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骨骨折

吴源芸

关键词:弹性髓内钉, 治疗, 儿童胫骨, 骨折
摘要:胫骨干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之一,对于稳定的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取得满意疗效。对于不稳定的儿童胫骨干骨折,须采取手术治疗。我院在2013年7月前常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手术创伤大,术中骨膜剥离多及易损伤骨骺,影响骨折愈合及骨骺生长。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科使用弹性髓内钉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胫骨干不稳定骨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与传统上使用的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特点。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手足外科患者术后影响疼痛的环境心理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手足外科患者术后影响疼痛的环境心理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手足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150例住院手术后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止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有效率为70.7%,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具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轻手足外科术后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

    作者:韩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全脑放疗后局部加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全脑放疗后局部加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全脑放疗30Gy/10次或40Gy/20次,全脑放疗结束后行脑转移灶局部加量,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加量20-26Gy。结果63例患者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31例,疾病稳定7例,疾病进展4例,总有效率82.5%,中位生存时间为8.3个月。结论全脑放疗后局部加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效果良好,提高了局部控制率,患者生活质量亦有所提高。

    作者:伊帅;张亦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脂肪肝与血糖及血脂含量的关系探讨

    目的: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正严重威胁着国人的健康,是被公认的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本文主要的目的是探讨脂肪肝的发生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主要用 B 超检查脂肪肝,定期给脂肪肝高危人群做肝脏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脂肪肝的佳方法。筛选本院健康体检人员,对经 B 超检出的278名脂肪肝和超声检查正常的234名体检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血糖(GLU)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脂肪肝 TG、GLU 水平较对照组有高度显著差异(P <0.001),CHO 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0.005)。结论脂肪肝可引起 TG、GLU、CHO 的升高。轻、中、重度脂肪肝间血脂正常和异常情况比较,不同程度脂肪肝间血糖正常与异常构成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倪红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 ICU 患者家属焦虑状况的影响

    目的:给予 ICU 患者家属必要的护理干预,以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在2013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 ICU 住院患者的家属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并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家属的焦虑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家属的焦虑均有所改善(P <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ICU 患者家属均存在一定焦虑情绪,若给予其必要的护理干预,可改善家属焦虑情绪,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作者:曾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836例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目的:统计分析住院的死亡病例病因,为疾病的治疗和控制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后死亡的836例患者的病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对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所有死亡的病例当中主要疾病为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循环系统疾病,占全部死亡病例总数的%;男性547例,女性289例;有502(60.05%)人70岁以上。死亡患者主要以7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结论住院死亡的主要为中老年男性患者,主要的死因为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循环系统疾病,所以院方对此类患者应当加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陈进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两位一体”社区护理模式及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两位一体”社区护理模式及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5月-2014年5月我院社区门诊收拾的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施行“两位一体”社区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 内血糖(2hPG)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 内血糖(2hPG)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两位一体”社区护理模式对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情况的发生,有效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虞慧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可吸收线在门急诊清创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在门诊急诊清创术中应用可吸收线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回顾选取100例我院门诊手术室2013年5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诊清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其中应用可吸收线的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应用国产缝合线的患者标记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缝合线下经过清创手术治疗后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应用可吸收缝合线创面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愈合效果提高且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在国产缝合线使用后手术部位愈合效果总有效率为70%,两组护理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可吸收缝合线在急诊清创术中能有效提高患者创面愈合,减少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有效性,以期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2年12年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共100例,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A 采用按常规护理方式;B 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专门为病人制定的护理干预方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排尿时间、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B 组的初产妇排尿时间较 A 组明显缩短,而且 B 组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4.0%)明显低于 A 组(32.0%),患者的满意度(93.0%),明显高于 A 组(78.0%)。结论:对初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避免尿潴留的发生,而且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潘文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梗死颈动脉 CT 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相干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患者的颈动脉进行 CT 检查,观其是否具有粥样硬化,并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归纳其重要作用。方法随机选取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9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及螺旋 CT 对脑梗死组患者分别进行颈总动脉全长以及颈内外动脉的检查。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64例,其检出率为71.11%,对照组检出12例,检出率为13.3%,比较得二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脑梗死组斑块数104例,占47.1%,对照组14例,占比40.0%,比较,无显著差异且 p >0.05。结论脑梗死的发生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颈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通过对颈动脉的 CT 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有效的降低脑梗死发生。

    作者:臧文远;王炬玮;白玉雪;古瓅;丁慧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在颈椎小关节错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68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病例。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5例患者治愈,4例患者治疗显效,4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7.1%,对症组中有17例患者治愈,5例患者治疗显效,6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2.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取得更为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

    目的:了解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接受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59%)明显优于对照组(67.57%),且护理满意度(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62.16%),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接受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时,必须要强化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证其生存质量。

    作者:尹孝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胎膜早破裂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裂的临床治疗方法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我院近些年以来收治的90例胎膜早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随机选取同期我院90例胎膜未破裂产妇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从两组患者分娩的方式、母婴并发症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难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等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显著的的提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患者引流产史以及妇科炎症是导致胎膜早破裂的重要诱发原因,胎膜早破裂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难产并且出现母婴并发症,所以还需要加强孕期之内的保健,并且普及妊娠知识教育,注重下生殖道的感染防治,一旦出现感染症状需要立即停止妊娠,如果存在胎儿窘迫或者是头盆不对称的情况,需尽早剖宫分娩,进一步的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王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前瞻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便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预防便秘上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这86例被研究的 AMI 患者平均分为护理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43例 AMI 患者采用 AMI 的常规护理,前瞻性护理应用于护理组43例 AMI 患者,观察2组排便情况。结果护理组43例 AMI 患者发生便秘率较对照组低,分别为7.0%和25.6%,P <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前瞻性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很好的预防便秘,减少便秘的发生率,降低引发严重并发症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柯晓琴;乌鲁江·克孜尔;冶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ICU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

    中心静脉置管作为重症监护病房(ICU)重要的治疗与监测措施之一,可用于重症患者的液体复苏、标本采集、胃肠外营养、血流动力学监测等,但随着中心静脉导管(CVC)在 ICU 中的广泛应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已经成为 ICU 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1],发生 CRBSI 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延长,病死率增加等严重后果。因此,早期诊断 CRBSI,了解高危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马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交腿皮瓣病人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交腿皮瓣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2例小儿交腿皮瓣病人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病人年龄小,自制能力差,不能很好的配合;全组皮瓣成活率100%。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皮瓣成活的关键。

    作者:陈义璇;吴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概述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措施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性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2004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之间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6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有52例,感染率为7.98%(52/652),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诱导切口感染的相关性因素。结果:以上的52例切口感染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性因素主要包括了患者的切口类型、手术时间、切口引流、切口大小、住院时间、手术时机(择期手术或者是急诊手术)、年龄、合并症(糖尿病)、全身状况(如营养不良)等。结论:临床上普外科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较高,所涉及的相关性因素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针对相关性因素实施干预,保证临床的治疗有效性。

    作者:聂政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优化流程在门诊输液室194例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探讨优化流程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的重要实施效果。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门诊输液患者194例,将其随机分为优化流程护理组和对照组各97例,调查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显示优化流程组患者的等待时间、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优化流程组在技术水平、护理态度和输液室环境等方面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优化流程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护理差错,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血管疾病预防及健康指导

    脑血管疾病是由各种病因使脑血管病发生病变而导致脑功能缺省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它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构成了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脑血管病存活者50%-80%留下不同程度的致残性后遗症,其中约有3/4患者丧失劳动能力,有16%长期卧床或住院,2/3需他人帮助料理生活,只有10%-20%的患者可达到基本痊愈。脑血管病后遗症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对家庭,对社会也带来极大的压力和负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日趋低龄化。因此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及健康指导就尤为重要。

    作者:程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88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观察130名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为:工作忙占69.3%,缺乏相应的设施供应占55.7%,缺乏洗手指导和管理占43.1%。结论手卫生依从性低与临床医护认识误区有关,与医院管理部门的相关物质供应及督查不力有关。

    作者:张文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人文关怀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62例肿瘤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各31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抑郁、焦虑评分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8%。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7.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人文关怀应用于肿瘤外科护理中,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健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