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误诊为脑肿瘤的脑型血吸虫病1例

谢红志;卢俊章;刘红朝

关键词:误诊, 脑肿瘤, 血吸虫病, 脑脊液, 患者, 病变, 抗感染, 枕叶, 腹部超声检查, 反复发热, 脑组织, 治疗,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视物模糊, 硬脑膜, 叶皮层, 水肿, 视力, 结节, 磁共振
摘要:1病例资料患者男,40岁,因“头昏、视物模糊伴发热3周”入院,患者曾以“感冒”在当地诊所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后转往某三级医院,诊断为“左枕叶脑肿瘤”,拟行开颅手术治疗,家属咨询于我院门诊后收住院。既往血吸虫病史,自诉已治愈。查体:T 36.1℃,P 74次/分,R 18次/分,BP 130/80mmHg,神清语利,双侧瞳孔正常,查视力左眼0.8,右眼1.2,视野无明显缺损,颅神经检查(-),四肢活动自如,病理反射未引出。外院头部 CT 提示左枕叶皮层下病变,周围呈“指套样”水肿。MRI 见病变呈不规则长 T1、长 T2信号,增强时局部呈结节样强化(图1)。入院后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240mm 水柱,无色清亮,脑脊液化验常规、生化均正常,脑脊液培养无细菌生长;脑脊液寄生虫检查阴性;血常规 WBC 11.36G/l,NE%79.7%。血清血吸虫检查弱阳性。胸部 CT、腹部超声检查均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征象。因诊断定性困难,给予脱水、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处理。经1周左右治疗,复查磁共振提示病变范围明显缩小,周围水肿减轻(图2)。患者头昏、发热症状好转,视力无明显改善。出院后患者在当地医院继续行抗感染、抗血吸虫(吡喹酮0.9×3次/日×2天)、护肝治疗。出院约1月后,患者再次以“反复发热、头昏伴视物模糊近2月”入院。查体基本同上次入院所述。复查磁共振提示左枕病变范围再次增大,周围水肿明显(图3),入院后行开颅探查:左枕叶病变切除术。术中见脑组织张力高,向外膨出,硬膜与脑组织表面粘连,并可见黄色小颗粒样物,切开枕叶皮层即见异常病变组织,质地较韧,色灰白,部分呈黄褐色,边界欠清,血供较丰富,切除病变组织及附近硬脑膜送病检。病理:(左枕叶)脑血吸虫病(可见急性虫卵结节及慢性虫卵结节),表面硬脑膜镜下见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见吞噬虫卵的异物巨细胞(图4)。术后患者仍有反复发热,行腰穿提示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均正常,无肺部感染及其他部位感染征象,经抗感染、激素处理,约2周后患者无发热,血象正常,无头昏,但视力无明显改善。术后15月随访恢复良好。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与关节松弛38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与关节松弛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小儿 DDH 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取4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关节松弛评分情况。结果:小儿 DDH 患儿出现关节松弛症(关节松弛评分在3分以上)发生率(63.2%)明显高于对照组(3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4例患儿中有20例采用石膏固定术、手法复位、内收肌切断治疗,成功率达到70%。4例患儿采用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髋臼成形术治疗,术后随访有1例患儿髋关节僵硬,有1例患儿髋臼仍然发育不良,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结论: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和关节松弛的相关性较为明显,小儿 DDH 患儿治疗及预后会受到关节松弛的影响,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麦鸿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时采取防治和护理措施,加强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结论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其中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工作,是促进分娩安全的关键。

    作者:杨芸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冠心病高龄患者介入术中护理探讨

    目的:旨在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科室收诊的78例高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干预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患者行围术期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术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护理干预组的显效例数显著增加(11vs21),且总有效率亦明显升高(76.9%vs92.3%),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23.1%vs7.7%),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高龄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术中的综合护理可显著增加疗效,且并发症明显降低,可在心脑血管临床上予以广泛运用。

    作者:汤珊珊;邱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救治的120例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的重症患者,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将本次研究收录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大骨瓣减压治疗术对患者行针对性治疗,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41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5例、植物生存5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33%,相比较对照组6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36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8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P <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治疗术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技术还不算成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值得临床有关人士进一步探讨研究。

    作者:刘玉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脑室内出血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脑室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要点。方法:对32例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测的脑室内出血病例进行分析,分别在脱水剂应用剂量、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预后等方面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有创颅内压监测作用显著、预后良好。结论:有创颅内压在改善脑室内出血患者的预后、减少脱水剂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作者:姚红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美皮康联合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湿敷治疗PICC 相关性皮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 PICC 置管所致皮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80例 PICC 发生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湿敷加3M敷贴固定 PICC 导管,观察组使用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湿敷后,以美皮康固定 PICC 导管。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美皮康联合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湿敷治疗 PICC 相关性皮炎疗效显著,操作简单。

    作者:曾娟;秦艳玲;许俐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醒脑静联合纳洛酮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其中,对照组选择综合治疗+纳洛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综合治疗+纳洛酮+醒脑静治疗。统计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70.1±23.5)min,临床症状消退时间(246.3±47.1)min,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1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苏醒以及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而且提高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王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三聚氰胺类物质及某些抗生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本文以三聚氰胺类物质与抗生素为例,来分别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具体操作与检测效果,以此来证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作者:陈曦;刘艳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综合护理方法的研究

    目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探究,并总结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经验。护理方法根据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特点,对23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等。结果与结论23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提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有重要价值,能够缩短患者的发病时间和减少发作频率。

    作者:汪贤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成人多发性智齿埋伏并倒生1例影像考察报告

    对来自临床53岁成人智齿阻生异常口腔数字扫描影像图(2014021207号)进行考察。发现上颌左右智齿伏生,牙冠与第7牙根形成阻生;右侧智齿为埋伏倒生姿势,牙根朝向外上,牙冠朝内下,与相邻第7牙根形成阻生,下颌左侧智齿水平阻生,已造成第7牙颈外侧挤压性畸形。该资料具有解剖学意义。

    作者:易一平;郭智;赖育鹏;郑英平;雷涛涛;黄玮轩;朱涛;胡杰;吴长初;宋昱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冠脉痉挛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探讨

    目的:为了进一步明确临床上由于冠脉痉挛诱发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例由于冠脉痉挛诱发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冠状动脉痉挛致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吸烟率高。戒烟可降低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率。硝酸酯类可有效缓解症状,联合钙离子拮抗剂能有效控制复发。结论:冠状动脉痉挛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并不少见,及时行冠脉造影有助于早期诊断,从而指导后续治。

    作者:洪莉;龚金龙;吴婷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生理盐水在减少头孢类皮试假阳性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较传统消毒用酒精在头孢类皮试中减少假阳性率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到9月1120例使用头孢类药物皮试患者的临床资料,设立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酒精消毒,试验组使用生理盐水消毒,比较两组皮试假阳性率高低,可疑阳性者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再次使用盐水消毒后皮试。结果1120例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结果为阴性1048例,阳性20例,假阳性59例。试验组皮试阴性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对照组可疑阳性多,经再次生理盐水消毒后皮试结果56例证实为假阳性,假阳性率高达5%。结论使用生理盐水消毒可以有效减少头孢类皮试阳性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春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干槽症的研究进展

    下颌第三磨牙拔出后易发生干槽症,就干槽症的发病原因,目前的治疗研究状况和干槽症的预防进展进行研究

    作者:许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析耳廓假性囊肿应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的疗效

    目的:研究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的60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两组均进行囊肿穿刺抽液,然后试验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参照组给予氮冷冻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耳廓假性囊肿,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邱昌明;陈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微创术式治愈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结石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B、C 组,A 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道 T 管引流探查治疗,B 组患者采用经胆囊管途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C 组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治疗,比较三组间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住院费用结果:A 组的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个组手术住院费用也高于其他两个组,B 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其他它两个组。结论:每种治疗方法具有优缺点,应综合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才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以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高庆冉;荆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加速部分乳腺放疗在乳腺癌术后复发治疗中的运用

    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主要为全乳切除,本文将对加速部分乳腺放疗对保乳术后再次保乳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史学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细节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关键。而儿科护理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难点之一,细节管理的应用显得更加重要。文章通过总结分析儿科护理工作的经验,探讨了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吴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皮肤保护膜用于胃管固定的方法介绍

    临床上有许多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需要下胃管进行鼻饲饮食,还有一些外科手术后或者腹部疾病的的患者也需要下胃管接负压进行引流胃内容物或胃液,保留胃管时间少则3~5天,多则数月,这期间如果胃管固定不牢固,患者翻身、起床等活动容易将胃管脱出,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再次下胃管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作者:赵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关于胰十二指肠根治手术的配合及护理

    通过21例胰十二指肠根治术患者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总结出手术室护士在配合胰十二指肠根治术中的工作重点。术前应和患者进行充分交流,手术物品准备齐全,术中器械护士应密切配合外科医生实施手术,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肿瘤种植转移(无瘤手术),加强器械管理,防止器械遗留体腔,巡回护士协助麻醉医生注意黄疸患者术中皮肤的护理,密切关注手术进展,保持良好静脉通道,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术后及时清洗器械,注意精密器械的保护,切除的胰腺肿瘤标本及时送病理检查。

    作者:陆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并发症及意外防治措施研究

    目的:分析并研究无痛人工流产中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并发症及意外防治措施。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所进行的无痛人工流产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过程进行观察。结果:经临床观察发现,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所发并发症比较多,其中,呼吸抑制患者37例,占总数的12.4%;低血压患者70例,占总数23.3%;注射疼痛患者150例,占总数的50.0%;过敏患者13例,占总数的4.3%;痉挛患者30例,占总数的10.0%。患者经相关治疗后,所有症状都得到好转,无任何意外发生。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虽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比较轻微,且经相关处理后均明显好转,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雪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