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春兰
目的:探讨神经科重症病人外周静脉输注药物外渗的原因及护理对策,降低输注药物外渗,提高药物输注的护理质量。方法对30例神经科重症病人外周静脉输注药物外渗的原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外周静脉输注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与血管解剖,药物,病情相关。患者由于低蛋白血症是在我院神经外科患者在接受外周静脉注射治疗时出现药物外渗为重要的原因,其占到所有出现药物外渗患者例次的36%,其次为由于治疗所必须的血管活性药物这一因素,占到所有出现药物外渗患者例次的30%,而年龄等患者个人因素和护士操作失误也会导致药物外渗,其比例分别为全部例次的23%和10%。结论护理人员实施药物输注治疗时能正确评估病人的整体状态,选择输注血管则能有效预防药物外渗。如出现药物外渗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能减轻输注部位的肿胀程度。
作者:罗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哮喘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仍呈上升的趋势,尤其在儿童中。因此,控制儿童哮喘成为全球哮喘防治的关键。
作者:朱天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治疗过程中病理学被认为是衔接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桥梁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医学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病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乏味,师生之间的沟通也比较少,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PBL教学的出现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推动病理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龙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面对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现状,护理管理人员就如何搞好护理风险管理、保证护理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发生、安全有效开展护理服务工作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外科患者病情较为复杂,胸外科作为外科中的重大科室,具有病种繁多、病情紧急、病况多变的特点,存在多种隐性危险因素。胸外科护理风险在日常护理操作、处理、抢救、护理文书管理等多重环节中普遍存在,因此如何提高护理风险管理是医院管理急于解决的重大难题。
作者:张宏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脑梗塞的预后影响因素甚多,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Qrgan Failur MOF)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MOF是七十年代出现的一个新的临床概念和综合征,常于严重感染或创伤后发生,近年来国内有见于急性脑血管病的报告。现将我们2011年2月~20133年11月住院的43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维全;靳永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面神经麻痹伴颈椎错位60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面神经麻痹伴颈椎错位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病例,观察组采用针灸与正骨手法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利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3例患者治疗治愈,6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有19例患者治疗治愈,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针灸与正骨手法联合治疗,可使面神经麻痹伴颈椎错位患者症状得以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疾病好转。
作者:周定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因素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本院消化科收治的206例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总结其临床因素及临床治疗措施。结果:入选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包括:消化性溃疡109例,占52.9%,胃癌32例,占15.6%,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9例,14.1%,其他36例,占17.4%;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多以胃镜为的主要诊断措施,治疗上使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生长抑素等进行抑酸保护胃黏膜内科综合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给予化疗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结论: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主要临床因素为消化性溃疡,其次是胃癌和其他消化道病变,再次为其他疾病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要求医护人员迅速分析出病因,根据老年人的病情特点与机体特点进行相应的内科、外科治疗,尽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莫宜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我院2009年-2011年血脂调节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数学统计法,对2009-2011年血脂调节药物的用量、规格、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血脂调节药物的使用种类和用量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辛伐他汀为代表的他汀类使用量大,使用频度高。结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简称他汀类)在我院的血脂调节药物使用中占主导地位,符合近些年冠心病发病率上升情况及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指导思想。
作者:唐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9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鸟巢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出暖箱时间、呼吸暂停发生率和体温波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出暖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体温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呼吸暂停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较传统式护理有效,且安全实用。
作者:陆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肾结石为泌尿系常见病,多发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且多发生在青壮年。在泌尿系统的各个器官中,肾脏通常是结石形成的部位。若结石较大,则移动度很小,表现为腰部酸胀不适或在身体活动增加时有隐痛或钝痛;较小结石引发的绞痛,常骤然发生腰腹部刀割样剧烈疼痛,且呈阵发性。少数情况下,在肾盂中不活动的结石且无感染发生时,可长期无任何症状,以至于已引起肾功能不全是亦无自觉症状,只在通过腹部B超是偶然发现,但绝大数患者有症状。肾结石虽为良性疾病,但有时会加重阻塞尿路排出尿液,造成疼痛肾积水,严重的甚至引发尿毒症或肿瘤,遂应及早发现治疗并加强预防。
作者:戴长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在预防儿童龋齿中的效果。方法:搜集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64例龋齿患儿(6---8岁)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窝沟封闭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保护漆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龋齿发生率及封闭剂脱落率。结果:经过2年随访,观察组封闭剂脱落率和龋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对比差异显著。结论:氟保护漆对于窝沟封闭剂可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封闭剂脱落率,采用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对儿童龋齿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春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综合医院门诊护理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效果,探索门诊护理转变护理观念、提升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医德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门诊部取得职业资格证的护理人员22名,均为女性,年龄在21~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0.7)岁,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日常门诊护理工作常规针进行;观察组在日常门诊护理的基础上针对门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总结经验,进行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观察组门诊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理论进行考核、门诊护理工作质量、门诊质量、护理安全的评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观,并且大大提升。结论:门诊护理中注重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医德培养、护理质量、服务满意度、护理专业技能方面,对树立医院社会形象,创建和谐就医环境方面有积极意义。
作者:毛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探讨县级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无菌观念的特点。方法:通过我院手术室护士无菌观念的特点探讨县级单位手术室护士的无菌观念的特点。结论:手术室护士的无菌观念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和根本,即使是县级医院也要加强手术室护士的无菌观念。分类:>临床医学>护理学>专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卫生医务人员>护士
作者:安宁;孙宁;张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种植牙与天然牙冠根比例,分析种植牙是否可以参考天然牙的冠根比例。方法:选择因牙缺失而进行种植牙的患者74例(103颗牙),测量天然牙和种植牙的冠根比例,并将冠根比例不同的患者分为两小组,在正常咬合一年后,重新测量种植牙的冠根比例,比较种植初与种植一年后周围骨垂直高度变化,分析种植牙是否需遵守天然牙冠根比例理论,对骨垂直高度是否有影响,判断牙的远期疗效。结果:种植牙与天然牙冠根比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一年后,不同冠根比例的种植牙周围骨垂直高度丧失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冠根比例与种植牙周围骨垂直高度丧失无相关性。结论:种植牙和天然牙的冠根比例明显不同,且对周围骨垂直高度丧失影响不大,所以在铸模型时不应该受天然牙冠根比例的限制。
作者:张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托吡酯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应用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48例小儿癫痫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74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托吡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24%,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4.32%,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出现6例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出现9例不良反应,两组患儿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托吡酯单药进行癫痫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病情,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向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对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体会到运用该方法可提高病人对疾病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较快的掌握呼吸功能锻炼,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病人各种资料的评估,有计划、有选择的进行教育,要注重对效果的评价,及时改进工作,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时箐;蔡欣;罗钦砂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人类的大脑具有思维的能力,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通过感官刺激,在脑海中将这些有内在联系的点串联记忆,形成一个牢固的知识体系,从而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王麟尧;陈鑫;罗威明;冯楚炎;汤志祥;黄怀礼;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先天性唇裂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进行护理信息交流。方法:对唇裂婴儿执行常规护理,并建立护、患、陪护之间的关系,开展以家属为中心的健康教育,以唇裂患儿为中心的协同性护理。结果:患儿术后均外形美观、生理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细致周到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确保手术效果良好。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身心问题及社会环境引发的各种问题也日渐增多,老年人的需求及心理都有着巨大的变化。这就破使我们护理人员不但要关注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和身体的健康而且还要重视老年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需求,从而使我们需要了解老年人各方面的情况,帮助老年人维持健康的机体,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加强与老年人的沟通与交流,消除孤独和烦闷的心情,使老人感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帮助其渡过健康的晚年。
作者:徐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吸除术后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40例高血压脑出血经CT定位下穿刺吸除颅内血肿治疗与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0例中成活38例,中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1例,死亡2例。出院随访,生活质量良好34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安全、有效、费用低、创伤小,配合各种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改善患者生存质的重要措施。
作者:喻理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