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莲蓉
目的:镇痛镇静治疗是重症脑损伤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神经外科62例脑损伤患者疼痛、焦虑、躁动的特点,探讨适合脑损伤患者病情特点的镇痛镇静策略与系统化的护理。方法通过建立 GCS,镇静/激动(SAS)评分系统,非言语疼痛评分(NVPS),脑电双频指数监测,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合理应用镇痛镇静剂,采取有效护理干预。结果脑损伤镇痛镇静处置以非药物为首选;药物治疗需不得已而为之;镇痛镇静药宜选用短效、速效药物个体化使用,动态监测镇痛镇静效果有利于评估脑损伤患者病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意外拔管率和意外状况发生。结论镇痛镇静处置是脑损伤患者重要的治疗策略。
作者:胡立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 PICC 留置期间的各种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控制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患者在 PICC 导管留置期间出现堵管3例,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局部渗血1例,过敏1例,穿刺失败1例。结论:通过对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 PICC 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丽华;伍晓华;董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新生儿黄疸是指一组由于新生儿时期各种原因导致的、以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为主,当血中总胆红素〉85.5ummol /L 时,引起肉眼可见的皮肤粘膜黄染及其他器官黄染的临床症候群。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于生后2~~3天出现,一般无任何症状,也可有轻度的嗜睡或纳差。黄疸出生后4~5天为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于出生后3~5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缓慢,可延长到2~4周。遵医嘱给予持续蓝光照射8小时均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索临床路径-单病种限价管理模式在单病种费用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与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实施了临床路径-单病种限价管理模式的职工医保组与新农合组与居民医保组(对照组)的病种从自付比例、次均费用、平均住院日、药费比例、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综合比较。结果:职工医保组自付比例、次均费用、平均住院日、药费比例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05),患者满意度明显增高。结论:临床路径-单病种限价管理模式通过规范诊疗行为,有效的降低整体医疗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推广性。
作者:赵希;全韩;马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脑血栓是当代社会常见病之一,治疗方法也比较多,主要分为中西医两种,中医讲究问、闻、问、切,而西医主要通过研究观察并与患者沟通来确定病情,中西医均可对脑血栓有较好疗效,随着社会发展,更多地学者开始研究中西医联合治疗,希望可以扬长避短,结合两者优点,治愈更多患者。本文主要通过对脑血栓的中西医诊断方法和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的脑血栓治疗方法。
作者:韩芸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特点,探讨与研究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与治疗,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入我院诊治的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80例对象按照按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吗丁啉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并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恢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病的治疗上,中西医联合疗法具有见效快、临床效果明显等优点,对提升该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媛媛;张福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院急诊科是抢救危急重病人的重要场所,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也是医院工作的缩影。急诊护士应熟练掌握急救护理的知识、技能和急危重病人的心理特征,运用有效的交流方式,加强沟通,才能与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救护质量。现将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体会浅谈如下:1预检分诊及处理1.1预检护士对到达急诊科的病人要热情接待,将病人快速急诊就位。一般急诊病人可坐着候诊,对危重病人应根据不同病情合理安置就位。如由救护车等运输工具送来的急诊病人应主动到急诊科门口接应,并与护送人员一起将病人搬运到合适的位置上。
作者:何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前,有很多人对医院都有很多的不满,所以跟着就有很多的医疗上的纠纷。所以就很有必要提高护理人员在病人中的满意度,其中,微笑就是一种有效的办法。本文就针对微笑服务在护理工作中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看其效果有多大。
作者:霍伟英;闫秋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慢性泪囊炎是基层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有探通、泪道激光、植管、经鼻腔内窥镜手术、经典泪囊鼻腔吻合术等等,对于基层医院,由于医疗条件所限,患者的经济状况,且考虑手术效果、复诊次数,经典经皮泪囊鼻腔吻合术仍然是首选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共实施泪囊鼻腔吻合术182例,术后观察3个月到2年不等,截止目前有14例手术效果欠佳,手术成功率达到92.3%,对于手术失败病例,我们采用鼻腔内窥镜辅助下行泪道植管,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保红;葛丽花;李京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黄茵安胎汤联合西医预防 ABO 血型新生儿溶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母婴 ABO 血型不合的妊娠者,随机分成实验组(n =28例)与对照组(n =28例),两组妊娠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妊娠者加以中药方黄茵安胎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基于 SPSS19.0软件做组间比较。结果:实验组妊娠者的正常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茵安胎汤联合常规西医预防 ABO 血型新生儿溶血的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早产、流产、死胎等现象的发生,具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安文茜;李芬;李洁;陈晓洁;张金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给予 ICU 患者家属必要的护理干预,以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在2013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 ICU 住院患者的家属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并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家属的焦虑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家属的焦虑均有所改善(P <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ICU 患者家属均存在一定焦虑情绪,若给予其必要的护理干预,可改善家属焦虑情绪,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作者:曾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将428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2例采用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实验组216例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 GCS 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动脉瘤栓塞治疗效果,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伍晓华;李丽华;董恒;杜春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肝囊肿患者4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肝囊肿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以及复发率低的优点,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嘉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住院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如果护患沟通不当,容易产生护理纠纷。且纠纷的发生呈逐步上升趋势,不仅使患者家属感到不满,也严重困扰着广大医护人员,阻碍了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增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亲和力,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避免护患之间潜在的冲突。本文总结了解决护患沟通障碍的技巧与策略。
作者:刘红晶;冯晓东;贾茁;张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益生菌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研究显示,益生菌的特殊性质使其在皮肤应用领域上的作用已经显现出来,本文介绍了益生菌的皮肤作用机制。
作者:陈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风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26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给予患者施行有针对性,连续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康复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及时了解中风恢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及时进行针对性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如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社会的进步,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升,而医学教育的日新月异,针灸推拿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本科目教学模式改革成为了必然。笔者针对现阶段针灸推拿学三点式临床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为进一步改革针灸推拿学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作者:陈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重度骨关节型创伤合并胸部损伤的创伤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126名重度骨关节型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3例。对照组采用早期骨折确定性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创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重度骨关节型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实施创伤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蒲金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跌到/坠床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402例经脑卒中筛查已确诊为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安全措施,观察组采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进行跌倒/坠床风险程度评定,并实施动态评估及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跌倒、坠床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 <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入院当天采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评定其风险程度,并实施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可明显降低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冯诗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09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拉米夫定治疗,分析两组肝功能指标、Child -Pugh 评分、血清病毒学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 TBIL、ALT、AST、ALB 和 Child -Pugh 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 HbeAg 阴转率、HbeAg/抗 Hbe 转换率和 HBV -DNA 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显著,且安全可行。
作者:陈绪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