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华
随着中医内科的不断发展,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也是一种能障碍性神经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症之一,患有偏头痛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四肢瘫痪。因此,研究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治疗判定标准和治疗结果,并且治疗疗效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云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表面成像与多普勒能量成像对膀胱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00例初诊为膀胱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以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运用表面成像与多普勒能量成像技术构建三维图像进行定性诊断,以膀胱镜及活组织检查为金标准计算其诊断膀胱恶性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并与膀胱镜及活组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运用表面成像与多普勒能量成像技术构建的三维超声图像定性诊断膀胱恶性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85%、97.58%、97.67%;与膀胱镜及活组织检查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三维超声表面成像与多普勒能量成像联合检查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诊断信息,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杜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析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常频机械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对比观察。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的3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比照组,其中实验组患儿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方法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比照组患儿在气管通气以后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儿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以及合并症,也被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肺出血情况的发生率与呼吸机使用的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在经过治疗以后,血气分析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实验组的PO值明显小于比照组患儿(P>O.05);其中实验组患儿PCO的值大于比照组(P<o.05);其pH值小于比照组(P<0.05),但是相对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相关性肺炎和肺出血发生率明显小于比照组患者(P<0.05);结论: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能够有效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降低合并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作者:黄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缬沙坦配合阿托伐他汀、衣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予以缬沙坦+衣那普利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以缬沙坦+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尿素氮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用药可阻断RAS系统,抑制Ang-Ⅱ对肾功能的影响,保护肾功能。
作者:裴强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及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后缓解期肺功能的变化特点,并掌握其意义。方法对1例哮喘患者分别于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进行肺通气功能、肺容量、脉冲震荡法检测,比较参数,包括FVC、FEV1、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RV 、RV/TLC、Z5、等的变化。结果FVC、FEV1/FVC、FEV1、PEF、FEF25、FEF50、FEF75在急性发作期显著低于缓解期,RV/TLC、Z5在急性发作期显著高于缓解期。结论此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降低,气道阻力的增加。
作者:周燕;王丹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QCC在手术间一次性医疗物品中管理应用价值。方法针对我院手术间每日一次性医疗物品需要1258件,其中,一次性抗菌物品1064件。采取QCC质量管理方法(即QCC组),与以往的常规管理方法(即常规组)进行比较,分析手术室一次性医疗物品不合格率、一次性抗菌物品消毒灭菌达标率以及手术室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结果QCC组手术间一次性医疗物品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常规组(1.27%<17.17%),其一次性抗菌物品消毒灭菌达标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9.44%>90.98%),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QCC管理可显著提高手术间一次性医疗物品的质量,提升一次性无菌物品消毒灭菌效果,为手术安全增强保障,值得广泛推荐应用。
作者:冯春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运动护理模式对养老院高龄失能老人生存质量影响,探讨适合养老院高龄老人的佳运动护理模式。方法:将两所具有代表性的养老院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选取8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将干预组老人按活动能力分为3级,每级老人采用不同运动处方护理,对照组老人给予常规护理。6个月后用WHO-QOL-BREF量表对两组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老人WHOQOL-BREF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运动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高龄失能老年人生存质量。
作者:张洪;曹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牙周炎治疗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接收的64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了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炎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低盐低脂饮食及体育锻炼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低盐低脂饮食和体育锻炼指导等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后患者生活习惯及血压变化。结果:对比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的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患者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分别为(153±12)mmHg和(96±11)mmHg,干预后分别为(122±10)mmHg和(81±5)mmHg,对比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低盐低脂饮食及体育锻炼指导,能够有效改善其生活方式,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苟慧琳;邵先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结合一例老年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护理体会,总结该疾病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查找病因、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方法对老年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多模式的精心护理,该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结合病因学、健康教育、体位指导等护理模式,积极预防该疾病的症状发生是预防老年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院内摔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护理模式。
作者:王炎炎;陈建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8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单盲法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更配合治疗,人性化护理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内皮素受体对人食管下括约肌所发挥作用。方法将3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标本制备肌条,浸于浴槽中。分别加入内皮素受体A、B亚型的拮抗剂(10-7mol/L)后,再加不同浓度的内皮素-1,观察张力变化。结果 BQ-123(F=31.3 P=0.0000)、BQ-788(F=5.6 P=0.02511)在内皮素-1(10-9、10-8、10-7、10-6mol/L)浓度下可部分拮抗收缩作用。BQ-123拮抗作用较大(F=11.5 P=0.0021)。两种肌条上拮抗效应无显著性区别(F=0.25 P=0.62)。结论BQ-123和BQ-788均可以部分拮抗内皮素-1的收缩作用。说明内皮素受体A、B激动后肌条收缩。A亚型收缩效应大于B。两种肌条上效应无显著性区别。
作者:张珂;刘俊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坎地沙坦酯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双盲分组,将我院11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坎地沙坦酯治疗)和对照组(缬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监测及相关指标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两个月治疗,其坐位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谷值均较基线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谷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坎地沙坦酯治疗老年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作用时间长、平稳,对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作用。
作者:王雪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阴道分泌物是女性生殖系统分泌的液体。阴道疾病是成年妇女的多发性妇科疾病给广大妇女的健康及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危害,我院自开展阴道分泌物涂片染色技术以来,深受患者、妇科医生和检验人员的欢迎,对男性尿道分泌物涂片染色效果也佳,此项技术取代了传统的盐水涂片查滴虫、霉菌法。
作者:何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综诉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包括开放与半开放管理、社会生活技能训练、心理干预和家庭干预,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朱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13年3月-12月前来门诊输液的患者进行观察,将在门诊输液接受人性化护理的患者200例为观察组,接受传统模式护理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在工作满意度以及投诉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人性化护理在工作满意度方面相对于传统护理方法明显较好,在投诉率方面则低于传统护理方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输液室进行人性化护理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显著效果。
作者:过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颌面外伤主要包括颌面软组织损伤以及颌面部骨折,由于颌面部的血管较丰富,在收到损伤之后,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出血。颌面外伤中为常见的就是上颌缺损,不仅会引起颜面畸形,还会造成吞咽、咀嚼等功能的丧失,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对比观察2011年1月到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颌面外伤患者分别使用个体化钛修复体修复,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探讨颌面外伤治疗中整形美容技术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肺气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肺气肿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西药治疗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的吸氧治疗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具有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彭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想象式培训模式在新护士岗前护理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3年参加岗前培训的140名新护士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0人。其中实验组采取想象式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对照组采取传统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及时间相同。结合护理人员自评问卷调查表和基础护理操作综合评定方法进行系统评定。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对授课方法的接受程度、技能掌握程度、自信心以及学习积极性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且两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想象式培训使新护士在岗前护理技能培训中更易于学习、掌握,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培训模式。
作者:刘莹;陈俊春;张茵;王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做好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方法:根据临床实践逐步掌握了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方法与技巧。结果:使用静脉留置输液的患者大多数无任何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这一新的护理技术操作逐步取代了头皮钢针,深受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欢迎。
作者:盖林超;刘晋慧;李建哗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