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赛男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干预,采用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分别于干预前后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美娟;王洁;黄色丹;韦丽芳;陆桂荣;牙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当髋关节因损坏或疾病导致,出现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并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而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就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如股骨骨折、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所致的髋关节损害,疼痛及功能丧失等均可以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吴淑英;周月利;应苏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讨论肺叶切除术与完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收治检测出有肺部小结节并需要手术患者84例,其中行肺叶切除术31例,其余行肺段切除术,比较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种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止痛药频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差异。行肺段切除术的患者并发症和副作用明显少于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肺段切除术更加安全,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段切除术具有方便,快捷,痛苦少,术中出血量少,术中引流量少等优点,大程度上的保存了肺组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靳振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与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小儿支气管炎180例,分为哮喘性支气管炎与非哮喘性支气管炎,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检测两组MP-IgM抗体结果,并将观察组患儿根据MP-IgM抗体阳性、阴性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随访转归哮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MP-IgM抗体阳性44例,阴性46例,MP-IgM抗体阳性率为48.89%,对照组患儿MP-IgM抗体阳性24例,阴性66例,MP-IgM抗体阳性率为26.67%,观察组MP-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转归为哮喘18例,未转归为哮喘26例,哮喘转归发生率为40.91%;非暴露组转归为哮喘10例,未转归为哮喘36例,哮喘转归发生率为21.74%。暴露组哮喘转归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暴露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存在相关性,并且对转归为哮喘可能存在一定作用。
作者:钟义君;胡燕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并比较改良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2年3月间收治7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切口大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手术切口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相比,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且手术切口较小,伤口较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文孝;包荣华;陈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Hel er食管环肌切断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一例腹腔镜下改良Hel er食管环肌切断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患者经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对并发症的及时干预,恢复顺利。结论:腹腔镜下改良Hel er食管环肌切断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确切,术前准备充分,术后精心护理,严密观察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彭纯;李丹;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措施在降低儿科院内感染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科室作为研究对象,以2013年1月~2013年6月作为对照阶段,实施常规护理;以2013年7月~2013年12月作为观察阶段,实施优质护理。对比对照阶段、观察阶段儿科院内感染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优质护理实施前,院内感染率为4.64%(58/1250);优质护理实施后,院内感染率为1.29%(18/1390)。优质护理实施后,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优质护理实施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对降低儿科院内感染有确切效果,是改善儿科科室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引起关注与重视。
作者:肖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在护士工作中,值夜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工作部分。由于进行夜班工作的护士生活规律被打乱,而且工作强度大,容易给护士带来心理压力。很多护士对于夜班都存在一定的抵抗心理。这样的情绪极易影响护士的身心,同时还会影响到夜班护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对夜班护士进行心理调适,使其以良好的心态进行夜班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基于夜班对护士心理问题产生的影响及原因,提出心理调适策略。
作者:李瑾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作者主要从脑疝病人的病因给出了详细的处理方法,本文仅供大家参考。
作者:宋微微;张亚利;孙晓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家属实施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家属,采用问卷法,了解家属分为的情绪反应,针对不同的情绪反应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90%患者情绪平稳、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
作者:彭利红;姚丽;贾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待产产妇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总结有效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将待产产妇3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顺产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产妇心理压力,提高产时护理质量,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唐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查与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临床诊疗中的价值,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3例行宫颈锥切术的CIN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皆经阴道镜下活检确诊,对比手术前后病理结果差异。结果:本组93例患者中,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CINⅠ级16例、CINⅡ级39例、CINⅢ级24例、浸润癌7例、宫颈炎7例;阴道镜下活检结果: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8.42%(13/19)、72.34%(34/47)、77.78%(21/27),其中诊断级别过高8例(8.61%)、诊断级别过低13例(13.98%),总符合率为73.12%(68/93)。阴道镜下活检各级别间符合率比较均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查与阴道镜下活检是CIN诊疗简单有效的方法,二者合用病理检查可以弥补阴道镜下活检的不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谭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梗治疗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到2013年2月我院救治的80例脑梗塞病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积极的饮食护理、功能锻炼与心理护理,干预周期为2个月。结论:脑梗患者治疗中采用积极的护理有很好的治疗疗效,并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吕怡澄;刘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在消化内科疾病(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分别实施中医与西医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7%vs79.1%),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vs18.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溃疡的消失,降低复发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化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已被众多人所接受。合适的胰岛素制剂、优良的胰岛素注射装置以及规范的胰岛素注射技术,三者在治疗中缺一不可,其中在患者方面要紧的是能否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因它会关系到患者血糖控制的成败。但是有调查显示很多患者在胰岛素注射中存在有关知识和技巧的误区,所以针对这一现象,通过护理指导,加强健康教育与注射技巧指导,从而提高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的方法。
作者:余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研究肝硬化腹腔积液病人的科学护理方式,以此为患者带来更为优质的服务。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60例,对其采取科学护理方式,如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及体位护理等。结果对60例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病情状况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护理质量得以增强。结论对患者采取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及体位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状况,促进其身体的恢复痊愈。
作者:何庆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胆石病的发生是由于胆道结构发生变异所导致,在多种致病因素干预下易诱发胆道出现结石[1]。胆道疾病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临床中非常普遍,随着微创操作技术的提高和微创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手段也逐渐从传统的开放手术向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LC+LCBDE)过渡,并终被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结合十二指肠镜下取石(LC+ERCP+EST)这一更加“微创化”的治疗方案所替代。本研究观察了2005年1月~2010年1月在涉县医院行住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患者,,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成功后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并取石,随后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俊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2013年12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35例麻疹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将35例患者按年龄分为成人组及儿童组,分析近麻疹流行中不同年龄组间在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胸部X线检查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临床参考意见。方法:采用回顾性对35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近成人麻疹的患病率较前明显上升,临床症状更加明显,肝功能、心肌酶的升高较儿童患者更明显,对成人易感者进行麻疹疫苗的预防接种有利于麻疹疫情的控制。
作者:任艳焕;赵晓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在我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科技微创手术在临床逐步得到使用,近年来,采用胸腔镜根治术已成为主流。胸腔镜食管癌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肺部感染少、并发症少、切口微小且美观、住院时间短及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等微创优势。
作者:杨家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注射填充面部美容操作不当会导致医源性视网膜动脉栓塞。讨论:眼动脉和面动脉系统分布和交通的模式图病例分析。
作者:魏思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