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玲玲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乳腺纤维瘤手术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乳腺纤维瘤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50例患者,首先对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手段,其次在常规护理手段基础上,干预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预组发生术后感染2例,常规组发生术后感染11例;干预组切口一期愈合48例,常规组切口一期愈合33例;干预组发生不良反应8例,常规组发生不良反应24例。干预组患者均对护理较为满意,满意率达100%,常规组患者满意程度为68%。即干预组的临床恢复效果显著,并且普遍好于常规组的临床恢复效果。结论:临床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相比较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及不良反应、感染的发生率均有较明显的干预作用。
作者:郑静;秦凌云;徐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口腔疾病以龋病和牙周病常见,主要症状为牙痛,牙病一般进展缓慢,病程可长达几个月、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可以反复发作,没有自愈性和终身免疫性。所以大多数人并不重视牙病,这也是口腔疾病不够重视的结果。本文将在口腔就诊的患者大致分为三类:儿童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对他们进行心理分析。
作者:方尚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 thickness,NT)厚度评价其在胎儿发育异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孕11~13+6周胎儿测量1053例 NT 厚度,并对增厚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及随访。结果发现36例 NT 增厚病例,其中22例为正常胎儿,14例异常胎儿。结论超声检测 NT 值对胎儿发育异常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对于NT 增厚者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染色体及胎儿形态学的超声筛查。
作者:周遵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差错原因及防止措施,分析出药品差错的原因,从而探索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作者:刘爱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胃溃疡是我们常见的外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发病的年龄一般在50岁左右,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年龄高,以男性多见。胃的任何部位都可见溃疡,但以胃窦部为多见,约占90%,并以胃体与胃窦交界处胃窦一侧的小弯侧和近幽门前方胃溃疡为多见。后壁溃疡、高位溃疡和复合性溃疡比较少见。不同类型的胃溃疡,根据胃溃疡的部位和溃疡面积大小的大小,类型不同,采用外科或者内科治疗方案也有所区别。
作者:舒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临床实验室为人类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及健康状况的评估提供重要的、有益的及科学的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的先进仪器和技术的采用,临床实验室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实验室已经成为医疗机构完成医疗任务重要的支持部门之一。很难想象一个医疗机构没有临床实验室提供信息能顺利完成医疗任务。因此,对于实验室的管理,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的完善作为一个科学、准确的临床技术部门必不可少。临床实验室的质量管理须针对全员、全过程。如分析前医生开申请单要规范,标本采集前检验者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标本的采集、运输、签收均要规范等。有调查显示60%以上的实验室错误发生在分析前阶段。分析阶段应注重人员、仪表、操作方法及校准等质量管理。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分析后应将结果与临床诊断、项目参考值、患者动态变化等对照。而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信息和咨询服务是检验医学发展的目标,临床实验室提供的检验信息占患者全部诊断、疗效等医疗信息的60%以上。现在的医学检验不应仅限于签发检验报告,还应开展临床咨询活动,加强与临床的沟通,更好地发挥临床实验室信息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庞文晶;陈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80例,分为内分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手术及化学治疗,内分泌组在化疗后给予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5年内总生存率及发生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毒副作用情况。结果:5年内,内分泌组患者的生存率为84.44%,无病生存率为80.00%;对照组的生存率为71.11%,无病生存率为66.67%,差异明显。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内分泌治疗,对于减少术后复发转移,延长无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田锦玲;张欢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胃湿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90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治疗组用胃湿汤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胃、食管粘膜症状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1%;对照组临床疗效77.8%,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胃、食管粘膜症状明显较治疗前好转(p <0.05)。治疗组治疗胃食管反流临床疗效肯定,效果优于奥美拉唑。
作者:王方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在修复学中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使用正畸治疗后的30例修复体在形态、功能、美学等方面均达到了较完美的效果。结论:修复与正畸治疗配合,可以明显改善修复效果。
作者:余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碘仿和甲醛甲酚两组根管内封药方法治疗慢性牙根尖周炎瘘管闭合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我科治疗的慢性牙根尖瘘管闭合患者共180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根管预备后置碘仿糊剂的封药方法,对照组采取甲醛甲酚封药方法,观察1周,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完全闭合55例(61.1%),瘘管缩小21例(23.3%),瘘管仍存在14例(15.6%),对照组闭合28例(31.1%),瘘管缩小21例(30.0%),瘘管仍存在14例(38.9%),观察组的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用碘仿糊剂的封药方法对慢性根尖周炎瘘管闭合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杨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7本文结合新医改相关政策,分析新医改对医院药剂管理模式转变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医院药剂管理在新医改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并结合目前医院药剂管理模式现状,对医改影响医院药剂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医改后医院药剂管理模式如何进行转变。医改是利国利民的措施,改变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使患者能够自主选择药物,同时降低了患者的看病的经济负担。改变了过去以药养医的政策,鼓励医务人员自主创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以技养医。医院应慢慢适应新的经营模式,面对医改后紧张的经济状况,医院可以自主研发药剂,增加收入,同时政府需要增加对公立医院的经济补贴,以保障其正常运作,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
作者:侯书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中应用解毒剂、复能剂与积极的护理措施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5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轻、中度中毒者全部治愈,重度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6%以上。结论:对口服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与细致的观察与护理至关重要,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裕红;黄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哮喘100例的临床分析。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250ug,每次1吸,每日2次,30d 为一疗程。实验组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的基础上,加服哮喘散每日一剂,再结合定喘贴,贴敷于定喘穴、肺俞和足三里穴,每日1次,10d 为一疗程,每月进行1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跟踪观察3个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6%,而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实验组治疗哮喘在增高 FEV1和降低lgE 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穴位贴敷能够增高 FEV1和降低 lgE 的表达,治疗哮喘临床疗效可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世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结合我院实际研究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现状,并针对影响检验指标质量的各种因素采取对应综合措施。结果临床检验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样本因素、人体因素、操作差异、分析标准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针对影响检验指标因素的有效控制,极大的提高了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结论医学临床检查的结果将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的客观依据,在一些疾病的诊治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了保证医疗质量,减少误诊,必须提高检验质量,对分析的标本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防止在标本采集、化验过程中造成污染,而影响检查结果,不能真实客观地反应患者的病情。
作者:谢世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D -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妊娠期妇女体内激素发生变化,导致机体凝血与纤溶系统发生明显改变,出现生理性妊娠期高凝状态,血浆 D -二聚体的含量也显著增加[1]。这种高凝状态有助于产后快速、有效地止血,但又使母体血液处于易发生血栓形成状态。
作者:徐洁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机体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作者:李华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输液室的护理质量。方法对门诊输液室发生23例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结论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沟通技巧,增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法律意识,是防止护理纠纷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秀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中重度痤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5%ALA 外敷于面部皮损处,全面部封包1小时,后用635nm 半导体激光器照射,输出功率100mW/cm2,照射总能量50~60J/cm2,治疗3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间隔7~14天。结果:32例患者中23例经 ALA -PDT 治疗有效,5例治疗后好转,2例无明显疗效,2例治疗1次后因各种原因失访。有效率86.67%。结论:低浓度5-ALA、短时间封包、红光为光源的光动力疗法对中重度痤疮是一种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的治疗新途径。
作者:孙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药学诊断在我国的临床药学实践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通过药学诊断的内容、含义、临床实践意义以及临床药学工作的讲解,总结药学诊断在临床的药学实践应用中的价值。结果可以帮助药剂师更好地掌握药剂之间的关联系,提高医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结论药学诊断对我国的临床医药学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较大程度提高了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质量。
作者:焦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中发生护理风险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建立护理风险评价体系及科学的管理机制,研讨防范护理风险对策,提高抗风险意识。结果:提高了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改善了护患关系,加强了整体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更好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结论:内科病房应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进行。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