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英;周月利;应苏瑾
目的:探讨分析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已确诊为牙髓坏死及急、慢性根尖周炎患牙128颗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6例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作为观察组,62例给予传统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疼痛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管治疗术后两组患牙疼痛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月、12月、24月两组患牙治疗有效率相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根管治疗技术相比,患牙的术后疼痛感与治疗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但能降低复诊次数,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
作者: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参加征兵体检青年常见心电图的改变、意义以及体检结果判定。方法:对500例参加征兵体检青年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结果按《征兵心电图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310例心电图正常,170例大致正常心电图,20例异常心电图。结论:通过心电图检查,同时结合临床、心脏听诊、心脏彩超等,可以正确判断受检者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为部队输送合格兵员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何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41岁,因右侧乳房肿物一个月,于2014年4月5日收住乳腺外科,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其它药物、食物过敏史。查体:BP 110/65mmHg,HR 78次/min,专科检查见右乳外上象限距乳头7cm处可触及1.5×1.5×1.0肿物,钼靶显示:右乳腺癌,于入院第三日全麻下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给予注射用甘露聚糖肽(国药一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303011)20mg+生理盐水250ml静点,输液大概5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持续打喷嚏约2分钟,随后患者出现口唇青紫,呼吸困难,立即停止静点,给予吸氧,异丙嗪25mg肌注,0.9%氯化钠250ml +维生素 C 注射液2.5g 静点,50%葡萄糖注射液100ml+10%葡萄糖酸钙20ml静点,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地塞米松10mg静点,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1小时后患者呼吸困难缓解,口唇颜色恢复正常,打喷嚏症状消失,无不适主诉,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李影;林洋;国玉芝;张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妊高征与血清钙、镁以及尿酸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妊高征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选取孕周相同的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两组孕妇的血清钙、血清镁以及血尿酸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妊高征与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钙、血清镁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尿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孕妇妊高征病情的发展,血清钙、镁、尿酸水平变化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钙、血清镁、血尿酸水平可作为诊断妊高征疾病的重要指标,提示低钙、镁可能是诱发妊高征的因素之一。
作者:韩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已被众多人所接受。合适的胰岛素制剂、优良的胰岛素注射装置以及规范的胰岛素注射技术,三者在治疗中缺一不可,其中在患者方面要紧的是能否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因它会关系到患者血糖控制的成败。但是有调查显示很多患者在胰岛素注射中存在有关知识和技巧的误区,所以针对这一现象,通过护理指导,加强健康教育与注射技巧指导,从而提高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的方法。
作者:余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输血时间对机采血小板治疗血液病的疗效影响。方法:收集81例血液病患儿136例次输注机采血小板的资料,查阅检验资料比较输注前后24h内记录的血小板检查结果,以输注后校正血小板增加值(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以及患者出血状况有无改善来判断血小板输注效果。根据血小板输注时间(T)的长短将数据分组,计算总的有效百分率及各组有效百分率,讨论各输注时间段之间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差别。结果:136例中输注有效的121例,总有效率为88.97%;T<30min的有29例,输注有效的25例,有效率为86.21%;30min<T<=40min的有64例,输注有效的60例,有效率为93.75%;40min<T<=50min的有25例,输注有效的21例,有效率为84.00%;T>50min的有16例,输注有效的14例,有效率为87.50%;结论:血小板输注时间的长短对机采血小板治疗儿童血液病的效果有影响,30-40min完成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效果好,30min内完成输注血小板输注效果明显降低,而延长输注时间超过50min不能增加机采血小板的治疗效果。血小板输注治疗应控制好输注时间。
作者:刘利;鲜蓉华;杨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小儿致死性中毒的急救的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急诊的小儿致死性中毒患儿3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小儿致残性中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急救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患儿年龄是出现致死性中毒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上升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3岁的患儿占68.7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039,x2=24.0667,均P<0.05);中毒原因中因药物过量患儿占78.13%,明显高于农药中毒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0625,P<0.05)。患儿抢救成功率为75.0%(24/32)。结论:针对小儿中毒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进行治疗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丽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急性肠梗阻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排气时间和医疗费用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肠梗阻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我院近4年来临床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耐药情况,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变迁。方法采用梅里埃ATB细菌鉴定分析仪对分离菌株进行分析。WHONET 5.4软件及SPSS 16.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2010年~2013年总共检出病原菌5048株,其中SAU 387株,呈明显减少趋势(p<0.001),而MRSA 219株,呈明显上升趋势。SAU主要分离于脓液、痰及血液标本,在痰标本中分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1)。SAU对青霉素耐药率4年均高于80%,且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对红霉素、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利福平耐药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p≤0.001);4年来没有出现对多肽类抗菌药物耐受的SAU菌株。结论本院SAU的临床分离率有下降趋势,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 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分离率逐年上升,对一些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不断升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裴德翠;熊传银;毕爱芬;胡汉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性的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进行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治疗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愈或者好转的患者达到了90%,而对照组治愈或者好转的患者达到了62%,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在临床上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因此,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顾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化疗前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可减少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化疗顺利进行。方法:根据患者心理状况,治疗方案等,对患者有针对性的实施化疗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医护人员的密切观察及时预防,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疗程,本组有两例患者发生静脉炎,其他的不良反应如:脱发、恶心、呕吐患者能够耐受,并表示理解,另外几种不良反应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患者满意率较高。结论:全面综合护理为患者提供了较好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生存质量。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将其分为两组,1组进行常规护理,2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者有3例,满意者为5例,满意度一般者有6例,不满意患者为1例,。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的有6例,满意者为8例,满意度一般的1例。无不满意患者,1组护理质量评价为高级者有4例,评价为中级的有9例,评价低的为2例。2组护理质量评价为高级者有8例,评价为中级者有7例,无评价低者。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高敏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在临床工作中,掰安瓿是护士每天必需做的工作,在掰安瓿时,经常会发生找不到砂轮,或者被玻璃碎片扎伤手指的情况,给护理和治疗工作带来不便,本文就简易、安全掰安瓿的小技巧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作者:石欣怡;侯铁塔;李晓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孕妇产前心理状况评估和终分娩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对孕38-40周和产后72 h的78例孕产妇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并结合孕妇分娩方式做数据分析。结果:78例孕妇中自然分娩42例、剖宫产36例,其中无指征剖宫产8例。无指征剖宫产组的孕妇分娩前后焦虑与抑郁的得分均高于有指征剖宫产组和自然分娩组(P <0.05);自然分娩组幸福感得分高于无指征剖宫产组。结论:产妇的心理状况评估会影响到终的分娩方式,干预这些不良心理状况的产生能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
作者:罗鸿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发现:在对一成年男性头部标本进行面部解剖时,发现咬肌动脉由颈外动脉发出,与之伴行的咬肌静脉汇入下颌后静脉。方法:用游标卡尺(0.02mm)测量血管外径及其长度。结果:咬肌动脉由颈外动脉发出,起始处的外径为(2.26mm)向前下走行于咬肌后缘上1/3处进入咬肌后又上下两支血管营养咬肌,且咬肌其他部位未见血管进入。讨论:正常的咬肌动脉由上颌动脉发出,观察可知咬肌动脉由颈外动脉发出,经查阅文献该型变异较为少见,在对咬肌部位进行相关手术时应避免损伤这些血管,为国人解剖学积累数据和临床相关手术提供变异参考。
作者:陈翱;陈俊毅;李楚姣;彭东;李俊;肖时美;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主动脉夹层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急症,死亡率较高,但及时对症治疗,及专业的护理是救治患者生命、解除患者疼痛的关键,以下是我对主动脉夹层的护理的护理体会。
作者:刘晓明;胡安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首先介绍了脾胃病的生理病理,在中医的认知中,脾胃被认为是“后天之本”,是人体内气血生化的根本,脾胃相互之间的协作可以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对营养的传输过程。中医的研究认为,饮食是为生命体提供营养,维持生物体生命促进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相当注重用饮食来调节保护脾胃,治疗脾胃的病症。作者根据多年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医治疗脾胃病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作者:任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优质护理的持续推进,如何提高医院护理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激发骨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学习和借签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对我科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并将岗位管理与绩效分配相结合,进行合理化管理。岗位管理起到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和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作用。
作者:刘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开胸患者护理过程的一些不足及解决方法。方法:将Barthel指数引入传统护理,采用Barthel 指数评分,结合医生的医嘱,给予病人个性化的更切合实际需要的护理内容。结果:提高了老年开胸患者与护士的双向满意度,并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玲敏;蔡晴;宋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对院内呼吸内科老年患者进行分析,以老年人呼吸内科感染部位,感染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叙述。
作者: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