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脑血管自动调节潜力探讨

李开明

关键词:气管插管, 护理干预, 非计划性拔管
摘要:目的:探讨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患者的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方法:选择在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在保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伴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99例,根据患者相关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患者在夜间的低血氧饱和度分度对患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选取同一时期在保山市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打鼾人员39例,对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评估。同时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其脑血管血流情况,同时患者在体位变化时血压和平均动脉压的恢复快慢。结果:观察组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呼吸暂停通气指数明显较高(P <0.05),但是夜间睡眠期间的低血氧饱和度明显较低(P <0.05);观察组的脑血流状况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同时体位变化时,实验组的血压和平均动脉压恢复时间明显慢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伴低通气的综合征患者中其脑血管调节功能明显受损,主要是由于夜间的血氧浓度低、同时血中碳酸水平高,使得患者的血压受到明显影响。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随访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注射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随访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注射的管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经医师同意回家初次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在患者回家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无定期随访,另一组为观察组,在患者回家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予以定期随访(包括电话随访和走访)主要包括指导胰岛素注射的操作方法、注射部位的选择以及胰岛素管的保管方法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注射过程中的胰岛素的保存、排气、摇匀、调整剂量等方面的依从性以及2个月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比较区随访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注射的管理效果。结果:经过观察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出现错误的人数远远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等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社区随访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注射管理效果明显,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全面了解自己的疾病。

    作者:季珍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目的:初步探讨相关药物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及其对储备功能影响,并作出相应客观评价。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疑似子宫内膜异位患者106例,经相关检查,其中66例被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其进行连续三个月的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并对治疗效果以及该药物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影响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相关临床疗效例如疼痛评分、附件包块大小、子宫活度评分等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显著,P <0.01。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清雌二醇、黄体生成激素等水平进行测量,并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 >0.05)。停止药物治疗后3~8个月期间,有部分患者成功受孕。结论经观察发现,米非司酮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都很高,在治疗后一段时间跟踪观察后发现,其对卵巢储备功能基本无影响。该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价值比较高,可作为临床用药的首选。

    作者:范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试论如何有效减少检验误差的对策

    目前我国医学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仍不理想,实际检验结果中常出现一些本该避免的误差,给临床诊断和患者的康复制造了困难。本文从检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出发,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有效减少检验误差的对策,以期提高实验室检测的质量及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郭占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心绞痛加强整体护理对预后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加强整体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比率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心绞痛治疗中加强整体护理可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使患者提早出院,改善预后。

    作者:李倩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护理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实践,从开展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方面入手,同时结合多年的护理经验和理论知识进行探讨。结论:在社区日常护理过程中,通过充分运用以上环节,不仅可以使老年患者高血压病情得以有效及时的控制和康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技能。

    作者:包双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产科护理是临床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个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理念,通过对产妇情况的全面评估,结合每位产妇不同的妊娠时期及个性特征实施护理。护理管理的快速发展促使个性化护理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并取得较好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作者:吴洪晶;王莉娟;刘琳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围手术期的护理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应用方案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于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中的应用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108例患有甲状腺结节并行手术处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术前、术后予以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并发症处理等全面护理,观察治疗情况。结果:通过科学的、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后,108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在术前、术后予以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处理等全面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深度重视。

    作者:陈海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

    目的:观察与分析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特点,探讨与研究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与治疗,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入我院诊治的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80例对象按照按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吗丁啉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并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恢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病的治疗上,中西医联合疗法具有见效快、临床效果明显等优点,对提升该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媛媛;张福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22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裂开的主要原因,总结有效的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2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渡过手术期,经精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在1周左右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积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中注意无菌操作,规范手术流程,术后营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促进患者腹部切口尽快愈合。

    作者:文会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腔闭式引流装置用于气胸患者急救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腔闭式引流微创手术用于气胸患者急救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择近一年来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要进行腔闭式引流微创手术治疗的病人分为实察组 A 组、对照组 B 组,每组各60人,所选对象在病情、年龄等普通情况在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A 组60例患者进行腔闭式引流微创手术;B 组60例患者用传统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 组没有出现任何术后并发症,而 B 组有5例皮下气肿,3例已发感染。在患者恢复时间上,A 组只需要3天即可下床活动,B 组需7天;A 组6天可出院,B 组需15天。手术操作时间上 A 组:(12.20±4.38)分、B 组:(30.32±18.9)分;手术创口范围上 A 组:(0.17±0.04)cm、B 组(2.42±0.37)cm。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采用腔闭式引流微创手术治疗气胸疗效更佳,操作方便快速、创伤小、安全,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具有临床应用的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缪寿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剖宫产手术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88例剖宫产妇女,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全面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 SAS 与 SDS 评分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呕吐、寒颤、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中应用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产妇不良情绪,预防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手术顺利实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谢进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乳腺肿瘤性质的临床价值及诊断意义。方法87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高频探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术后的病理学检查确诊结果作对照,比较彩色超声影像学检查的指标像图特点。结果87例患者中乳腺良性肿瘤患者69例(良性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18例(恶性组)。良性组后方回声衰减率为20.29%,恶性组为57.89%;2组血流信号丰富度差异显著。良性组血流阻力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肿瘤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肿瘤性质的良恶性鉴别提供丰富的声像信息及诊断依据,但仍需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终确诊。

    作者:邹松平;王宇;陈岩;李万荣;高姗;孔凡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西医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汤剂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26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选用中医治疗方案,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糖尿病合并脑中风临床护理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脑中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62例糖尿病合并脑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经过整理分析,62例患者在治疗后接受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没有接受护理的效果,总有效率为99.98%。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痊愈速度,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低温疗法并发湿疹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降温仪并发湿疹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临床上长期高热使用降温仪并发湿疹患者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12例患者使用降温仪均不超过7天,体温均已正常,在院期间湿疹症状消失7例,好转4例,慢性迁延1例。结论:使用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在达到降温目的的同时,也可有效地控制湿疹的转归。v

    作者:雷开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64例宫颈糜烂患者康复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与研究健康教育对宫颈糜烂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4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2例,研究组3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对宫颈糜烂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宫颈糜烂患者的康复;健康教育对于宫颈糜烂患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将科学的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中,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证,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回顾分析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成功的护理方法及实施循证护理的过程,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作出评估,确定结论。结果: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内瘘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9%。结论:运用科学的循证护理方法,可大大提高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程小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断指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度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患者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颖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3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在3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3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常规护理,并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观察指标、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也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还使患者各项观察指标趋于正常,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何虹遐;李玲;肖昌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青年人坐位髋关节不同屈曲角度与功能性前伸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正常人在坐位下髋关节屈曲80°、90°、100°、110°位与功能性前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名健康青年人,分别测量其坐位下髋关节屈曲80°、90°、100°、110°位下功能性前伸的距离,将角度与功能性前伸距离使用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受试者坐位下髋关节屈曲80°、90°、100°时对功能性前伸距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屈曲角度100°时功能性前伸距离大,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涂美;李峰;李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