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充市南江乡糖尿病流行病学分析

王舒平;陈婷;简秀群;罗丹;陈旭;杨利霞;吕祥

关键词:南充市, 南江乡, 糖尿病,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通过对南充市南江乡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该病发病情况,以期对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充市南江乡500名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0名被调查者中有18人患糖尿病,其患病率为3.6%,其中1型糖尿病4人,2型糖尿病6人,特殊类型糖尿病1人,妊娠糖尿病0人,不知道什么类型7人;其中12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视网膜病变8人。听说过糖尿病者380人,其中对糖尿病理解正确者190人,知道糖尿病有严重并发症者107人。结论:南充市南江乡居民对糖尿病认知情况较低,需引起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重视,积极预防和治疗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88例脑栓塞患者C T及MRI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CT(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脑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8例脑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颅脑MRI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CT检查,可见阻塞动脉的脑供血区呈低密度影。共检出脑栓塞病变13例,诊断准确率为21.7%。经MRI检查,可见病灶区异常信号影,T1加权成像呈低信号,T2加权成像呈高信号。共检出脑栓塞病变85例,诊断准确率为96.6%。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对病灶部位、形态、大小的显示更清晰,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脑栓塞检出率较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绍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如何缓解护士职业压力

    护理工作是护士对人们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判断与处理,护理工作是高压力的工作[1]。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随着社会对护士的期望与要求的提高,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护士及护理工作责任大、技术操作多、工作不规律、工作量大、护理相关人员缺乏,调整不当,不但会出现一系列身心问题,而且会降低工作质量,影响医护关系,严重者还可引发医疗事故[2]。职业压力既影响工作质量,又影响身心健康。因此深入了解护理人员的压力构成及减压方法,对提高医疗质量及保护护士身心健康尤为重要。

    作者:罗美蓉;张英兰;雷秋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护理对策探析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66例,在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下,按照掷骰子的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6例,均给予加强护理;对照组患者30例,均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给予加强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吴君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影像学病例分析

    目的: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病理与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于我院进行疾病检查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68例,对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与其临床病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选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有14例患者病灶累及1个肺段,10例患者2个,7例患者3个~5个,31例患者两肺弥漫性分布,6例患者肺部表现阴性。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影像特征较为复杂多变,临床上应积极采取相关检查结核患者病理情况,进行早期确诊,从而有助于疾病治疗。

    作者:黄跃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对于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对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2008年7月-2009年7月接受胃癌术的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管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不接受化疗,观察组接受化疗,对比两组术后3年和5年的生存率,然后对影响生存率的各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0%和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4%和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辅助化疗是影响预后效果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胃癌术后进行辅助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辅助化疗是影响患者的独立因素。

    作者:王炳梅;刘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使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行股静脉采血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体会

    采血化验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依据,一般股静脉的采血方法为:用一次性注射器在股静脉穿刺点垂直穿刺股静脉采血,此方法不易固定,容易导致失败,经常反复穿刺损伤静脉,引起血肿,而且导致标本质量下降。使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行股静脉采血在急诊抢救中掌握好股静脉的解剖位置,采用正确的方法,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在抢救过程中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抢救患者的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现总结如下。

    作者:梅铟娟;朱培荧;范雪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术夹闭及介入栓塞治疗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AChAA)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43例AChAA患者,将患者分为介入组及手术组,根据患者术前状态、Hunt-Hess(H&H)分级、年龄、平均住院天数及出院后3月时的改良Rankin 评分等相关因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情况。结果:43例患者中,两组患者术前H&H分级I-III级的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例中同年龄段的患者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介入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手术组(P<0.05),随访中两组病例出院后3月时的预后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组病例中,介入栓塞治疗的预后不优于手术治疗,介入栓塞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快,平均住院天数短,相对于手术夹闭治疗有优势。

    作者:王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等离子舌体减容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二期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等离子舌体减容在常规一期手术后打鼾症状缓解差、AHI指数减小不明显的由单纯舌体肥大引起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本次研究的对象36例,手术前后3-6月采集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血氧饱和度、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以AHI和舌体大小CT测量数据为指标对36例患者术后病情评判,同时参考血氧饱和度、ESS评分,发现术后28例患者治愈,5例患者显效,2例患者有效。结论舌体肥大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重要原因,等离子舌体减容是治疗常规一期手术后疗效差OSAHS患者的有效术式。

    作者:杨森;余文兴;黄红星;税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分辨CT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分辨CT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23例,先后行普通CT及高分辨CT检查,对比两种方法在诊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高分辨CT结果示:23例(100%)患者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小叶间隔增厚,17例(73.9%)患者显示小叶性肺气肿,10例(43.5%)显示胸膜下线,均显著高于普通CT检查结果8例(34.8%)、0例(0%)、0例(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查支气管扩张、胸膜增厚、网状改变、蜂窝肺、膜玻璃样密度影等方面表现时,两种方法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高分辨CT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过程中具有更显著的优势,可更清晰显示病灶,更细微的显示病变结构,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作者:李立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14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本文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保证后期能够大限度的为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提供治疗。对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114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全面性分析回顾,总结患者的适应证状态。结果心血管内科感染的发生率在6%左右,我院接受治疗的114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感染发生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余感染部位为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胃肠道感染等。说明想要对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治疗控制,就必须对每位患者具体的适应证状态进行准确把握,对于那些已经出现了感染的人员要及时进行用药指导以及重点监控保护工作。

    作者:骆淑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护士护患沟通的技巧

    明确指出语言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重点阐述应用护理语言的注意事项,进一步推动护理语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罗红叶;罗盼;王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分析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80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7.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引发患者心功能恶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两组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复律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安全性较好,明显的区别就是普罗帕酮复律时间要低于胺碘酮。

    作者:魏淑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析基础护理的重视及加强措施

    基础护理工作是各项护理工作的基础。基础护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满意度,也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医院需要对护士进行培训,不断提升护士的护理能力。选择合适的护理质量指标,建立基础护理质量监管体系,对护理质量进行有效监控。

    作者:张晓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产地天麻氨基酸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天麻中氨基酸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10种分别产自贵州贵阳、贵州大方、四川绵阳以及陕西汉中的野生、家种天麻品种的氨基酸进行测定,比较不同产地天麻家种、野生氨基酸的含量。结果10种天麻氨基酸含量均较高,其中野生型普遍高于家种,以家种贵州贵阳天麻氨基酸含量低。结论不同产地天麻中氨基酸的含量有差异,本研究发现家种天麻营养成分普遍没有野生天麻好,且天麻等级越高,氨基酸含量越大。

    作者:刘彦彦;杜秀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0例临床分析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较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老年患者更为常见。急性期可威胁患者的生命,而其后遗症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行局部溶栓,配合抗凝等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世民;窦伟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究精神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逐步上升趋势,影响和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为此,作者就精神专科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骆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目的:检测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临床蛋白尿组,每组各50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血HCY及Hs-CRP。结果糖尿病患者血HCY、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及临床白蛋白尿组HCY、Hs-CRP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1);临床白蛋白尿组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1);HCY水平与Hs-CRP、尿白蛋白均呈正相关(r=0.97,0.71 P均<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HCY、Hs-CRP的水平升高,其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吴乃君;魏剑芬;金秀平;王颖;陈冬;马绍杰;盛佳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消化内科104例老年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对策

    探讨老年患者消化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对策。对我院104例老年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安全风险因素并对不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对观察组消化内科老年患者进行有关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对照组仍采用常规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进行积极护理后,护理人员及患者的防范意识都得到提高,降低了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潜在危险因素的发生。说明完善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提供优良的治疗场所,可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可显着提高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金秀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拟输血者3671例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的检测及相关分析

    目的:对3671里拟输血者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的调查分析,探讨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必要性。方法:在2013年2月到2014年5月之间对我院3671例拟输血者者进行血液传染病指标检测,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阳性标本用胶体金标试剂复查。结果:HBsAg阳性、抗-HCV、抗-HIV和抗TP的人数分别为456、278、3和19;阳性率分别为12.42%、7.57%、0.08%和5.18%,对阳性患者的输血史进行调查分析发现HBsAg阳性、抗-HCV、抗-HIV和抗TP有过输血史的百分比分别为4.39%、7.55%、33.33%和15.79%。结论:在对拟输血者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的检测,能够在临床上对患者治疗提供帮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由于输血导致的医疗纠纷,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姚剑锋;胡泽群;林胜全;卢银娥;何焕燕;梁平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念好“五字经”抓党建、为新医改推进保驾护航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关系群众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在十八大和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如何推进新医改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医务工作者身上。总结近几年在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归纳出抓好党建的“五字经”,有效地推进了农村卫生院的各项改革。

    作者:周玉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