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芬
脑梗塞也长被称为脑血栓,对患有脑梗塞的患者需要给予合理科学的护理救治措施,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个是急性发作阶段的护理,第二个是住院急救阶段的护理,第三个是出院后回家康复防治阶段的护理。每一个部分的工作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患者的陪护人员要详细的分析患者所在的阶段以及其具体的病情,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这样就能促进脑梗塞患者快速的康复。
作者:朱莲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其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接诊的7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比较观察。对照组37人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37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酌情添加左氧氟沙星,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显效14例、好转21例、无效2例,康复率为94.5%;对照组显效9例、好转22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3.7%。两组康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发生转氨酶升高3例、肠胃不适2例,头晕4例;对照组出现转氨酶升高6例、肠胃不适5例、头晕恶心5例。结论: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临床治疗中表现出色,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詹萍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本院接诊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 =60)与对照组(n =60),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路径,观察组予以急诊护理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急救所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所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73.3%,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 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婧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行内服中药,外用熏蒸,肌注聚肌胞,局部用阿昔洛韦滴眼液,干扰素滴眼液滴眼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76例,痊愈56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3%?结论:中西医结合内外并治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闫成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护理途径,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总结10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密切观察、急救、常规、饮食、心理等方面护理,108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护理观察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保障。
作者: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患者的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方法:选择在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在保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伴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99例,根据患者相关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患者在夜间的低血氧饱和度分度对患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选取同一时期在保山市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打鼾人员39例,对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评估。同时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其脑血管血流情况,同时患者在体位变化时血压和平均动脉压的恢复快慢。结果:观察组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呼吸暂停通气指数明显较高(P <0.05),但是夜间睡眠期间的低血氧饱和度明显较低(P <0.05);观察组的脑血流状况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同时体位变化时,实验组的血压和平均动脉压恢复时间明显慢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伴低通气的综合征患者中其脑血管调节功能明显受损,主要是由于夜间的血氧浓度低、同时血中碳酸水平高,使得患者的血压受到明显影响。
作者:李开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重症肺炎的患者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是否能改善患者的 APACHEⅡ评分,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 ICU 时间。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9月入住我科的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4000U,皮下注射,1次/天,疗程7天。分别在治疗后24小时,3天,7天时比较两组患者 APACHEⅡ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及住 ICU 时间是否有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基本资料及 APACHEⅡ评分没有差别。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没有差别。在治疗第24小时和第3天,两组患者 APACHEⅡ评分均值没有差别(18.63±5.53 VS 20.09±4.48 P >0.05)(18.43±4.71 VS 17.15±3.35 P >0.05),但在治疗第7天时,干预组 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16.17±4.36 VS 13.81±3.16 P <0.05)。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95.27±121.04h vs 154.00±117.23 P >0.05)。治疗组患者住 ICU 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7.60±6.58d vs 14.09±5.86d P <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能降低患者的 APACHEⅡ评分,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 ICU 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雪莲;王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护士应当注重和病人的沟通,妇科病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理人员更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注重第一印象,注重自身及医院形象,对病人选择合适的称呼;二是要随时随地的保护患者隐私;三是要掌握沟通的语言;四是要熟练地掌握技术操作技巧;五是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帮助病人树立信心,使其身心愉悦,配合治疗,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任碧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心舒通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与单纯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G 组)70例和对照组(D 组)58例,治疗组应用冠心舒通胶囊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对照组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定结果。G 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D 组(P >0.05);G 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两组无差异(P >0.05)。结论:加服冠心舒通胶囊均优于单纯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及理想的中药制剂,改善临床症状作用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赵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肝癌通常是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200万,现患病人数在300万以上,平均每90个家庭中就有1个癌症患者[1]。癌症患者数量庞大且饱受痛苦折磨,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其能够无痛苦,舒适的走完人生后的旅途。家庭照顾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痛风结石切除术患者的常用护理方法总结相关体会。方法:整理分析45例痛风结石患者的资料,总结与患者病情发生发展及治疗相关的因素,总结相关护理及预防方法。结果:54例痛风结石患者在多种相关护理方法的作用下,得到很好的恢复。结论:在临床积极正确治疗的同时,给予合理的相关护理可以更好地促进痛风结石的治愈。
作者:余荣臻;胡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溶血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年间收治100例再生障碍贫血并发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重度患者有48例,轻中度患者有52例。给予患者采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重度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0.0%和81.3%,而中轻度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4.4%和82.7%。统计学结果表明,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溶血性贫血,对于中轻度患者疗效肯定,而对于重度患者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孟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 PDCA(Plan -Do -Check -Action,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简称 PDCA)护理在降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泵导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剖宫产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的术后硬膜外镇痛泵导管护理,实验组给予 PDCA 护理。结果非计划性脱落对照组16例,占16%,实验组6例,占6%,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07,P <0.05)。结论 PDCA 护理能显著降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泵导管的非计划性脱落,值得推广。
作者:沈雪琴;孙正英;周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CVD)患者康复的影响,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0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用及生活能力训练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8%、6%、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抑郁程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张静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参与我院本次研究护理。把10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评价,分析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作用。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7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眼科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眼科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微创手术技术发展也突飞猛进。其中,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中尤为体现,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借着两次案例的分析得出其相应的结论。
作者:赵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的关系及高危因素。方法:通过临床病例回顾总结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的关系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高危因素。结果:性行为、生殖状况、吸烟、分娩和避孕方式的都是宫颈上皮内是否瘤变的高危因素。结论:随着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流行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 CIN 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 HPV 感染是主要因素,而吸烟、口服避孕药、性行为以及生殖、社会经济、卫生状况等可通过各种途径增加 HPV 感染机会,协同促进 CIN 及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何芳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提高对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对62例辖区内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开展针对性社区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相关知识有了详细的了解。结论加强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有效的。
作者:葛婉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16例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其中1例在术后出现囊袋血肿。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科学的护理措施,对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减少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1例骶尾部巨大压疮的截瘫患者,Ⅰ期手术行创面清创+GranuFoam 人工皮敷料覆盖术,术后给予消炎治疗。待感染控制后,Ⅱ期行臀大肌皮瓣转移,覆盖创面。术后给予抗炎、抗血栓、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住院20天治愈出院。患者活动受限,自理缺乏,手术方式特殊,且体位要求严格,提出预防二次压疮及保证皮瓣成活,是护理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林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