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外科50例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分析

李育阑

关键词:普外科, 术后疼痛,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患者疼痛护理的方法和措施,旨在提高外科护理效果,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将5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单纯临床常规护理;试验组25例给予临床常规护理配合围手术期的疼痛护理,72小时后进行疼痛率比较,用直观类比标度法检测术后疼痛的程度。结果:试验组疼痛率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疼痛率76.4%。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社区居家高血压疗效影响实效性评价

    目的:针对社区居家高血压患者,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间,从我社区卫生站管辖的高血压患者中,选择9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8例。给予A组患者社区居家护理干预,称为实验组。B组患者则选用常规护理,称为对照组。后,对于两种不同护理,分析对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关于患者的高血压变化情况、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遵医嘱情况,A组要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社区居家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可以有效的帮助高血压患者良好的控制血压水平。

    作者:彭菊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的临床细菌实验室建设落后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临床细菌实验室(以下简称细菌室),担负着临床病原菌的培养、分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耐药菌监测以及院内感染的监控工作,是医院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点科室。但目前基层医院细菌实验室建设状况堪忧,基层细菌实验室力量薄弱,各基层医院普遍存在着人员和设备配置上不到位的状况,设备也比较落后,有的基层医院根本没有设置细菌实验室,与传统的临床检验实验室、生化检验实验室发展相比差距不小。这种差距是如何形成的?基层医院又该怎样发展与医院实力相匹配的细菌实验室?

    作者:周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综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中医综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7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病人,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包括中药外用内服、垫枕过伸复位、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垫枕过伸复位、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治疗1月后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病人优21例,良12例,差2例,优良率94.3%(33/35);对照组效果显示优14例,良11例,差10例,优良率为71.4(25/35),两组的优良率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综合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时,在常规的垫枕锻炼、过伸复位、腰部牵引之余,还能够配合中药外用内服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维持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脊柱的稳定性,促进损伤椎体的恢复,减少骨折发性症状的发生,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吻合口溃疡出血2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吻合口溃疡出血的原因、胃镜下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选取2011年3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26例26例吻合口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实验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诊治的2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内镜下Forrest分级及内科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26例患者治愈7例,好转14例,未愈5例;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2例,未愈9例;实验组的治愈率和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输血量和住院天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讨论采用内镜下注射结合抑酸剂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治疗吻合口溃疡出血。

    作者:陈运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探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以及相关的防护措施。方法了解当前具体的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并一一列举。结果详细介绍了相关的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内容,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的防护措施,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防范,做好护理人员的防护工作,避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受侵害。

    作者:徐琳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脂肪肝和病毒性肝炎B超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比较脂肪肝与病毒性肝炎的B超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35例脂肪肝患者以及3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两组均接受B超检查,主要项目包括肝脏大小、管腔结构、实质回声、脾脏大小、胆囊炎等。对比两组差异性。结果两组肝大、脾大、回声弥漫增强、管腔减少以及胆囊炎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的肝大、回声增强以及管腔减少方面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分别高达100%、100%以及8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病毒性肝炎组在脾大以及胆囊炎方面显著高于脂肪肝组,分别为93.94%、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在对脂肪肝以及病毒性肝炎进行B超诊断的时候,应该将重点放在肝脏大小、脾脏大小、回声弥漫性改变等方面,从而做出可靠性的诊断。

    作者:赵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中药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将对近年来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加以阐述。一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研究1.调剂血管紧张素及内皮素通过研究丹参注射液对妊高征患者血浆AngⅡ和NO水平变化的影响发现丹参注射液治疗妊高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妊高征患者的病情,达到改善母儿结局的目的。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外周血AngⅡ的分泌,并增加NO水平,从而改善胎盘和外周循环。通过研究平肝降压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压变化与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关系发现平肝降压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血浆内皮素、AngⅡ的水平,改善血黏度,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通过研究益脉降压流浸膏对老年气虚血瘀证型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发现老年气虚血瘀证型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浆ADM、内皮素、AngⅡ水平增高;益脉降压流浸膏具有良好的降低ADM、内皮素、AngⅡ作用。通过研究通脉Ⅰ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AngⅡ、AT1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通脉Ⅰ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发现通脉Ⅰ号降低AngⅡ受体AT1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SHR的VSMC增殖机制之一。通过研究天麻钩藤饮对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血压和血浆内皮素的影响发现天麻钩藤饮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内皮素而发挥作用。通过研究益肾降压片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BP)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以及其降压作用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之间的关系发现论益肾降压片对高血压模型大鼠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其降压机制可能与其影响RAS系统有关。

    作者:付新;常玉新;张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初探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为护理干预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住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结果:1.对比对照组,干预组患者血甘油三醋、总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下降,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作者:于世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护生实习中角色转换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使护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方法:对影响护生角色转换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发现存在内在、外在两方面原因影响护生角色转变。结论:加强岗前培训、规范带教等可促进护生角色转换。

    作者:王弯弯;陈承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并分析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86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患儿临床资料的研究与分析,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80例患儿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病例分别是4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护理满意度为90.7%;对照组从有效率为79.1%,护理满意度为74.4%,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护理中,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可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陈晓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灌肠治疗肛门坠胀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法治疗肛门坠胀治疗的疗效。方法:通过对临床各家的经验进行总结及对典型病例的诊治进行分析。结果:充分认识肛门坠胀的病因、病理、治疗及预防,对提高对该病的治疗和改善预后有极大帮助。结论:中药灌肠法治疗肛门坠胀可取得明显效果。

    作者:许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同程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妊高症患者分为轻度组34例,中度组28例,重度组20例。对比分析3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轻度组患者胎盘早剥、DIC、急性肾功能衰竭、HELLP综合征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88%,中度组为14.29%,重度组为30%,重度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轻、中度组(P<0.05)。轻度组患者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产后出血及围生儿死亡的总发生率为8.82%,中度组为21.43%,重度组为35%。重度组患者总发生率高于轻、中度组(P<0.05),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妊高症病情程度越严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妊娠结局越差。

    作者:谢德艳;饶大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妊高症临床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上针对妊高症患者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展开分析,并就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针对我院从2011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30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分娩中的形式和产后的个人满意度。数据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取适当的整理护理干预措施之后,其顺产率和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上针对妊高症产妇患者,采取系统性的整体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提高顺产几率。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并且提升了患者的个人满意度,值得广泛性推广。

    作者:肖蕾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总体化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总体化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共120例按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针对患者病情、并发症等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在此基础上实施总体化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有一定改善,研究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好,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遵医嘱行为评分和浊音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总体化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综合促进高血糖的改善,合理控制血糖并保持血糖稳定性。

    作者:张永梅;李胜;丰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如何缓解护士职业压力

    护理工作是护士对人们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判断与处理,护理工作是高压力的工作[1]。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随着社会对护士的期望与要求的提高,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护士及护理工作责任大、技术操作多、工作不规律、工作量大、护理相关人员缺乏,调整不当,不但会出现一系列身心问题,而且会降低工作质量,影响医护关系,严重者还可引发医疗事故[2]。职业压力既影响工作质量,又影响身心健康。因此深入了解护理人员的压力构成及减压方法,对提高医疗质量及保护护士身心健康尤为重要。

    作者:罗美蓉;张英兰;雷秋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康艾注射液配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配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3月-2011年3月78例被确诊为中晚期宫颈癌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放化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康艾注射液(每日40-60ml,用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250-500ml稀释后使用,30天为一疗程)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配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作为其治疗的首选。

    作者:陈匡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普外护理的安全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的根本,是患者的基本需要。抓好医疗安全质量,降低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普外科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制定和实行科学、规范的护理管理制度,控制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注重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耿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药物对神经组织的无效干预

    传统理论以为人的呼吸是靠上呼吸道一呼一吸完成了氧气到二氧化碳(废气)的供给和排放过程。人体上呼吸道的功能只是完成了人体的氧气供给,而呼出的废气(二氧化碳)则是吸入氧气中分离出的二氧化碳。人体吸入的只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通过神经组织回流而呼出的二氧化碳比例非常小。

    作者:隆又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活血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片治疗,10mg/次,1次/周。治疗组加用活血通痹胶囊,3次/日,6粒/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恢复类风湿因子、血沉等异常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痹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类风湿因子、血沉等均有明显改善。

    作者:冯欣煜;姚志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探讨

    目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作研讨。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80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并对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状况进行了检测、观察和评估。结果由于治疗和护理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患者呼吸衰竭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绝大部分患者病情均有明显好转。结论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只要发现得早,在短时间内,保持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通畅,设法控制感染,加强心肺功能,严格控制病情再度发展,才能提高治愈率,以及减少死亡率。

    作者:蒲佳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