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范琴

关键词: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储备功能, 有效性及安全性, 观察与评价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相关药物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及其对储备功能影响,并作出相应客观评价。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疑似子宫内膜异位患者106例,经相关检查,其中66例被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其进行连续三个月的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并对治疗效果以及该药物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影响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相关临床疗效例如疼痛评分、附件包块大小、子宫活度评分等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显著,P <0.01。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清雌二醇、黄体生成激素等水平进行测量,并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 >0.05)。停止药物治疗后3~8个月期间,有部分患者成功受孕。结论经观察发现,米非司酮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都很高,在治疗后一段时间跟踪观察后发现,其对卵巢储备功能基本无影响。该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价值比较高,可作为临床用药的首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放射性131碘治疗甲亢的护理体会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核素131碘治疗甲亢具有疗效好、方法简便、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如今国内外将131碘治疗视为治疗甲亢的首选方式。由于核素治疗的特殊性,服131碘期间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经随访、反馈,护理干预对提高13l 碘治疗甲亢的治愈率、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金红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3年实施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2012岁~2014年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实施的效果。方法:按照卫生部《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技术方案》和四川省《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对县内居住3年以上、35岁~64岁妇女每年抽取1000名进行乳腺癌筛查;摸清我县35岁~64岁妇女乳腺癌发病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得出:3年共计检查妇女3302人次;经临床检查,发现可疑阳性1965人;送超声检查,查出阳性271人,再送钼靶 X 光检查,发现可疑乳腺癌13人,后送病理诊断,共确诊乳腺癌4例。结论:我县3年共查出35岁~64岁农村妇女乳腺癌阳性271例,阳性检出率8207.14/10万(271/3302);乳腺癌发病率3年平均为121.13/10万(4/3302),高于全国其它地区发病率。

    作者:舒永强;何英;邹翠华;郑华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以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2例肝癌患者为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的临床经过和结果。其中接受 RFA 治疗42例,记为 A 组;接受手术治疗的44例,记为 B 组;接受保守治疗(化疗、放疗)46例,记为 C 组。观察分析三组患者治疗的疗效、并发症等情况。结果:RFA 治疗组及手术治疗组患者的 TBIL、ALT、AST、AFP 及 CEA 与保守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RFA 治疗组及手术治疗组比较,ALT、AST 及 AFP 有统计学意义(P <0.05),TBIL 与 CEA 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治疗后3个月后,RFA 组患者有效率为92.86%(39/42),手术治疗组为90.91%(40/44),保守治疗组为71.74%(33/46)。A 组与 B 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109,P =0.741>0.05),A 组与 C 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6.582,P =0.010<0.05),B 组与 C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394,P =0.020<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有效,特别实用于肝癌结节较小,不能耐受手术和放化疗患者,且其具有微创,痛苦轻,安全,操作简便,并发症低等优点。

    作者:易爱姣;涂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采用单纯颈椎前路或后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临床上使用单纯的颈椎前路以及颈椎后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入院治疗的60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纯的颈椎前路或者后路的治疗方法,然后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创伤基本相似,单纯颈椎前路治疗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较好,后路颈椎治疗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病率较低。且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选取颈椎前路还是后路治疗各有利弊,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而选取合适的入路方式进行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治疗。

    作者:吴建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6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饮食、心理、运动、健康教育及后续治疗监督等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出院后血糖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2年观察,干预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年后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戴燕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阿维A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多发性尖锐湿疣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阿维 A 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多发性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将我院130例多发性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用 CO2激光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用 CO2激光进行治疗之后,每天口服阿维 A30~40mg,克拉霉素0.5mg,治疗14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维 A 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多发性尖锐湿疣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抑制发性尖锐湿疣的复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学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例小儿惊厥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基础护理。结果:20例小儿惊厥患者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惊厥是常见急症之一,系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所致,常引起窒息、外伤,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及时进行抢救,做好综合护理对患儿痊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细萍;魏毓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损伤患者镇痛镇静策略与护理观察

    目的:镇痛镇静治疗是重症脑损伤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神经外科62例脑损伤患者疼痛、焦虑、躁动的特点,探讨适合脑损伤患者病情特点的镇痛镇静策略与系统化的护理。方法通过建立 GCS,镇静/激动(SAS)评分系统,非言语疼痛评分(NVPS),脑电双频指数监测,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合理应用镇痛镇静剂,采取有效护理干预。结果脑损伤镇痛镇静处置以非药物为首选;药物治疗需不得已而为之;镇痛镇静药宜选用短效、速效药物个体化使用,动态监测镇痛镇静效果有利于评估脑损伤患者病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意外拔管率和意外状况发生。结论镇痛镇静处置是脑损伤患者重要的治疗策略。

    作者:胡立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92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46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乙组46例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尼莫地平。观察甲组和乙组的临床效果,并对比。结果:治疗后甲组患者血肿量平均为(10.61±1.44) ml,功能缺损平均为(16.46±3.47)分,临床有效率为78.26%。乙组患者血肿量平均为(8.94±2.26)ml,功能缺损平均为(11.22±4.75)分,临床有效率为97.83%。乙组患者血肿量及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改善情况优于甲组,临床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临床效果较好,血肿量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杨艳;孟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上消化道大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是指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胆道和胰腺等器官的大出血,通常是指在短时间内的失血量超过1000 mL 或超过病人机体有效循环血量的20%。呕血和黑便是病人的主要症状。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上消化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医务人员通常只重视对病人的抢救和治疗。而忽视了病人心理方面的变化和反应,从而有可能导致临床疗效的不佳囝。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常常由于看到含有大量血的呕吐物或柏油样便,再加上对人院后环境的陌生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和不安等负性心理情绪,从而导致部分病人不能积极地配合治疗,严重者还会因紧张和不安等负性心理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继而可导致病人的胃酸分泌增多。终可反射性地引起相关区域的血管扩张致出血加重或反复发生。鉴于此,加强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消除负性的心理情绪障碍已成为目前不可缺少的护理措施。2012年10月一2014年1月。在本院消化内科护理人员对在本科诊治的96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给予较为完善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陆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噻托溴铵溶液吸入剂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试验研究

    目的:评价噻托溴铵溶液吸入剂(喷雾剂)5μg(2.5?g/喷,每日2喷)使用一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研究的临床试验方法。结果两个主要终点指标、所有的肺次要终点指标都有所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事件、生命体征等安全性指标没有显著变化。结论中国地区的临床研究为噻托溴铵溶液吸入剂的临床疗效提供了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证据,与全球整体临床试验相比疗效更好。

    作者:宋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肝硬化并发胆总管结石行 ERCP 术后的护理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诊疗技术目前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我科室自2003年建科以来行 ERCP 术2186余例,其中肝硬化并发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共约60例。其中酒精性肝硬化10例,肝炎后肝硬化48余例,不明原因肝硬化2例。肝硬化患者比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病情相对复杂,需要护士更多业务知识,在术前术后认真观察,现将针对60例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田娈;来艳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预防压疮整体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预防压疮的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120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组给予预防压疮整体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预防压疮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压疮发生率并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作者:王丽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创建优质创新星级服务病房,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目的:探讨创建“优质创新星级服务模式病房”对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作用。方法我科围绕“抓基础,懂规范、提品质”的创建宗旨,通过制定创建目标,营造创建氛围,评选星级护士,实施创建计划,定期分析整改的创建方案,比较创建前后的变化,接受医院考核评比。结果通过开展优质创新星级模式病房创建,激励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提升了科室团队凝聚力,提高了服务满意度。结论开展“优质创新星级护理模式病房”创建,是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建英;蒲静;罗晓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带桡神经浅支邻指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带桡神经浅支示指背侧邻指皮瓣治疗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骨科手术治疗的44例带桡神经浅支示指背侧邻指皮瓣治疗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病人安手术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所有患者在术后进行相应的疼痛程度评估,出院时给予满意度调查,比较分析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对带桡神经浅支示指背侧邻指皮瓣治疗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病人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焦虑状态,缓解疼痛,提高皮瓣成活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1〕,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余琴华;刘霞;陈王丽;张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骨骨折

    胫骨干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之一,对于稳定的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取得满意疗效。对于不稳定的儿童胫骨干骨折,须采取手术治疗。我院在2013年7月前常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手术创伤大,术中骨膜剥离多及易损伤骨骺,影响骨折愈合及骨骺生长。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科使用弹性髓内钉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胫骨干不稳定骨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与传统上使用的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吴源芸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一期行后路椎弓根钉棒长节段固定,椎间短节段融合,二期固定取出在胸腰椎脊柱结核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脊柱结核多数情况下椎体破坏超过椎体的50%以上,前后路短节段固定融合,难以实现,前后路固定需要融合更多的椎体节段,使脊柱丧失更多的运动功能,后路经椎弓根钉长节段固定,椎体间短节段融合,术后3-6个月,等椎体间植骨融合后,二期后路固定取出,分析被固定未被融合节段的脊柱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韶宁;高嵩;毕春雨;于鹏;高扬;彦子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以奥氮平(30例)及利培酮(30例)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奥氮平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0%和80%,利培酮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6.7%和80%,奥氮平组体重增加比例高于利培酮组,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例数高于奥氮平。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均是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的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奥氮平锥体外系反应小,耐受性好,可作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选药物。

    作者:陆先臻;朱桂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粘连性肠梗阻中医治验三则

    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术后常见并发症,以反复发作腹痛,恶心,呕吐,排气排便障碍,为常见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症。该病属于中医腹痛,肠结的范畴。多因饮食不节,寒邪凝滞,热邪郁闭,气血淤阻,燥屎内结等多种因素,导致肠道通降功能障碍,滞塞不通而引起。随着对肠梗阻病理生理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治疗方法的改进,特别是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提高,约大部分病人可经非手术疗法而治愈。近年来,笔者根据临床分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取得了很好疗效。

    作者:杨东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合痔术后患者中药坐浴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痔疮手术后使用中药坐浴疗法的疗效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40例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换药治疗方法;对实验组20例病人采用中药坐浴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痔术后的伤口愈合、疼痛、肿胀及渗血等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两组病人治疗后疗效的对比,可以看出,实验组病人在进行治疗后,无论治愈数据、好转数据皆明显高于观察组病人,无效数据明显低于观察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痔术后患者采用中药坐浴治疗效果远比常规的换药治疗效果要好,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和换药带来的不便,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庆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