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伦高娃
糖尿病足主要由末梢神经病变,慢性进行性波及肢体大、中、微血管特殊病变,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足部病变。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的预防重于治疗,早期对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教育及足部保健护理,可显著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及致残率。
作者:华丽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自体肋软骨联合 Medpor 耳支架行耳廓再造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0例先天性小儿畸形行耳廓再造术的患者,术前进行耳部皮肤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饮食指导,密切观察患者术区伤口敷料及负压引流管的情况,以及做好患者出院后的健康宣教。结果:18例患者的再造耳均成活,术后效果满意。另2例中有1例因对 Medpor 耳支架产生排异反应,再造耳未能成活;1例因为患者瘢痕体质导致术后瘢痕增生,耳廓形态不佳。结论:自体肋软骨联合 Medpor 耳支架行耳廓再造术,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做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则对手术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朱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0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1);护理过程中,观察组疾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21±1.05)d、(9.87±1.15)d,对照组分别为(9.56±1.13)d、(14.63±1.49)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1);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中服务态度、护理技术、用药护理、巡房的满意度分别为94.44%、93.33%、94.44%、96.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结核病护理工作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能快速且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两处小切口入路在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 LCP 钛板经肩前、肩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25例。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进行3~12月的随访,平均5.5月。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肩关节功能按照评分,优10例,良10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为80%。结论两处小切口结合MIPO 技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比较满意。
作者:郭明锋;王粟;韩秀英;王东军;田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颈动脉管径和斑块。方法以10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血管腔内径、斑块生长位置、大小及性状。结果6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方便、快捷、无创性和可重复操作等优点,在 TIA 患者颈动脉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对象的需求不断提高,现代化医院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由原来的粗放式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手术室在护理工作中逐步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目前,手术室作为医院多学科病人抢救治疗的特殊工作场所,其工作节奏快、任务繁重,接触人员多,工作环节复杂,护理人员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1],因此,加强手术室管理是确保病人安全的重要手段,是护理管理者应该探讨的重要课题。2012年我们把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余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阑尾炎性包块的经典观点主张非手术治疗2~3个月后再择期手术。但其存在炎症消散时间长、易复发、需再次手术等情况。但主要认为是由于阑尾急性炎症反应后阑尾周围出现脓肿和炎性包块,多由细菌感染。阑尾炎性包块粘连型、脓肿型和肿块型。一般临床诊断较为容易,患者多有转移的疼痛,且腹痛是常见的早症状、胃肠道症状、乏力、发热,且病程在48h 以上者,经查体可触及右下腹包块。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阑尾炎性包块治愈的关键。本院为加强临床诊治手段,对30例阑尾炎包块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告并分析如下。
作者:张险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以及其临床效果,总结相关经验,为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1月间收入的96例接受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分析麻醉效果。结果: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5例死亡,死亡率5.2%。16例致残,伤残率16.7%。并发症共计14例,包含4例中枢呼吸衰竭,2例消化道出血,2例腹泻,6例术后继发性出血致使脑疝,病症发生的概率为14.6%。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力求快速、平稳。应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针对患者的病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对麻醉方法、麻醉药物的选择要合理。术中适度过量通气,避免患者脑部缺血、缺氧,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降低手术风险,极大提高手术成功率,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和总结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程中的观察结果以及护理的措施。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1年4月到2013年9月在本院诊治和生产的65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将这65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治疗组3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护理干预;治疗组在护理干预期间有针对性的进行硫酸镁、硝苯地平、地西泮、呋塞米等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 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干预护理的过程中,相应的结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等,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来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分别口服米非司酮,每日5mg,连续服用6个月,并且对比分析患者服药前、后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相对于治疗前,患者的痛经的疼痛程度、影响活动程度以及痛经分级等指标具有明显地下降。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 <0.05)。患者的月经周期、月经量以及经期等指标具有明显地下降,且趋于正常水平。两组数据经过分析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p <0.05)。结论超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疾病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是21世纪主要的人类杀手之一,要想关注人类的健康就必须要关注心血管疾病,特别是这种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本研究对心血管疾病概述、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发展状况、优势以及局限性分析等进行了综述。
作者:乐春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消渴目病是以视网膜血管闭塞性循环障碍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致盲性眼病,是消渴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以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纤维化甚至牵引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对病人及家属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针对本病特点实施辨证护理,对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凤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110例女性甲减患者进行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同时检测正常女100例为对照组。结果甲减组女性患者 FSH、LH、PRL 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女性(P <0.01),而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明显下降(P <0.01),两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甲减可导致女性性激素水平紊乱,可能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连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HIV抗体检测中,ELISA筛查结果与确证结果之间的关联情况。方法对献血者标本采用2个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联合检测HIV-1和HIV-2抗原和抗体,阳性标本送交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证实验室进一步确证。结果双试剂阳性标本确证结果皆为阳性,单试剂阳性标本确证结果阳性皆为阴性或不确定。结论2种ELISA试剂敏感度无差异,特异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黄才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牙列拥挤是常见的错牙合畸形表现,其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大多数学者认为以遗传因素为主,受环境因素以及牙齿大小与牙弓大小不协调所致为其主要原因。其矫治方法多种多样,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颌面部发育状况、牙列拥挤程度及咬合关系等多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合理的矫治方案,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小雯;王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全麻患者插胃管时机选择的探讨。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普外科住院需要术前插胃管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在麻醉师插入气管导管后,在麻醉师协助下,利用喉镜直视下插胃管,对照组则在麻醉师完成气管插管并妥善固定,接上螺纹管装置供氧后,由护士采取直接置管法即盲插方式插胃管。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对照组(P <0.0l);平均插管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P <0.05)。结论:全麻后直视下插胃管的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兰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论述产房助产工作性质以及护理对象的特殊性,探讨产房助产士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分析产房助产士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安全管理措施,规范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法。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规避潜在风险,提高了产科助产质量,减少了护理缺陷和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祝杏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型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时机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513例患者中的100例,并根据患者病情将其分为早切组和非早切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统计学意义。结果:早切组哥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sgow Coma Scale,GCS)(7.41±2.09)高于非早切组(6.13±1.71),早切组低氧血症比率(14.0%)低于非早切组(34.0%),早切组肺部感染率(22.0%)低于非早切组(44.0%),早切组死亡率(16.0%)低于非早切组(36.0%)。结论:气管切开时机对重型脑外伤患者住院时间、术后 GCS 评分、肺部感染率及死亡率有直接影响,及早进行气管切开术对患者术后治疗和护理有积极意义。
作者:肖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癌症患者疼痛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癌症患者76例,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73.69%;且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81.58%,组间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疼痛护理对癌症患者进行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且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老年痴呆是一种神志异常的疾病,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Alzheimer'sdisease(AD)是老年痴呆的一个主要类型,患病人数约占老年痴呆患者总人数的2/3[2]。AD 是一种进行性的神经系统疾病,1907年由德国的神经病学专家兼神经病理学家 Alois Altheimer 报道而得名。目前,AD 在发达国家己随着人口的迅速老龄化与心脏病、癌症和脑血管病一起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3]。中医药对 AD 的防治有其特点,本文综述了中医从痰、瘀论治老年痴呆研究进展。
作者:高嘉骏;林秋平;郑涵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