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疾控中心犬伤门诊免疫预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宋雁

关键词:疾控中心, 犬伤门诊,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通过对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特征、免疫接种现状、伤者伤口处理方式等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降低狂犬病发病率。方法:选择我门诊处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47例犬伤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犬伤人群大多分布于青壮年,受伤区域主要以主城区为主,147例占124例(84.4%),受伤后12h 内就诊患者98例(66.7%),犬类伤害占82.3%,受伤部位主要在四肢,III 级暴露是普遍受伤程度。结论:暴露后采取规范化处理措施,对患者采取规范化处理措施,帮助患者提高基础免疫力和免疫依从性,加强落实狂犬病健康教育,为对狂犬病实施预防的关键。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气管切开时机对重型脑外伤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重型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时机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513例患者中的100例,并根据患者病情将其分为早切组和非早切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统计学意义。结果:早切组哥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sgow Coma Scale,GCS)(7.41±2.09)高于非早切组(6.13±1.71),早切组低氧血症比率(14.0%)低于非早切组(34.0%),早切组肺部感染率(22.0%)低于非早切组(44.0%),早切组死亡率(16.0%)低于非早切组(36.0%)。结论:气管切开时机对重型脑外伤患者住院时间、术后 GCS 评分、肺部感染率及死亡率有直接影响,及早进行气管切开术对患者术后治疗和护理有积极意义。

    作者:肖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班主任工作之浅见

    加强班级管理工作,为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施展大学生本色。做一个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人。

    作者:张芳妮;姚彦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颈椎性肩周炎患者,分别采用针灸治疗和常规西医治疗。针灸治疗组为研究组,西医治疗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为45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32例,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果:研究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后,治愈有23例,有效有19例,总体有效率达到了91.3%。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愈有11例,有效有20例,总体有效率68.9%。研究组患者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肩关节,而且还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孙文里;李生文;周秀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分析

    儿科病房医院感染是引起患儿病情反复、加重、病程延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了总结,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周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 CO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色素疤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 CO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色素瘢痕的临床疗效和操作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面颈部增生性色素瘢痕患者46名,按就诊时间先后随机分为 A、B 两组,每组均为23人,A 组为对照组,采用单纯 CO2点阵激光进行治疗,B 组为实验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 CO2点阵激光进行治疗,治疗后随访5-6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9%;随访期间治疗有效者中实验组有2名患者遗留色素沉着,对照组有5名患者遗留有色素沉着;46名患者治疗和随访期间均为出现新的瘢痕;经过统计,两组间相比较,相关数据差异具有诊断学意义。结论:CO2点阵激光与糖皮质激素相联合在治疗增生性色素瘢痕上比单纯应用 CO2点阵激光临床效果更加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黎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孕妇女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多胎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水平与多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监测门诊20例早孕多胎(2胎及以上)妇女血清中β-HCG的变化,作为实验组,并随机选取同期门诊接受的20例单胎早孕妇女的监测结果作为对照,从孕第5周始到第11周,每2周分别检查一次血清中β-HCG的变化情况,观察相同孕周两组间β-HCG的水平差异。结果:孕第5-9周,多胎组孕妇β-HCG水平显著高于单胎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第11周,两组孕妇β-HCG的水平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孕孕妇经检测,若发现血清β-HCG水平升高,应警惕多胎妊娠发生。

    作者:鲁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对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探讨

    血透室护士是血液透析中心的支柱,透析室护理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心很强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士在从事体力消耗的同时,也承受着多种有害因素的威胁。因此,明确影响血液透析室护士身心健康的危害因素,做好自身防护十分重要。

    作者:王美芬;王竞华;陶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影响。例如家长对护士的不满意可以转化为病儿对护士的愤怒;父母的倾向可以变为儿童的倾向,如不要某护士阿姨打针等等。在临床,我们发现,家长与患儿在许多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几乎是相同的,例如家长的恐惧感、悲哀感、焦虑感等与患儿的这些心理表现是相互影响的;但家长与患儿对疾病的主体感受不同,又使家长有一些患儿没有的心理表现。便如希望角色转换,代替患儿接受痛苦的治疗等。在此我们对家长的不同心理表现以及针对这些心理表现进行护理的体会进行探讨。

    作者:石亚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住院精神病人自杀原因防范

    住院精神病人的自杀率是评价一个精神病院护理服务管理质量的硬性指标。精神病人自杀不仅给医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对患者家庭和今后的生活也带来了困难。因此,加强病房管理和关心病人是精神科护士必须做到位的工作,真正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丰富工作内涵。

    作者:翁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体会

    目的: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的79例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治疗效果,采用的巴德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的定型产品。结果:7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无一例切口感染,伤口积血1例,阴囊水肿2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该法适用范围广、方法简单、术后并发症恢复快。行术时需要彭正防止补片,避免损伤生殖神经。

    作者:阿卜杜巴柯·伊德日斯巴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思路探讨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路径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未用临床路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天数以及费用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且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创伤骨科患者78例,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管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创伤骨科病房中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较为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的症状,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改良小切口在治疗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周围神经卡压病症中常见的一种,在发病早期主要采取保守治疗,疗效不佳且进行性加重者应考虑手术治疗。设计及应用改良小切口作腕管切开术,并分析其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在手掌部第三指蹼与掌长肌腱尺侧缘的连线上,掌浅弓与屈肌支持带下缘之间作一约1.5~2.0cm 切口,直视下切开腕横韧带,显微松解正中神经。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24例症状完全消失,18例大部分症状缓解。拇、示、中指指腹两点辨别觉恢复正常,术后6例大鱼肌萎缩者,肌萎缩明显改善,拇指对掌功能恢复正常。2例术后出现伤口疤痕痛,无一例产生尺神经及掌浅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小切口进行神经松解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一种疗效确切的方法。我院自2007年4月~2013年3月治疗腕管综合征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仕林;郑有卯;吴立志;王成;易利奇;李博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阑尾炎性包块的早期手术诊治体会

    阑尾炎性包块的经典观点主张非手术治疗2~3个月后再择期手术。但其存在炎症消散时间长、易复发、需再次手术等情况。但主要认为是由于阑尾急性炎症反应后阑尾周围出现脓肿和炎性包块,多由细菌感染。阑尾炎性包块粘连型、脓肿型和肿块型。一般临床诊断较为容易,患者多有转移的疼痛,且腹痛是常见的早症状、胃肠道症状、乏力、发热,且病程在48h 以上者,经查体可触及右下腹包块。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阑尾炎性包块治愈的关键。本院为加强临床诊治手段,对30例阑尾炎包块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告并分析如下。

    作者:张险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剖宫产后早期泌乳应用护理干预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后早期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后早期泌乳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组泌乳始动时间<24 h 者占87.9%明显高于对照组56.9%(P <0.05),24h -48h 间护理组比例为10.3%明显低于对照组37.9%(P <0.05),72h 后母乳充足者护理组比例为86.2%明显高于对照组55.2%(P <0.05)72h 后护理组母乳喂养达到87.9%明显高于对照组53.4%(P <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使产妇主观能动性提高,促进早期泌乳成功率,提高了母婴生存质量.

    作者:王军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针刀联合臭氧治疗颈椎病的护理体会

    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中老年多发,近年有向年青化发展的趋势[1],本类疾病多以颈部疼痛、上肢麻木,颈项活动不利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中医学认为本类疾病多属“痹证”多因卫气不固而感风寒湿邪,经络受阴,气血瘀滞,西医认为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邻近组织(脊髑,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受累是发生颈椎病的基本因素。近十年来国内外同行们不断探索,寻找更新、更有效的治疗颈椎病方法。我院骨伤科采用小针刀联合臭氧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获得较满意的效果,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积极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对保证疗效、促进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罗丽珍;周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分析

    目的,通过对乳腺叶状肿瘤 X 线、超声及 MRI 的检查,分析探讨其各自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影像学表现:其中23例均行超声检查、15例行 X 线检查、MRI 超声检查8例。结果:23例乳腺叶状肿瘤中,良性9例,交界性6例,恶性8例;15例 X 线检查: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2例)及分叶状(13例),密度较均匀的致密影、边缘清晰的分叶状肿块12例,2例肿块内见钙化灶;23例超声不均匀中低回声18例,血流较丰富、,8例 MRI 检查平扫 T1WI 均呈等信号或较低信号,T2WI 及 DWI 均呈高信号,2例呈低信号分隔。

    作者:周飞;于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心绞痛发作时可临时含服硝酸甘油片,治疗组加服用通心络胶囊,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合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证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制剂。

    作者:陈彩莲;马民凯;陈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上颌骨髁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比较概述

    髁突骨折在下颌骨骨折中比较常见,多以摔伤和交通事故伤为主要伤因,其中大多是因髁部受力所导致的间接骨折。因髁突是下颌骨的发育中心,因此下颌骨骨折不仅会引起口腔颌面部功能的障碍,对儿童及正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也会产生严重的功能及外观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骨折治疗方法是保证骨折正常复位,又不会引起后遗损害是很重要的。本文就髁突骨折的各种治疗方法做一总结,并对其优缺点进行统一讨论。

    作者:孙莹;赵旭;李正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例主动脉夹层病例个案调查

    主动脉夹层的基础病理变化是遗传或代谢性异常导致主动脉中层的囊样退行性病变,部分患者伴有结缔组织异常的遗传性先天性心血管病,但大多数基本病因并不清楚,主动脉内的血液经内膜撕裂口灌注动脉壁内,造成内膜与中层和外膜之间隔离形成一个假腔,假腔可以顺向也可以逆向扩展至主动脉的各个分支而出现相应脏器的灌注不足、心包填塞等综合征或者瓣叶的关闭不全。【目的】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意识【方法】调查患者本人及住院资料。

    作者:马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