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进辉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以奥氮平(30例)及利培酮(30例)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奥氮平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0%和80%,利培酮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6.7%和80%,奥氮平组体重增加比例高于利培酮组,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例数高于奥氮平。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均是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的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奥氮平锥体外系反应小,耐受性好,可作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选药物。
作者:陆先臻;朱桂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患者对拔牙有关方面的畏惧程度。方法:对门诊需行拔牙术的成人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性畏惧程度较高,45%的患者经历拔牙后畏惧程度降低,局麻注射在畏惧因素中居第一位,有50.4%患者选择今后及时拔除患牙。结论:医师根据不同患者畏惧程度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取得好的疗效。
作者:朱涛;刘燕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 K1冲击治疗急性溴敌隆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12-2014年急性溴敌隆中毒患者67例,根据维生素 K1使用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 A、B、C、D 四组。分别于治疗后1-7天内监测凝血功能(PT、APTT、PT -INR)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住院天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天,四组均出现下降,但下降幅度的比较表明 D 组下降幅度为明显,其次为 C、B、A 组。此趋势秩序至治疗后第三天。而在此后的时间点内(治疗后4-7天),四组患者的 PT、APTT 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保持较稳定趋势。四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四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于溴敌隆中毒的患者,急性期使用大剂量维生素 K1可促进凝血功能恢复,缩短住院天数,且较安全,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陈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老年人年龄大,行动迟缓、思维慢、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作为内科的护理人员在护理老年患者时更多的应给予心理上的护理,让老年患者感到舒心、开心,从而轻松的接受治疗。一老年患者的心理的问题及护理方法1.焦虑不安这是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入院的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为明显。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毒蛇咬伤案列,总结应急处理能力,以提高临时施救能力,保障病人生命安全。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的30例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对他们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0名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被毒蛇咬伤应及时就医,掌握一定的自我救治能力,进行现场自我急救,保障生命安全。
作者:吕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甘草通脉益气汤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内科进行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的患者1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甘草通脉益气汤方案,采取中西医结合法。结果:观察组疗后心功能恢复Ⅰ级和Ⅱ级的人数均高于对照组,而处于Ⅲ级和Ⅳ级的患者人数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心功能改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疗后有37例(49.3%)患者显效,高于对照组的20例(26.7%),而对照组治疗无效人数高达23例(30.7.%),观察组只有13例(17.3%)患者治疗无效,两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草通脉益气汤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效果显著,快速消除临床症状,恢复患者正常心功能,临床价值高。
作者:刘卫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幽闭恐惧症的心理状态,为护理人员在肾移植期间更好地实施整体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半结构访谈提纲访谈1例幽闭恐惧症肾移植术后患者,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幽闭恐惧症肾移植术后真实的心理状态。结果:幽闭恐惧症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概括以下4个方面:恐惧感、孤独感、歉疚感、被抛弃感。结论:护士应主要重视肾移植术后幽闭恐惧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积极帮助他们应对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其康复。
作者:宋佳;杨艳娜;祝思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妇产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31)和常规护理组(29)例,对常规护理组采用妇产科恶性肿瘤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方位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SAS)、抑郁(SDS)、SF -36评分情况及出院前1天的满意度调查结果,综合评价舒适护理用于改善妇产科恶性肿瘤患者不良情绪状态及生存质量的效果。结果舒适护理干预后(SAS)、(SDS)、SF -36评分均显著优于同期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舒适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舒适护理可显著降低妇产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李士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在综合 ICU 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 ICU 收治的76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在患者住院期间,分别运用常规护理和创新型护理对其进行全程护理,比较患者非计划拔管率、早期异常情况发现率、主治医师满意度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早期发生异常病情发现率及住院期间抢救率分别为2.63%、39.47%、7.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79%、18.42%、28.9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干预组医师满意度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分别为89.47%、81.58%,明显优于对照的50.00%、47.37%,差异亦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的实施,明显降低了患者非计划拔管率,提高了异常情况的发现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曹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市某社区8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社区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接受综合性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在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4%),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X2=3.8801)。结论:在老年慢性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社区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度和生活质量,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佳治疗、护理。方法:对2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按常规治疗外,运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2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1例因为病情危重自动出院,1例死亡,19例治愈出院。结论: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除了内科综合治疗外,早期进行 HD +HP,疗效迅速,效果明显,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蕾;张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颌面外科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基于颌面外科全麻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苏醒期常规护理,实验组施以苏醒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67.65%),且并发症发生率(14.70%)显著低于对照组(41.17%),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强化颌面外科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王梦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消毒供应中心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全面提升供应服务质量。方法:通过转变思想、更新服务理念,实行礼貌服务,合理排班,加强工作责任心,实行全方位为临床服务,实行集中管理工作方式,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结果:通过开展优质服务,转变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充分发挥支持保障系统的作用,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李娟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高血压的控制是一个多方面的复杂的工程,目标是一级预防,早期检出和恰当的预防及治疗,已证明超重、嗜酒、吸烟、缺乏运动,食盐摄入过多,精神紧张是高血压主要的医患因素,故应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如减肥、限酒、限盐、戒烟,适当运动锻炼,避免精神紧张等相应的干预措施。通过各级政府,专家的努力,高血压预防知识普及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积极开展工作,强化三级预防的各个环节,不能从根本上遏制高血压的高发态势,才能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大幅度减少发病及致残率,致死率。
作者:梁克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7月到2013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120例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状况,记录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情况。结果选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价指数降低幅度显著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内科住院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显著提高其睡眠质量,减少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缩短其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曼珂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我院近年来所收治的50例口腔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和护理方式进行分析、总结,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经积极有效的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其护理满意度为100.0%。结论:在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予以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有效地改善,获得佳护理满意度和效果。
作者:朱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参与我院本次研究护理。把10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评价,分析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作用。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7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眼科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眼科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耳畸形患者的心理特征及临床心理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526例小耳畸形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系统化的案例分析,并总结归纳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在实施该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后,成功对患者心理状态与护理前相比有明显地改善和提高。结论:采取有效的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小耳畸形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能显著地改善临床护理效果,加快患者病情的康复速度,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护理中进行应用及推广。
作者:周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在 Sky 骨扩张器经皮跟骨成行术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有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的疗效。方法选取82例在我院于前两年骨科接收的跟骨骨折的患者,将这82例跟骨骨折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皮跟骨成行术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有效、针对性的护理,观察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的优良率要高,且并发症较对照组要少(P <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将有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应用于 Sky 骨扩张器经皮跟骨成行术的治疗中,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预后,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娜仁高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加耳压王不留行籽、针刺加耳压磁珠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伴发的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王不留行组29例,磁珠组28例。针刺治疗主穴百会、神庭、本神、神门、足三里、三阴交。针刺治疗后分别将王不留行籽和磁珠贴于神门、皮质下、心,两耳交替贴压,隔日1次,1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 PSQI、PSQI 各因子、SDS 积分的变化情况评定。结果两组耳压法均能显著降低 PSQI 总积分和 SDS 总积分,改善程度磁珠组优于王不留行组;两组耳压法均能显著降低PSQI 各因子积分,磁珠组在缩短入睡时间,改善日间功能作用更强;王不留行组总有效率为79.3%,磁珠组为89.1%;显效率王不留行组27.6%,磁珠组53.4%,优于王不留行组(p<0.05)。结论王不留行组和磁珠组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失眠情况及伴发的抑郁症状,在症状改善上,磁珠组较王不留行组显示出更明显的优势。
作者:杨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