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例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覆盖婴幼儿烫伤创面的护理

王颖;范毅;万蓉;夏兴杰

关键词: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ADM), 婴幼儿, 护理
摘要:婴幼儿活泼好动,皮肤娇嫩,是烧伤烫伤的多发人群。由于婴幼儿各项生理功能均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不易沟通,一旦烫伤极难护理,现就我科2013年1月~2013年10月5例婴幼儿烫伤运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覆盖术后护理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防治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儿童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为了与本世纪初曾流行于欧洲的昏睡性脑炎(又称甲型脑炎)相区别,解放后我国卫生部定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起病急,症状轻重不一,从隐性感染、轻症脑膜炎到病情严重的重症脑炎,出现高热、惊厥、昏迷、直至痉挛性瘫痪,甚至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乙脑每年发病约50000例,其中约1/3的病例死亡,且乙脑后遗症严重,存活者20%~40%留有神经麻痹和心理改变等严重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现将其流行病学资料作一综述。

    作者:卫金凤;梁程;杨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本文通过对临产妇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前后临产妇心理状态的变化对产程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减轻临产妇精神压力,调动临产妇主观能动性,提高临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提倡改变产时服务模式,建立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理念,从而适应社会进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及人们对健康服务的综合需求。

    作者:花春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临床32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通过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心理疏导,护理管理,及时的做好各项治疗护理工作。结论熟练的技术和精心专业的护理给予患者强大的心理支持和生命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雷涛;辜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会阴侧切术的有效护理措施和体会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术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自2010年-2012年1120例会阴侧切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5整天拆线,除23例患者发生感染外其余患者均达到甲级愈合。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会阴侧切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促进切口甲级愈合。

    作者:沈美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尿病病人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及护理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基本的病理生理有多种原因导致的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的缺陷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在糖尿病患者中,不是所有的糖尿病病人都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主要适用于;⑴Ⅰ型糖尿病;⑵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⑶糖尿病合并消耗性疾病、肾病、心肌梗死等病人;⑷需要外科手术的围术期病人;⑸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无效的Ⅱ型糖尿病病人,这些患者需要每日三餐前半小时使用。

    作者:李凤岚;李志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银川市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目的]了解银川市食品中分离的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李斯特菌病的暴发溯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PCR方法对41株单增李斯特菌的LIPI-1毒力岛进行毒力基因检测;采用PulseNet方法对单增李斯特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41株单增李斯特菌有12株具有毒力基因缺失现象,actA基因缺失情况严重,缺失率为24.39%(10/41)%;41株菌分为5个不同的血清型和18个PFGE型别。1/2a(46.67%)和1/2c(44.44%)是优势血清型。7型是优势PFGE型别(34.15%)。[结论]银川市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毒力基因缺失不严重,部分食品潜在危险较大,分子型别呈现多态性,未发现单个基因型菌株流行的迹象。

    作者:乌日娜;郭邦成;杜小莉;刘翔;陈福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国内真菌临床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真菌感染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临床常见疾病。由于近几年来医学方面的研究力度逐渐增大,同时研制出很多的新型的治疗方法,其中真菌治疗便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然而,随着真菌治疗使用的广泛普及,真菌引起的感染疾病也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极度关注。

    作者:王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用于绝经后取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米索前列醇对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效果,为医院在此类操作的药物选择上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在我院进行绝经取环的患者中,选择宫颈萎缩的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平均的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实验组的40名患者在进行取环术前,患者阴道给米索前列醇600 mg,在3-4小时进行常规的取环手术;对对照组的40名患者在进行取环手术前,不做处理,直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取环。比较两组患者的取环成功率、取环所使用的时间、患者在取环手术中的出血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在两组患者进行取环的手术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患者的子宫穿孔等等手术并发症,实验组的40患者在与对照组40患者在手术时间、取环成功率以及患者的出血量方面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更短,取环成功率更高,出血量更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米索前列醇妇女的绝经后取环,能够提高取环手术的成功率,以及能够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值得医学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克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于我院急救发展的几点建议

    院前急救是作为院内急诊科的外延,肩负着争分夺秒挽救病人生命的责任,它是急诊医疗服务的前沿,是患者未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明显改变,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也相应提高,医疗纠纷逐渐上升。

    作者:潘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两种护理方法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80例ICU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体重指数、臂围、血清白蛋白水平及淋巴细胞总数等各指标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CU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较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更好地为患者补充营养,恢复患者的胃肠功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并发症的发生低,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和康复,对于患者生存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成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术前温药物氧气雾化吸入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温药物氧气雾化吸入对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拟行肺部手术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于术前3d开始温药物氧气雾化吸入至术后第5d结束,对照组织只在术日开始连续应用5d。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吸氧时间、痰液排除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级(P<0.05),祒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预防性温药物氧气雾化吸入能有效消除隐匿性呼吸道炎症,有利于术后肺通气功能的恢复,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

    作者:马鹤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以2010年3月到2013年5月间到我院住院的50例患者为例,与患者本人签订自愿诊疗协议,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工作。具体操作时,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与主治医生建立密切联系,随时向医生反映病人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其保持乐观心态。结果:经临床护理后,大多数患者病情都有所好转,其中病情基本痊愈的患者人数有45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的人数为4例,经护理病情无好转者仅1例,总有效率为98.00%。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应在临床诊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成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和分析剖宫产护理中应用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此次我院所收治的96例剖宫产产妇分组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焦虑情况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和母乳喂养时间、安全感、舒适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均出现明显下降,与干预前比较(P<0.05);但干预组(20.97±3.4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7.51±4.69)分(P<0.05)。此外,两组产妇的下床活动时间和母乳喂养时间、安全感、舒适度比较(P<0.05)。结论:在剖宫产护理人群中实施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则能够促进患者康复,降低产妇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和舒适度。

    作者:唐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技术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技术。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126例,男74例,女52例,年龄60~85岁,平均74岁。所有患者均进行中医治疗及进行中医特色护理。结果126例患者经过治疗及护理,血压均控制在较理想水平。无护理合并症发生,遵医行为良好,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技术进行指导,为患者早日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谷玲;解同华;李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的运用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模式[1]在社区居民建立健康行为的作用。方法将84名生活能自理的居民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人,干预组接受专业医务人员以健康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疾病知识指导(包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饮食、运动等预防保健非药物管理指导),每一到二周回访并督导各种健康生活行为模式的落实情况;对照组则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对比2组居民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居民的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有促进作用,健康管理符合时代需求,拥有广阔前景,值得推广。

    作者:唐銮玲;刘艳;盛振华;周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口腔溃疡药物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4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另选取同期4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78%,对照组为8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远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22%,对照组为61.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中西药治疗口腔溃疡,用药价廉,配药简单,使用方便,无刺激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小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无透视下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分析

    随着我国快步进入老年化社会,骨质疏松病人迅速上升。交通和建筑的发展。意外伤害事故明显增加,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大量上升。而基层卫生院目前基本上无术中透视设备。DHS作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金标准,作者在基层卫生院无透视条件下应用此技术24例。在直视下复位骨折,大转子下2.5CM处,维持15度前倾角用DHS定位器打入导针,感到阻力后停止进针,再与术前X片测量进针的深度比较相一致,即可钻入组合绞刀,钻入主针道,而后用探针探查主针骨道四周均为骨性组织,表示主针可正确置入,置入DHS系统后活动髋关节无卡锁怔,骨折端稳定。本技术的应用操作简单,易掌握,效果可靠可广泛在无透视条件的基层卫生院开展。

    作者:袁强;陈传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妇产后发生尿潴留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产妇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0妇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在住院期间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产妇产后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导尿率和尿潴留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产妇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熊秋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例尿毒症并高钾血症致窦~室传导及心源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

    我科于2011年7月收治1例在维持血液透析中发生严重高钾血症患者,经急诊血液透析抢救治疗成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0岁,工人,从2009年1月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尿量每日约300ML,至今在我院规律行血液透析。每2周透析治疗5次,病情比较平稳。于7月1日常规行透析治疗,次日进食大量杏及香瓜,7月3日出现间断意识障碍,于13:40入院,意识清,贫血貌,双侧眼脸水肿,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脉率52次/分,血压140/70mmHg。于14:14抽搐,大汗,连接心电监护仪示:室速。给予吸氧,5%葡萄糖20ml加胺碘酮150mg缓慢静注,14:20血压50/0mmHg,立即与多巴胺5mg静注,5ug/kg/min持续静点。监护仪示: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急查 K +9.24mmol/L,Na +、CL-?CO2CP正常。肾功能Urea20.lmmol/L,CREA732mmol/L,UA438.3mmol/L,血气分析大致正常。心电图示(见图1):P波消失,QRS明显宽大畸形。诊断:高钾血症,心律失常(窦~室传导)。继之以5%碳酸氢钠lmmol/kg静点,并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加10%葡萄糖酸钙10mg静注、加20mg静点,呋塞米10mg静注,5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胰岛素6单位静点,4单位皮下注射,经上述处理后心率升至96次/分,血压100/40mmHg,监护仪示:房扑。15:35意识转清。16:40化验回报K+7.56mmol/L,Na+141.3mmol/L,CL-96.lmmol/L,CO2CP16.6mmol/L,PT14.6秒。于19:25给予急诊血液透析,使用金宝Ak50型血液透析机,PoLx-14L型透析器,血液通路采用动、静脉直接穿刺法,血流量25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肝素首剂15mg,维持量5mg/h,透析开始血压160/90mmHg,监护仪示:房颤,心室率132~176次/分。21:30转为窦性心率70次/分,血压110/70mmHg。透析3小时后化验回报 K +5.22mmol/L,Na +、CL-正常, CO2CP31mmol/L。7月4日复查K+7.24mmol/L,Na+、CL-正常,CO2 CP34mmol/L。行血液滤过治疗,使用金宝Ak200型血液透析机,PoLx-14S 型透析器,置换液16L,治疗4小时后化验K+3.8mmol/L,Na+136.lmmol/L,CL-93.6mmol/L。5号6号复查K+、Na+均正常,CL-96.3~97.7mmol/L,CO2CP33.1~34.1mmol/L。患者除乏力外,其余症状均消失。

    作者:陈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CT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CT应用于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56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对其行CT平扫,50例行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显示,52例低密度,45例密度不均匀,;51例边缘模糊不规则,35例出现钙化,其中23例细颗粒钙化,12例混合性钙化。50例增强扫描显示,32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均匀强化,8例肿瘤边缘出现“半岛状”瘤结节强化,10例可见“强化残圈”征。38例肿瘤侵犯周围器官组织,1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 CT应用于甲状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