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业雄
目的:为了建立起难治性周围型面瘫患者的治疗信心,寻找一种短期内见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运用火针疗法,观察患者10天内的疗效。结果48例患者,显效8例(16.7%),有效30例(62.5%),无效10例(20.8%),总有效率79.2%。结论火针疗法对难治性周围型面瘫短期内有明显疗效。
作者:张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流血的原因、高发时间及护理。方法是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共计在我院生产的产后大流血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总结出大流血的原因。对孕期、分娩期、产褥期、给予预防干预;针对病因采取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以降低产后大流血的发病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周厚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8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急性发作期对照组应用莫西沙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缓解期均给予流感疫苗注射、呼吸训练等,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与对照组14.71%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应以综合治疗为主,防治结合,急性发作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可有效提高疗效,缓解期应做好预防措施,以大限度减少疾病复发。
作者:张玉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份到2013年7月份收治的100例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别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作用,P <0.05。结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邓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降低泌尿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40名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临床疗效,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在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护理后取得良好的效果,仅有3例患者发生泌尿感染,感染率为7.5%,明显低于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13%。结论长期留置导尿管很容易发生感染,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及预后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降低感染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秦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在解剖一具87cm 女童尸体时,发现左右髂总静脉高位汇合成下腔静脉,并伴有肾静脉与膈下静脉多处变异。方法:使用定位针,用游标卡尺(0.02mm)测量神经外径及长度,用米尺(cm)测量身高。结果:左、右髂总静脉汇成下腔静脉时注入处外径分别为12.68mm、8.48mm,汇入时形成52.7°分叉角度。下腔静脉汇合处距腹主动脉分支处距离为50.54mm。讨论:可见本例标本为左右髂总静脉高位汇合成下腔静脉,导致肾静脉与膈下静脉汇入异常,经查询国内相关文献未见报道,为国人解剖学积累数值和临床腹部手术提供变异参考。
作者:陈翱;张智锋;刘宁;李俊;谢东东;田凤娟;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建立专科分诊护理小组的意义。方法明确分诊护理小组的工作职责;定期开展护理小组活动;进行专科分诊护理知识培训;开展专科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学术交流;建立服务质量分析监控体系;修订并完善专科分诊护理操作规程质量考核;开展危重病应急预案;积极解决专科门诊实际问题。
作者:董振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很多经历过骨科手术的病人相继患上了静脉血栓栓塞,这是一种在骨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这种病症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使患者在精神和肉体上饱受痛苦。本文简要介绍了静脉血栓栓塞症及其危害,并就如何对它进行预防与治疗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何亮;李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气道内间断滴入加湿法和微量泵控制持续滴入法的效果。将60例开放气道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比较采用气道内间断滴入加湿法(对照组)和微量泵(观察组)控制持续滴入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湿化法效果优于间断滴入加湿法。
作者:李晓亮;叶晓芹;石欣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前一部分护理人员的职业良心已每况愈下,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职业良心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高度重视护士的工作表现,不仅要在工作中给与护士更多的帮助和指导,而且还要给予护士更多的人文关怀,为护士排解生理以及心理上的疲劳,使得护士能够端正态度,认真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本文从护理人员职业良心缺失的现状、原因和培养途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毛相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人工肛门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直肠癌人工肛门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针对出院25例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仅仅给予健康宣教及电话随访。采用造 El 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L)对患者的人工肛门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指数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人工肛门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前显著提高,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对出院直肠癌人工肛门患者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大大加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水平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海引;祝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癌基因Bc1-2和抑癌基因p16相关产物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c1-2和p16基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1-2和p16蛋白在不同类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以胃黏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作对照。结果:Bc1-2蛋白在胃癌和异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显著高于肠上皮化生(p<0.01);p16蛋白在胃癌、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组织中的表达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在胃癌组织中Bc1-2表达显著增高,而p16表达显著减低,提示两种蛋白表达变化可能与胃癌相关,Bc1-2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指标,p16基因的缺失可能与细胞异型性有密切关系。
作者:胡果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相关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月儿科护理出现不安全事件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作出干预措施。结果本次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共28例(35.0%),患儿自身因素共25例(31.25%),医疗设备因素共11例(13.75%),沟通因素共10例(12.5%),其他因素共6例(7.5%)。结论儿科护理工作中需要做好儿童、家长、护理人员之间的工作,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所以护理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责任心,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作者:何立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定岗职业康复培训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作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在观察组进行定岗职业培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前与干预后0.5年、1年以及2年的PSP 总分情况。结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前与对照组患者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的评定(PSP)总分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的0.5年、1年以及2年的 PSP 总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定岗职业康复培训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值得广泛运用。
作者:张士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实验中发现1例双侧肾周围血管变异的标本。有关肾动脉变异的临床报道资料比较多,但双侧肾周围血管变异的报道较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亚慧;冯志鹏;李婷;雷婷;王程;唐顺胜;胡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会阴切开缝合术术后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进行分析,从而促进会阴切口愈合率的进一步提升。方法选择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病例共计42例,与同期术后具有良好切口愈合的42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导致会阴切口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为不到位的术后护理、缝合水平、产妇的阴道以及外因炎症、较多的阴检肛查次数、营养不良以及气候因素等。在上述的各项指标中,两组患者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上述因素通常与会阴切开缝合术术后愈合不良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并且将相关的护理工作做好。
作者:黄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是对患者从入院到围手术期至出院以时间为纵轴,成立住院指南;第一入院宣教,第二术前一天准备,第三术后当天,第四术后第一天,第五术后一周,第六出院宣教。由责任护士依据这一路径对患者进行系统动态,系统连续而又针对性的指导和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入院到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天数,医疗费用方面的评价明显的优于传统的护理模式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避免科室床位紧张,使患者得到佳的医疗护理服务。
作者:李媛媛;李丹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对300例发热患儿家属的心理调查,有98%家属认为发热时需要频繁测体温;95%家属认为发热必须服退热药;78%家属不知正常体温范围;69%家属认为发热是患了重病;51%家属认为患儿发热就会抽搐。
作者:刘学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护患沟通是促进病人健康,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基础,是双方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它能有效地表达患者对医疗护理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良好的护患沟通,将产生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的需要,也是促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提高护理效果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树立医院良好形象的的需要。
作者:苏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体质指数(BMI)对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方法:按照 BMI 数值,对某体检中心240名人群分为超重组(70名)、肥胖组(85名)和正常组(85名),对两组人群进行 BMI 检测,分析其血糖水平。结果:超重组、肥胖组的酗酒人数明显多于正常组,男性、女性腰围粗于正常组(P <0.05);正常组糖尿病发病率为10%,超重组为44.7%;肥胖组为57.4%;三组间差异明显(P <0.05)。结论:随着 BMI 的不断增加,会使糖尿病发生率增加。因此,需要加强对肥胖、超重人群的健康教育,有效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做好行为干预活动,使 BMI 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保证人们的健康水平。
作者:张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