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霞
目的:评价鼻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泪囊脓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泪囊脓肿患者行泪囊鼻腔造孔术,观察术后炎性反应变化、泪道通畅、溢泪改善及造孔情况。结果21例患者术后3天疼痛症状消失,7天红肿消退,术后溢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随访6~24个月,无复发,鼻内镜检查示泪囊鼻腔造孔开放及周围黏膜上皮化良好。2例好转稍有溢泪但无脓,冲洗有阻力但通畅,鼻内镜检查示造孔口狭窄呈缝隙状。结论鼻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泪囊脓肿,不仅降低了复发率,同时手术成功率高,术后短期内感染即得以缓解,不失为一种较佳的治疗手段。
作者:孙炎;蔡冰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硬红斑(erythema induratum)是一种好发于患者下肢屈侧的结节性损害,易破溃,压痛明显,病情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日常生活及工作。目的:为硬红斑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病例以抗结核药口服治疗为主,局部物理治疗(直流中频脉冲电疗法)为辅;结果:患者伤口愈合良好,病情明显好转;结论:以口服药物为主,结合直流中频脉冲电的疗法,对硬红斑患者有明显疗效。
作者:茹颖莹;燕华铃;景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开胸患者护理过程的一些不足及解决方法。方法:将Barthel指数引入传统护理,采用Barthel 指数评分,结合医生的医嘱,给予病人个性化的更切合实际需要的护理内容。结果:提高了老年开胸患者与护士的双向满意度,并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玲敏;蔡晴;宋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患者女70岁因发热、咳嗽4天入院。4天前因受凉后咳嗽,继而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5C,咳嗽,痰多,无腹痛、腹泻,收入院治疗。查体:T 39C ,咽部充血,双肺闻及少许湿罗音。实验室检查:WBC15.3X109 N0.74 L0.26胸片诊断肺炎。入院后给予头孢曲松钠2g/次,每天2次,第5天时,体温正常,病情明显好转。患者突然诉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立即做彩超检查,发现胆囊内有多个强回声,有的呈粉末状,大约0.5cm,后方伴浅淡声影,可随体位移动。彩超诊断为胆囊结石。患者半年前体检未发现胆囊结石,考虑与头孢曲松钠有关,立即停用头孢曲松钠,改用头孢噻肟及解痉药治疗,3天后症状明显好转,8天后复查彩超,结石数量明显减少。出院后半月、半年复查彩超,胆囊内均未见结石。
作者:任红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注射填充面部美容操作不当会导致医源性视网膜动脉栓塞。讨论:眼动脉和面动脉系统分布和交通的模式图病例分析。
作者:魏思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方位精心护理措施)和对照组(仅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为患儿临床急救赢得宝贵时间,有利于减少哮喘复发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吴惠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慎独”思想指导和监督每日的工作。方法进行全员培训结果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所提供的产品合格率100%。
作者:黎艳;宋慧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护理糖尿病足16例,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6例患者术后创面均I期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及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糖尿病足愈合。
作者:刘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予以一般护理服务。结果肺部感染率:观察组患者术后未见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率为0.00%;对照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7例,肺部感染率23.33%。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的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预防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玉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分析,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主要是回顾并分析2010年5月-2014年5月的55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结果:我们发现,透析中发生低血糖10例,低血压22例,高血压13例,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8例,穿刺处轻度感染2例,在经过一系列的对症治疗护理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好转。结论:对患者采取一些良好的护理措施,如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血压异常的护理、低血糖的护理和出血的护理等等有助于减少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了患者的生命,也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护患沟通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自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科室进行治疗9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的全局式护理模式中舍弃沟通环节;实验组采取全局式护理模式并强调护患沟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为76.99%低于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92.03%。其中,两组数据比较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患沟通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及时有效的掌控病人病情动态变化,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唐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规范化标准。方法:收集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传统诊断标准、2000年、2007年及2009年的诊断标准,分析当前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的主要挑战。结果:进一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的规范化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水平。结论:建议心血管专家以及心电图相关工作者应共同努力,进一步规范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陈龙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手术护理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8月~2012年5月收治的84例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4例患者当中,死亡1例患者,死亡率为1.19%,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病情较重,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中配合以及做好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环节。
作者:池永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烧伤泛指各种热力、光源、化学腐蚀剂、放射线等因素所致,始于皮肤、由表及里的一种损伤,是外科常见病症之一,恢复期较为缓慢,由于皮肤失去了抵御微生物的屏障,坏死组织为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1],而且患者免疫能力也相应降低,更容易发生感染。为更好的辅助临床治疗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我科通过制定规范化的护理,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发生的13例多重耐药病例实施进行护理,使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减少了交叉感染,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跖底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行跖底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例实行手足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实行护理干预,术后随访3-6个月,比较2组的手术护理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行皮瓣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跖底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具有重要的护理价值,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凤;周梅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常德市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从而为预防肺结核疫情流行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按照2010~2013年常德市肺结核病疫情监测资料,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登记数、年龄性别分布情况及季节分布情况。结果:共登记患者数5563例;0~14岁年龄段患者数少,仅为101例,构成比为1.82%;15~54岁年龄段患者数多,为3169例,构成比为56.97%;男性患者4000例(占71.90%),女性患者1563例(占28.10%);第三季度患者数多,为1385例(占24.90%),其次为第二季度患者,为1684例(占30.27%)。结论:常德市肺结核发病年龄以15~54岁段为主,且以男性为主;对此应该制定强有效的对策对疫情的流行加以预防与控制。
作者:张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真菌性角膜炎(FK)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率很高的眼科疾病,占角膜溃疡5-20%,给人们身心健康带来极大伤害。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及农业性植物等外伤机会增加,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生在我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目前仍无一种有高效、低毒、广谱抗真菌的药物。我院直2007年-2009年用2%碘酊烧灼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5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育勇;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现如今在临床工作中,各科室常规备用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品种和数量较多,护士每班清点交接,工作量大,为确保急救药品安全、有效、简化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我科自2012年起设计了急救药品变更登记表将其运用于急救车管理,效果良好。
作者:牛宁;洪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皮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0例经皮行 VSD 封堵术患儿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介入治疗均一次取得成功,术后无心律失常、残余分流、封堵器脱落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彩超复查,封堵器位置固定无移位。结论加强对围术期的护理管理,是预防 VSD 封堵术后并发症、保证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风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维生素B6又称吡哆醇,摄入体内能转变成吡哆醛和吡哆胺。可溶于水和酒精,耐热,对酸性环境稳定。但是,维生素B6在碱性环境下就会受到破坏,同时对光敏感,所以,维生素B6在烹调的过程中,经常会流失不少的养分。其参与体内50多种酶系统的活动,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是能量产生,脂肪、蛋白质新陈代谢、血色素生成所必需的维生素,属于人体必需的维生素。
作者:黄绿苗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