宫产、阴道难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软产道严重撕裂伤等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程中各种干预措施要限制性恰当使用,不能作为常规使用。
作者:吴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的原因及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之间收治的发生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102例进行研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造成股骨颈骨折的原因及护理的方法。结果: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慢性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外伤等是导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后,102例老年患者能够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王芸;张英霞;于文玲;赵璐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探究血液净化在治疗急性肾衰竭方面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ICU 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 IHD 组和 CRRT 组,分别进行间断性血液透析(IHD)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和血肌酐好转情况、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IHD 组及 CRRT 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和肌酐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素和血肌酐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IHD 组总有效率为67.65%,与 CRRT 组的73.53%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对于急性肾衰竭具有较高的疗效,但不同种类的净化治疗在治疗该病症方面存在一定的效价差异,应结合临床多方面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李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疏通透析者堵塞的动静脉内瘘,保护有限的血管资源,利于缓解病人心理压力和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我院血透中心3年来为使维持性血液透析者内瘘堵塞再通,首选尿激酶5~60万单位稀释后,通过注射泵输至堵塞内瘘的动脉端,持续泵入15分钟或至2~7小时。结果36例内瘘疏通;对溶栓后内瘘仍有高度狭窄者行介入法,结果4例次内瘘全部畅通。结论要维持内瘘功能,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蒋蓉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和代谢明显变化,机体灵敏性也逐渐开始衰退。意外事故是造成老年骨折的主要原因,它将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存健康。文章根据笔者在工作当中对老年骨折患者的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以作交流。
作者:林梅英;黄燕鹏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