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芸
目的:观察分析深Ⅱ度烧伤早期削痂及异体皮覆盖治疗的疗效。方法:以2009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深Ⅱ度烧伤68例患者为对象,其中37例患者在烧伤后24h 内进行手术治疗,记为观察组;另外31例患者在烧伤后24h -96h 内进行手术治疗,记为对照组。手术治疗前均对患者进行清创,补液,改善循环和抗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是的削痂面积,休克例数以及植皮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愈合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深Ⅱ度烧伤早期削痂及异体皮植皮能防止创面加深,缩短愈合时间并恢复后疤痕小等优点。
作者:李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贫血症状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妇产科收治的18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全部作为观察组。另选在本院治疗妊娠期无贫血病症的18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娩异常率、胎儿宫内窘迫率、胎膜早破率、产后感染率、产后出血率以及病死率等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仅出现5例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贫血症状对妊娠结局具有极大的不良影响,对母婴也具有较大的危害,应当进一步改善临床医学治疗措施,从而保障母婴的健康。
作者:唐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本院接诊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 =60)与对照组(n =60),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路径,观察组予以急诊护理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急救所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所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73.3%,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 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婧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为了完善我国中药治疗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发展,在中医学治疗中首先施用了临床路径管理方法,这是一种旨在提升中医药治疗效果和质量,同时有效降低医疗费用的新型管理方式,此管理方法可以很好的优化治疗过程的规范性,能够使治疗过程流程化以及更加合理有序。也可以更好的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的用药,更是提升了医疗治疗的个体临床用药。
作者:李静;朱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安全可靠等优点,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和患者的青睐。手术的同时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也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科室对206例患者成功实施了腹腔镜手术,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本文简要分析了应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在治疗小儿哮喘疾病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哮喘病症患者80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儿平均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40人。对照组患儿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压缩泵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7.5%(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75%(30/40),组间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法及压缩泵吸入法在治疗小儿哮喘病症时都具有良好效果,其中,压缩泵吸入方式更为高效、安全,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两药联用(托吡酯联合氟桂利嗪)预防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偏头痛患者117例,随机分为托吡酯单药治疗组、托吡酯联合氟桂利嗪组(联合治疗组)和氟桂利嗪单药组3组,每组均为39例患者。治疗周期为6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发作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副作用。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2%,氟桂利嗪组的总有效率为64.1%,托吡酯组的总有效率为59.0%,联合治疗组与单药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3组患者治疗中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托吡酯联合氟桂利嗪预防偏头痛疗效更明显。
作者:蒋开慧;王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为了提升护理生物化学教学整体质量,部分教师开始应用相关多媒体技术,旨在有机联系护理专业方面的知识与基础课程,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在护理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以期能为业内人士带来参考,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从而不断提升护理生物化学教学整体水平。
作者:何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的服务来控制病人的症状,对生存时间有限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生理痛苦和心理恐惧,既不是治疗疾病或延长生命,也不是加速死亡,而是改善病人余寿的质量。除了给予身体上的照顾外,对患者进行暗示性心理护理,可延长患者生命,减轻疼痛,同时可降低患者家属悲伤情绪,更好的配合护理,让临终患者在有限的时光里,能够安详、舒适、有尊严地走过人生旅程的后一站[1]。
作者:刘期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院药剂工作发展经历了“以经济管理为中心”、历史性的承担了“以药养医”的重任后,又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国家对医疗事业的重视空前提升,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促使医院药剂科工作职能需要有所转变,既要解决当下的问题,还要在客观上提高药剂科的工作水平,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转变医院药剂科工作职能的时候,需要顾及的因素很多,例如固有的工作模式、工作人员的调整、工作方向的制定等等,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药剂科工作职能的转变和未来的发展,需特别注意。
作者:顾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联合奥硝唑局部冲洗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阑尾切除和切口缝合方法相同,观察组用聚维酮碘联合奥硝唑局部冲洗手术切口,对照组采用奥硝唑局部冲洗切口,观察两组伤口的愈合情况、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感染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平均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聚维酮碘联合奥硝唑局部冲洗对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具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陆进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以提高输液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2014年2月-5月我院门诊静脉输液患者6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担心静脉穿刺失败,希望一次成功的患者占96.7%,希望护士讲解所用药物的药效及副作用的患者占91.7.%,希望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好的患者占93.3.%,要求护士经常观察输液情况的患者占96.7.%。结论整洁舒适的环境,熟练的穿刺技术,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爱、尊重病人,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陈小燕;范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在颈椎小关节错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68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病例。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5例患者治愈,4例患者治疗显效,4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7.1%,对症组中有17例患者治愈,5例患者治疗显效,6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2.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取得更为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气压治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08例,随机分成气压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气压治疗组再加用气压治疗。结果:气压治疗组较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明显减少(P <0.05)。结论:气压治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市某社区8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社区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接受综合性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在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4%),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X2=3.8801)。结论:在老年慢性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社区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度和生活质量,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蓝科肤宁联合薇诺娜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3月间我科室诊治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蓝科肤宁湿敷患处,每次敷20min,随后外用薇诺娜修复霜,2次/d,4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外涂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3次/d,疗程同样为4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中治愈26例,显效9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38例中治愈6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6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0.4828,P <0.01)。治疗期间,观察组仅1例用药处轻度刺激感,对照组2例轻度刺激,均不影响用药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蓝科肤宁联合薇诺娜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显著并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冯杭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由于心血管疾病治疗周期相对较长,若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可能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造成影响。本文在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旨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刘红瑞;高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凡是小儿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度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称小儿高热惊厥,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0-40%[1],属于儿科常见急症。临床表现是先有发热,随后发生惊厥,惊厥出现的时间多在发热开始后12小时内,在体温骤升之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发作,伴有意识丧失,惊厥的严重程度并不与体温呈正比。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可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不等,有时患儿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若不及时就医采取止痉措施可危及生命,及时、迅速控制惊厥和高热,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2]。现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各项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毛丹;曹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中药保留灌肠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05月至2014年05月我院所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4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 A 组与 B 组,对 B 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而 A 组患者则实施中药保留灌肠及护理干预,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 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39%(61/62),B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94%(57/62),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中药保留灌肠,且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运用。
作者:刘丽芸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形势下的医疗服务更具挑战性,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保工作是新时期国家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1]医保窗口单位作为医院的前沿窗口,其服务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参保患者的就医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医院医保窗口服务质量的因素,规范服务流程及服务规范标准,,更好的为参保患者服务。
作者:赵艳梅;王春;尹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