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华;伍晓华;董恒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在中医肿瘤学临床见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中医肿瘤学专业36名学生分别设为试验组(18名)和对照组(18名),试验组采用 PBL 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以传统带教方法,通过期末考试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总成绩及病例分析部分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中实验组对教学模式的评价亦优于对照组。结论:PBL 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有助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郑心婷;林丽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比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行小切口手术和常规手术,比较手术效果。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甲状切除手术,对比前后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用时、术后疼痛感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具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时,相比传统切除手术拥有更为良好的临床疗效,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杨东兴;魏晨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以提高输液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2014年2月-5月我院门诊静脉输液患者6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担心静脉穿刺失败,希望一次成功的患者占96.7%,希望护士讲解所用药物的药效及副作用的患者占91.7.%,希望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好的患者占93.3.%,要求护士经常观察输液情况的患者占96.7.%。结论整洁舒适的环境,熟练的穿刺技术,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爱、尊重病人,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陈小燕;范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下简称 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或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使用疫苗的种类和接种针次不断增加,AEFI 受到公众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客观评价 AEFI 发生情况,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服务行为,现对襄阳市2013年AEFI 监测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刘凡;戴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和代谢明显变化,机体灵敏性也逐渐开始衰退。意外事故是造成老年骨折的主要原因,它将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存健康。文章根据笔者在工作当中对老年骨折患者的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以作交流。
作者:林梅英;黄燕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并完善本区域新生儿院前急救系统,提高院前急救能力,完善急救转运网络,提高新生儿成活率。方法:对本区域内220名确认需要院前急救的危重新生儿收集临床资料,并与放弃院前急救的新生儿在死亡率、后遗症、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220名确认急救的新生儿与比较组在死亡率、后遗症两方面降低,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明显减少。结论:准确的院前救治、准确的判断、安全及时的转运,能够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减少伤残,是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
作者:肖芳;王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笔者从合理调整授课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整合系统、改变考试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几个方面入手,针对系统整合模式下,我国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改革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符清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婴幼儿烧、烫伤多发生于1~3岁,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康复慢、并发症多,常危及患儿生命,而静脉输液通道的建立是救治的关键。由于婴幼儿皮肤及皮下组织薄嫩疏松,渗出较多,早期容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加之婴幼儿血管细小、部分烧烫伤婴幼儿(以下简称"患儿")静脉暴露不清晰,造成静脉穿刺易失败、渗漏,从而不得不进行重复穿刺,使其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再加上患儿年龄的特殊性,不能自主表达、操作时不配合,家长期望值高等因素,给护理工作者加重了心理负担。
作者:银亭;黄运红;赵玲霞;李瑞华;唐世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口腔健康直接影响老年人全身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口腔疾病是威胁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老年人口腔修复是由于老年人全身及口腔颌面部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老年人的口腔特征进行口腔修复作一综述。
作者:程亚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重症脑挫裂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讨论,并对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31例重症脑挫裂气管切开患者,对其护理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同时对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1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继发肺部感染,其余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重症脑挫裂气管切开患者护理重点为气道、管道、吸痰等方面的护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常秀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切口感染是手术后患者为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成为预防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手术室使用越来越普遍。预防性抗菌素的使用是为了减少抗菌药物的治疗性使用,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从而使总的医疗费用降低。手术室护士为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减少病人的住院费用,提高手术病人的生活质量,通过加强学习、加强沟通、加强观察、加强管理等,合理、有效地管理方法和运作程序,使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更科学、有效。。现将收集的我院2012年5月一2013年12月在手术室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908份病例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吴凡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现代医院信息化系统中通常包含多个应用,这些应用的传统部署方式是每一个应用架设一个服务器。系统中服务器数量过多,会带来系统成本过高、服务器利用率低、管理效率差以及维护困难等缺陷。在我院信息化系统改造项目中,采用 XEN 虚拟架构软件的服务器虚拟架构解决方案,该方案极大地提高服务器整合效率,简化了服务器群管理的复杂性,减少了投资成本,有效地促进了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作者:庄培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应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收治的130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 C 肽、餐后2hC 肽、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压、肝肾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采用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血糖、C 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邵先超;苟慧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造口患者术后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对50例造口患者进行的护理指导及术后健康宣教工作。结果42例造口患者经过我们精心的护理和耐心的指导,出院后均能正确掌握人工肛门的自我护理技术。结论对于造口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认知能力,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手是人类生活劳动的重要器官,致伤机会较多,各种原因造成的手部皮肤较大面积缺损,直接影响着术后效果及手功能的保存。腹部皮瓣移植术,因其手术简便,皮肤供给充分,疗效较满意,已成为手外科常见的术式,而术后的护理工作对腹部皮瓣的成活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腹部皮瓣移植术患者术后护理,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潘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 Derma Laser -670激光联合自制斑秃酊治疗斑秃66例疗效。方法:将132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6例给予口服胱氨酸片、谷维素、外涂自制斑秃酊;治疗组66例除给予对照组相同药物外,同时予以 Derma Laser -670激光照射。每周2次,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43.93为%和27.27%;总显效率分别为81.82%和60.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Derma Laser -670激光联合自制斑秃酊治疗斑秃疗效显著。
作者:刘兰;吴波;袁霞;刘萍;杨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本院收治的64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临床护理,包括昏迷中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护理、引流管的护理以及心理支持。结果:本研究中实验组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取得了令患者满意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呈现明显差别,实验组患者预后良好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残疾和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时,通过系统的临床护理可确保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从而达到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作者:李书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本院接诊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 =60)与对照组(n =60),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路径,观察组予以急诊护理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急救所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所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73.3%,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 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婧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局部外渗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降低对肿瘤患者的损伤。方法:选取80例静注化疗药物局部外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结果:80例静注化疗药物局部外渗的患者中,包括21例患者早期红肿疼痛的患者,经相应的处理,症状得以缓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38例局部红肿和水疱的患者,经过冷敷热敷,疼痛得以缓解,临床症状得以改善,损伤皮肤逐渐愈合;20例溃疡患者,经处理后创面完全愈合,仅有1例出现局部坏死。结论:化疗对肿瘤患者毒性大,副作用强,在化疗过程中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外渗的发生,同时对外渗患者及时的护理,可以防止外渗引发更为严重的损伤。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与关节松弛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小儿 DDH 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取4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关节松弛评分情况。结果:小儿 DDH 患儿出现关节松弛症(关节松弛评分在3分以上)发生率(63.2%)明显高于对照组(3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4例患儿中有20例采用石膏固定术、手法复位、内收肌切断治疗,成功率达到70%。4例患儿采用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髋臼成形术治疗,术后随访有1例患儿髋关节僵硬,有1例患儿髋臼仍然发育不良,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结论: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和关节松弛的相关性较为明显,小儿 DDH 患儿治疗及预后会受到关节松弛的影响,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麦鸿飞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