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带教实习护士的体会

韩金英

关键词:手术室带教, 教学目标, 手术室工作, 重要场所, 抢救工作, 目标导向, 临床带教, 护理技术, 带教教师, 治疗, 诊断, 医院, 行为, 检查, 患者
摘要: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承担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手术室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手术室的临床带教是以手术室的教学目标为导向,带教教师按教学目标导向来指导自身行为,并使护生学到精湛的护理技术,能够担负起手术室繁重复杂的工作。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临床护理报告

    目的:报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其进行溶栓前、溶栓中及溶栓后护理。结果:87例患者中再通63例,临床再通率72.4%,其中19例发病2h内进行溶栓治疗,17例再通,再通率为89.5%,26例为发病4h内进行治疗,21例再通,再通率为80.7%,34例发病6h内进行治疗,22例再通,再通率为64.7%,余者8例在发病超过6h后进行溶栓治疗,4例再通,再通率仅为50%;69例患者中,17例并发轻度出血,比例为19.5%;57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比例为93.4%;余者2例室颤合并心力衰竭死亡,病死率2.29%。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进行溶栓治疗且在溶栓前、溶栓中及溶栓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溶栓治疗的再通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高加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的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4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44例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调脂汤,2个月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症状体征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脂肪肝效果比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人员临床护理路径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路径认知状况,并指出其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方法:对我院的100名护理人员进行不记名式问卷调查,共有20个问题,每题1分,答对得分,答错不倒扣分,记录所有参与调查人员的得分并进行统计。结果:其中得分0~5的11例,得分5~10分的38例,得分10~15分的护理人员38例,得分高的人群有12例;网络和与同事交谈成为被调查者获取临床护理路径知识的主要途径,分别占57.0%和49.0%;工作太忙和信息来源太少则成为阻碍临床护理路径知识传播的主要因素,分别为90.0%和75.0%。结论: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路径的知识了解过少,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没有得到推广,应通过加强医院的重视,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从而有效推广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提高护理人员的水平。

    作者:曹雅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多乐氟(Duraphat)预防正畸过程中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氟化物在固定矫治过程中对牙齿脱矿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巴州人民医院口腔科正畸患者60名,采用自体对照的方法,在矫治过程中患者一侧牙涂布多乐氟,涂氟过程半年重复一次,另一侧牙做空白对照,矫治完成后记录双侧第一磨牙至中切牙脱矿程度。结果:局部使用多乐氟牙齿的牙釉质脱矿率(8.17%)低于对照组(17.67%),p<0.05。结论: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涂布多乐氟能有效的预防牙釉质的脱矿,该方法适宜正畸的临床使用。

    作者:杨艳;王霏霏;杨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当前计划生育宣传工作的特点及对策

    对计划生育政策正确的宣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是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中心环节。当前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工作的主要特点有重要性逐步凸显、综合性不断加强、工作标准不断提高。针对这些特点,笔者提出了逐步提升对政策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增强政策宣传工作的吸引力、主动充实政策宣传工作的内容等对策。

    作者:倪雅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中药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基于贝叶斯方法采用中药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及其意义。方法:将8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中药治疗和口服安慰剂,连续治疗一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ChiId-Pugh分级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西医指标评分观察组改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朴素贝叶斯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能够对中药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进行预测与评价,且中医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效果良好。

    作者:任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

    目的:对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在我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手术指征。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0.00%),且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均有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柏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产时会阴裂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时发生会阴撕裂伤的相关因素,总结具有针对性的的助产预防方法,以减少分娩时会阴裂伤及程度。方法:通过对我科2012年全年分娩时发生会阴撕裂伤的11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产妇、胎儿、助产士等方面来综合分析会阴撕裂的影响因素,总结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通过细致的产前准备、优化产时措施、提高助产者业务素质等可以有效降低会阴裂伤的发生率。结论:在助产工作中要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认真总结会阴撕裂伤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应的助产方法,预防会阴裂伤,减轻产妇痛苦,为今后的助产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张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术中配合及器械准备

    传统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是在腹腔内将阑尾自阑尾系膜游离切除,我们在大量临床病例中发现在病人的阑尾炎症状表现明显但阑尾局部与周围组织粘连不重时可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这要求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步骤,熟练使用手术器械,传递及时准确。术后器械清洗保养也是腹腔镜手术的又一重要环节,正确保养可明显延长器械使用寿命,为成功开展腹腔镜手术提供保障。

    作者:苏静;于亚东;宋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

    目的:研究分析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对此风险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进一步保障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和安全。方法:随机抽取我校附属医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活动活动时间为1年,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比较研究活动前后研究对象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风险防范后的产妇在住院期间投诉率、医疗失误发生率显著降低,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率提高,两组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科学分析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根据风险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在提高产妇对护理满意度的同时,保证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安全。

    作者:苑芯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降阶梯化呼吸管理对27例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方法和临床护理措施。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27例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痊愈出院13例,死亡1例,分别占总数的92.9%和7.1%;对照组患者中痊愈出院9例,死亡4例,分别占总数的69.2%和30.8%。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降阶梯化呼吸管理能够有效抢救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后应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迪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的护理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刘颖;张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近年来,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的临床应用已日趋广泛,本文对静脉留置针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从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及并发症,临床护理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在进行静脉穿刺留置针操作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患者静脉血管的状况和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和部位;去除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和降低留置针的并发症;掌握好封管药液种类、剂量并保持正压封管;加强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从而减少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接受静脉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适护理。

    作者:赵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30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方位精心护理措施)和对照组(仅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为患儿临床急救赢得宝贵时间,有利于减少哮喘复发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吴惠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观察探讨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目的:对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本院供应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一般情况下,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有物理、化学及心理等因素,利器刺伤的发生率居于首位,第二位为紫外线暴露损伤,与其他危险因素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器伤害和紫外线损伤是供应室护理的主要职业危险因素,对其进行预防应以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管理以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为主,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作者:陆伟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议急诊护理人员心里压力研讨

    高强度的急诊科工作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强的心理压力,全面了解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来源,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对急救工作中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胜男;方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的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的发病原理以及治疗方式。方法: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50名确诊为患上慢性咳嗽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方式研究致病因素,如电子喉镜检查、CT、以及询问等,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喉部炎症、鼻窦炎、应变性咳嗽以及应变性鼻炎都有可能成为慢性咳嗽的致病因素;在进行治疗之后,150名病人中10例治疗无效,72例有效,68例显效,总有效率是93.3%。结论:针对因为耳鼻喉科疾病而引发的慢性咳嗽,要选择各种方式确诊,在按照不同的致病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邢兰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耳鼻喉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目的:针对当前日益突出的医患矛盾,分析耳鼻喉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其防范对策。方法根据临床观察分析其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对护理人员加强安全、法律及职业道德培训、加强规范化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护士素质、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等。结果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护理技术提高、护患关系和谐。结论耳鼻喉科护理中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完善健全并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可有效地规避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袁素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病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科学、合理的护理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7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护理的相关分析,以期为高血压伴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陈丹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宁心定悸汤治疗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宁心定悸汤对治疗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取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综合征患者4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宁心定悸汤治疗,将宁心定悸汤治疗所需药材以水煎,每天1剂,分早晚2次以口服。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没有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18例,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采用宁心定悸汤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有明显好转,总有效例数为23例,总有效率为95.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采用宁心定悸汤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心定悸汤对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综合征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张云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