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手术室无菌包的规范化管理

蔡容;孙桂英;张德慧;刘尚清

关键词:无菌包, 无菌间, 有效期, 管理
摘要:加强手术室无菌包的规范化管理是保证手术室工作质量的核心。笔者从加强手术室护士培训、无菌间消毒和管理、无菌包的储存和有效期监管以及规范无菌包入库领用流程等方面来探讨无菌包的规范化管理。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0例经皮行 VSD 封堵术患儿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介入治疗均一次取得成功,术后无心律失常、残余分流、封堵器脱落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彩超复查,封堵器位置固定无移位。结论加强对围术期的护理管理,是预防 VSD 封堵术后并发症、保证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风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护理措施;方法针对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通过对82例的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护理没有发生并发症,病情得到及时控制,有效率97.6%,治愈率93%;结论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得到了安全有效的治疗,使患者尽快苏醒,促进疾病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张美霞;张学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90例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其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90例患者治愈70例,治愈率为70.77%,其余患者由于糖尿病病情严重,对临床中应用的抗结核药物敏感力不强,因此疗效并不十分明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患者的病情,效果较为满意。结论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说,针对其具体病情以及临床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发病率,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万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方法探讨

    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又名“弹响指”“扳机指”,多发于手部过劳者。亦有先天性患者。患指因疼痛而活动受限,按摩以及局部药物封闭治疗等保守疗法治疗多见,但复发率较高;手术切除腱鞘滑车,创伤较大;小针刀治疗效果有时候不尽如人意。作者自2007-01~2013-3采用普通尖刀片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68例,该疗法做如下说明。

    作者:陈晓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对于导致老年患者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部进行研究,并且实验其耐药性,以期能够更高的知道临床用药,大成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方法对于医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2年内收治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进行痰液和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的收集,对收集得到的492株病原菌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记录其结果,终进行统计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研究后发现,导致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多的为格兰阴性杆菌,占到所有病例的72.3%,其中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而革兰阳性球菌和其他病原菌较为少见,而且绝大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上述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发现,格兰阴性杆菌对于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头孢哌酮、氨苄西林等均较为敏感,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全部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临床中,格兰阴性杆菌是为常见的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而且其菌株的耐药率较高,因此,在临床中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患者时,应当进行相关的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生素,以期能够大程度的减少耐药菌株出现的可能性。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肝硬化腹腔积液病人的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研究肝硬化腹腔积液病人的科学护理方式,以此为患者带来更为优质的服务。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60例,对其采取科学护理方式,如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及体位护理等。结果对60例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病情状况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护理质量得以增强。结论对患者采取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及体位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状况,促进其身体的恢复痊愈。

    作者:何庆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迅速、转变快,综合治疗十分必要,溶栓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纪伟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收的86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手术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导尿和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概率,因此只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玄翠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慢阻肺发作期治疗中应用生脉注射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慢阻肺发作期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6例慢阻肺病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平喘、化痰、抗炎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脉注射液60ml加入5%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治疗2周。结果:两组经过2周的治疗后患者情况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很大的差异(P<0.05);对两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发作期采用生脉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可以增加疗效。

    作者:马美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收治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前腺增生症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的膀胱痉挛次数和膀胱痉挛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50、6.11,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2,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病人膀胱痉挛的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促进其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艳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乳腺癌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与护理探究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针对性的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进行放射性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然后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显示,60例患者经过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和护理以后,损伤出现的时间推迟了,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损伤的程度、愈合的时间等都有明显的缩短。结论:研究表明,在放射性治疗之前,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在放疗过程中和放疗以后采用护理措施,可以减少皮肤的损伤,提高皮肤的愈合率,因此,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许亚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烤瓷贴面在美容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烤瓷贴面在美容修复治疗中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在本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患者中选取77例作为此次观察对象,随后将其以35与42例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全瓷式烤瓷贴面治疗,对照组则使用金属常规美容修复方式进行治疗,修复治疗后使用CDA判断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使用全瓷式烤瓷贴面进行修复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在颜色、解剖外形、龈缘灰线、牙龈刺激以及磨除牙体组织少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烤瓷贴面的美容修复治疗中,全瓷式烤瓷贴面的美容修复效果优于金属式烤瓷冠的美容修复效果。

    作者:邹长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N末端脑利钠肽原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N末端脑利钠肽原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方法分别选取41例患者与41例正常人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血N末端脑利钠肽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研究组患者经相关治疗后,NT-ProBNP和CRP水平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N末端脑利钠肽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显著增高,对其临床治疗有着指导价值。

    作者:潘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全面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解析

    目的:分析研究胆结石患者中实施全面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收治的88例胆结石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护理,乙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采用全面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胆结石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情况,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作者:陈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学检验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建立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身体健康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也带动了医学的快速发展。作为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体性,弥补了医学教学理论性太强的缺陷。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大多数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教学过程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势必会降低学生对医学实验的兴趣;再者,医学实验相对复杂,需要占据多个课时的教学时间,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教学比较仓促,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难以保证。本文将就如何建立医学检验专业开放性实验展开探讨。

    作者:曲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激光闭锁联合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激光闭锁联合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患者40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激光闭锁联合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全部治愈或好转。讨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激光闭锁联合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众多优点,疗效较好。

    作者:郑小兰;周广勇;乐汗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Herbst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Herbst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诊治的80例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双骀垫矫治器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予以Herbst矫治器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矫治效果及牙弓宽度测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NA、SNB、ANB及前牙覆盖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下颌牙弓前、后部宽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bst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抑制上颌生长并调整下颌牙齿位置,明显改善患者的侧貌情况。

    作者:丁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产后家庭访视医学干预对母婴健康状况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产后家庭访视医学干预方法及其实施效果,促进母婴健康。方法采用医学干预前后和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对照研究,分别于产后14天和产后42天进行两次访视。第一次采用家庭访视,对母婴健康状况进行检查,以《爱丁堡产后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产妇是否患有产后抑郁症;同时对干预组产妇实施以产褥期保健知识为主的健康教育和具体的医学干预指导。第二次访视主要在医院保健门诊进行,了解干预后母婴健康状况的变化,比较干预组与非干预对照组母婴健康状况和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率变化,综合评估医学干预效果,总结产后家庭访视医学干预内容和方法。结果产妇精神状态、睡眠、饮食、乳汁分泌等,和婴儿精神状态、睡眠、面色黄染等,干预后比干预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产妇各种产后并发症患病率,和婴儿腹泻、湿疹、尿布疹、脐部感染等患病率,干预后比干预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母乳喂养率显著升高。产妇精神状态、乳汁分泌、子宫复旧等,和婴儿精神状态、面色等,干预组均显著优于非干预组(p<0.05);产妇产后并发症患病率、EPDS评分,和婴儿肺炎、湿疹、尿布疹、鹅口疮等患病率,干预组显著低于非干预组(p<0.05)。产妇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桥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产次、分娩方式、产妇产时体重、婴儿性别等与抑郁症密切相关(p<0.05)。总结出了产后家庭访视医学干预模式。结论产后家庭访视医学干预可明显促进产妇复旧,显著降低产后并发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应在各助产医疗机构推广实施。

    作者:孙岚;罗娇;陈刚;任修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实际体会

    目的:了解腹腔镜下微创手法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和优点。方法:对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接诊的58名胆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胆结石患者接受治疗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58名患者接受治疗状况良好,在排气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各方面表现出色,不良反应仅有5例。结论: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金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血液科患者1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共发生3例护理不良事件,包括2例坠床、烫伤、跌倒和1例注射、加药、发药错误,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49%,对照组中共发生28例护理不良事件,包括11例坠床、烫伤、跌倒和17例注射、加药、发药错误,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56%,试验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有62名患者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21例表示满意,3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96.51%;对照组中有47名患者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23例表示满意,16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81.40%,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刘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