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霞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prostae,TURP),至今仍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satichyperplasia,BPH)的金标准,但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如为凶险的电切综合征(TURS)。现将本院应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UPKVP)治疗BPH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袁志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毫火针赞刺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带状疱疹患者,将其分为两组,1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同时进行毫火针赞刺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组患者治疗痊愈的有7例,占比例的28%,治疗显著的患者为12例,占比例的48%,治疗有效的为4例,占比例的16%,治疗无效的为2例,占比例的8%。2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的为18例,占比例的72%,治疗效果显著的为5例,占比例的20%,治疗有效的为2例,占比例的8%,无治疗无效的患者。1组患者治疗平均天数为6±2.2天,2组患者平均治疗天数为3±1.3天。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毫火针赞刺法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加速疱疹结痂愈合,减小患者痛苦的时间。
作者:居志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浮针在非病痛区域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手法的针刺疗法,具有几无痛苦、无副作用、见效快、适应症广等特点。浮针是在病灶周围进针,是皮下浅刺。不要求得气。留管时间长,重要的扫散。边治疗边活动肢体。疗效特点是:取效快,当场取效。本文通过我院实际案例对一例原发性痛经举例说明,证明浮针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几无痛苦、无副作用、见效快、适应症广等特点,绿色环保,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王丽新;施影;邓麒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AVI Compact 3是一种微型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本文通过该机器常见故障以及故障的处理方法,建立血气分析仪日常维护保养程序,快速查找仪器问题并排除故障。
作者:黄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母婴分离对高危妊娠产妇心理问题的影响及采取护理干预后改善状况。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2月入住我院的120名母婴分离的高危妊娠产妇,分为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各60人,统计分析两组发生乳胀例数、母乳喂养数及人工喂养数,两组产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结果分析比较,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新生儿入住NICU,以至于母婴分离引发甚至加重高危妊娠产妇的心理问题,经实施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母乳喂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乳胀例数、人工喂养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焦虑程度普遍轻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分离给高危妊娠的产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利于临床治疗,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这种心理状况,促进产妇产后康复,也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石淋即尿石症,又被称为尿路结石,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石。肾和输尿管结石又称上尿路结石。据流行病学统计尿石症人群发病率约2)-3)[1]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以剧烈腰腹绞痛伴血尿、排尿困难、恶心、呕吐及膀胱刺激症状为主,而上尿路结石急性发作常以肾绞痛或腰腹绞痛、血尿为主要表现,对病人身心带来极大痛苦,对家庭生活带来不便。而目前对于急性疼痛的治疗多采取抗感染、解痉止痛[2]、等对症治疗。笔者对30例明确诊断为上尿路结石急性疼痛的门诊留观患者在采用传统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给予中医穴位按压结合耳穴压豆技术,用于缓解急性疼痛,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既减轻了病人痛苦,又缩短留院时间,且此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患者及家属接受,用物价格低,便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凤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创建无痛病房,以提升护士疼痛管理理念,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无痛护理。方法:构建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具体方法包括:明确组织架构与职责,进行持续性的人员培训、教育与考核,制订及实施疼痛控制程序,落实疼痛教育,进行阶段总结与反馈。结果: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建立后,护士在疼痛评估、疼痛一般知识、药物镇痛知识、疼痛知识的综合应用。结论:“无痛病房”就是通过对疼痛管理,科学评估,合理运用镇痛方式,患者制订科学、个体化的镇痛方案,将手术疼痛降低到低点,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敏;吴国燕;张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对促进疾病的治愈及康复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接触中,能够通过语言及非语言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感觉、认识、情绪、态度和行为,以减轻或消除疼痛,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疾病,从而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我们通过以下分阶段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连杰;陈娜;张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受体抑制剂 LY2109761作用于成纤维细胞,观察其对细胞核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潜在的抗衰老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利用MTT法筛选适宜浓度的LY2109761作用于成纤维细胞,用Western-blot、RT-PCR检测对PPARγ表达的影响。结果 TGF-β受体抑制剂LY2109761能显著增加PPARγ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效应。与对照组相比,LY2109761处理组PPARγ的表达量明显增多(p<0.01);且LY2109761处理组的PPAR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 TGFβ1受体抑制剂LY2109761可诱导PPARγ的表达增多,具有一定潜在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朱美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描述了踢猫效应的概念,以及对护理人员情绪管理的启发,旨在探讨应用踢猫效应调节管理者的情绪并减少情绪污染。
作者:李瑶;汪丽萍;王罗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总结1例前列腺恶性蝾螈瘤行前列腺根治+膀胱全切+双侧输尿管皮外造口+乙状结肠造瘘术护理经验。主要护理措施为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护,饮食护理,引流管及造口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加强基础护理,心理安慰和出院健康指导等。本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术后第二日胃肠蠕动恢复,术后第七日办理出院。由于该病恶性程度高,该患者于术后1月余死亡。
作者:张晓超;张姝;张建东;白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伴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逐步推进,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有序,使得人们不再生病了无处求医,有了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持。就目前来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也从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医学事业的进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急诊急救医学的建设与发展,这对我国医学在世界上的发展都是有影响的。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急诊急救医学发展历程,就未来的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结肠镜双镜联合对困难性结直肠息肉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8例困难性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传统结肠镜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结肠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吻合口痿和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费用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困难性结直肠息肉患者行腹腔镜、结肠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可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减少手术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急性肠梗阻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排气时间和医疗费用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肠梗阻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采用雷替曲塞这种药物对前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4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患者,对照组28例患者,实验组选择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进行治疗,对照组选择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为,对照组的有效率为,两组效果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的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这两种药物进行综合治疗,能够使患者得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近年来,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的临床应用已日趋广泛,本文对静脉留置针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从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及并发症,临床护理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在进行静脉穿刺留置针操作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患者静脉血管的状况和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和部位;去除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和降低留置针的并发症;掌握好封管药液种类、剂量并保持正压封管;加强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从而减少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接受静脉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适护理。
作者:赵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中药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就诊时间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活血祛瘀中药联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活血祛瘀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3.3%,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率30.3%,有效率8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用药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活血祛瘀中药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药物安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基础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后家庭访视医学干预方法及其实施效果,促进母婴健康。方法采用医学干预前后和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对照研究,分别于产后14天和产后42天进行两次访视。第一次采用家庭访视,对母婴健康状况进行检查,以《爱丁堡产后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产妇是否患有产后抑郁症;同时对干预组产妇实施以产褥期保健知识为主的健康教育和具体的医学干预指导。第二次访视主要在医院保健门诊进行,了解干预后母婴健康状况的变化,比较干预组与非干预对照组母婴健康状况和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率变化,综合评估医学干预效果,总结产后家庭访视医学干预内容和方法。结果产妇精神状态、睡眠、饮食、乳汁分泌等,和婴儿精神状态、睡眠、面色黄染等,干预后比干预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产妇各种产后并发症患病率,和婴儿腹泻、湿疹、尿布疹、脐部感染等患病率,干预后比干预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母乳喂养率显著升高。产妇精神状态、乳汁分泌、子宫复旧等,和婴儿精神状态、面色等,干预组均显著优于非干预组(p<0.05);产妇产后并发症患病率、EPDS评分,和婴儿肺炎、湿疹、尿布疹、鹅口疮等患病率,干预组显著低于非干预组(p<0.05)。产妇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桥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产次、分娩方式、产妇产时体重、婴儿性别等与抑郁症密切相关(p<0.05)。总结出了产后家庭访视医学干预模式。结论产后家庭访视医学干预可明显促进产妇复旧,显著降低产后并发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应在各助产医疗机构推广实施。
作者:孙岚;罗娇;陈刚;任修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颈椎双斜位佳的投照方法,对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抽查120例X线片,其中男性65例、女性55例,年龄在40-70岁之间。均投照有正侧位、双斜位片;结果:其投照条件与体位都较好,椎体结构显示良好。
作者:张伟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诊治的慢性病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10例。所有患者在出院后进入社区时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立个人档案,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出院宣教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对慢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抑郁程度情况、满意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和抑郁程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慢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有88名患者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19例表示满意,3例表示不满意,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有72名患者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32例表示满意,16例表示不满意,满意率为86.67%,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并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使患者能够更加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符日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