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的效果影响。方法:将81例小儿哮喘患儿均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70.00%,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其治疗后呼气流速平均值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总有效率高,呼气流速回升快。
作者:魏继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蛋白激酶Caspase3是动物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促进细胞增殖和组织再生。新研究表明Caspase3旁分泌信号可特异性激活其肿瘤发生的潜能,因而搞清Caspase3旁分泌信号的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aspase3本文简要回顾了Caspase3的生物性、旁分泌功能、以及与肿瘤的关系,为肿瘤治疗新途径提供思路。
作者:刘童斌;王晶晶;袁月;林鹏;陈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的的应用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取名为联合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于术前行同样常规检测,之后给对照组实施单纯全麻,给联合组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术后比较两个组别的各项体征指标以及麻醉起效的时间、患者清醒的时间以及患者疼痛情况等数据资料。结果:联合组的各项体征指标和患者清醒时间以及患者的疼痛状况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给患者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时,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全麻。
作者:甘亚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采取介入治疗肺结核并咯血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16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介入治疗做好术前,术后及心理护理。结果16例介入治疗患者术后14例咯血停止,2例4天后停止咯血,均无术后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肺结核并咯血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止血手段,及时精心的护理是保证临床治疗的关键。
作者:张晓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中选取120例,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Qmax(大尿流率)、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QOL(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比患者实施治疗前后Qmax、IPSS及QOL,治疗后患者Qmax、IPSS及QOL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在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疾病临床上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李兴斌;姚超;李磊;蔡显波;毛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产妇死亡原因主要为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心脏病及子痫,而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首[1]。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可迅速发生出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产妇的生命。自然分娩常规由助产士观察和处理,建立“以助产士为主的产房管理模式”,有利于助产士对自然分娩的孕产妇实施严格的产时监护,提高助产人员的服务态度及工作能力,特别是识别和处理异常产程的能力,减少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作者:谭红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关系。方法对健康对照组和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进行血小板聚集率的测定对比。结果心脑血管组和糖尿病组血小板聚集率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心脑血管病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强。
作者:戴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高的性传播疾病。孕妇感染淋病,产道淋菌于分娩过程中感染胎儿致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新生儿低体重、新生儿败血症,严重者危及母婴健康。我院产科出现1例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女婴,足月顺产,出生后第三天,患儿双眼眼睑肿胀明显,不肯睁眼,伴大量脓性分泌物。查体发现双眼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正常,给予0.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每日4次,效果欠佳。取其眼部分泌物,经涂片检查、淋菌培养均查出淋球菌。追问病史,其父曾患淋病,其母宫颈分泌物中亦查出淋球菌,故诊断为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经过治疗和护理,患儿于发病后5天症状全部消退,痊愈出院。
作者:辛志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的疗效,对临床流产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选在我院进行流产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实施治疗的方式不同,其分为人工流产组和药物流产组,分别实施电动负压吸宫术,和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流产过程中疼痛评分和阴道出血时间。结果人工流产组完全流产率为98.46%(64/65),高于药物流产组的87.69%(57/65),两组流产过程中疼痛评分为(6.2±1.5)分、(3.0±1.1)分,其阴道平均出血时间分别为(5.1±3.2)d、(10.8±5.7)d,人工流产组疼痛评分高但阴道出血时间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全流产率高,阴道出血时间短,但药物流产镇痛效果优于无痛,临床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国际患者安全目标是JCI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部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中国医院对此并不陌生,但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如何有效实施。这6项国际患者安全目标看起来既简单又明确,但它要求管理者真正致力于此,并要求医疗机构全员参与目标的有效实施。1正确识别患者患者识别错误几乎在世界各地的诊断和治疗中都会发生。患者可能服用镇定剂,失去部分感官,意识不清醒,或警惕性不高。他们可能在医院中改变了床位、病房或位置。医生们进进出出,对每位患者的熟悉程度不同,一些医生可能根本没有见过患者。医疗系统越复杂,医生们越忙,这个基本问题就越突出。
作者:梁程;陈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水痘是儿童四季常发病,以冬春季常见。水痘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儿上呼吸道、鼻咽分泌物和疱疹液中,出疹前1日至疱疹完全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水痘传染性很强,易感儿童接触90%发病。所以做好水痘患儿的隔离与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张月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两种护理方法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80例ICU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体重指数、臂围、血清白蛋白水平及淋巴细胞总数等各指标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CU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较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更好地为患者补充营养,恢复患者的胃肠功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并发症的发生低,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和康复,对于患者生存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成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为评价止嗽散配合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而进行了临床观察。方法:将2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止咳散治疗组及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55.%,有效率41.5%,总有效率96.9%;对照组临床控制率26.7%,有效率44.0%,总有效率70.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止嗽散配合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晓红;张祖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内在因素有高龄、躯体移动障碍、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眩晕发作、跌倒病史、低血糖反应和体位性低血压;跌倒发生的外在因素有药物因素和环境因素,易发生跌倒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个时间段:15:00~21:00和0:00~7:00,易发生跌倒的地点主要在病床旁和厕所。结论住院病人由于病情或体质特殊性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跌倒事件,从而给患者造成身心损害,增加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预防病人跌倒已成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内容之一,尽管每年有很多预防跌倒的研究成果,但住院患者跌倒仍然是困扰护士的主要问题。
作者:陶娴;张雪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饮食处方卡对湿疹患者瘙痒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将100名慢性湿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按饮食处方卡给予观察组患者饮食指导,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饮食指导。比较患者在两种健康教育方式下瘙痒程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瘙痒程度在健康教育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瘙痒程度在健康教育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饮食处方卡为载体的饮食指导优于常规饮食指导,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康红宇;白美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老年痴呆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并观察预后疗效方法将96例出现老年痴呆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扛抑郁治疗、康复治疗、常规抗脑卒中药物治疗;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多一项心理干预。两组观察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FMA )[1]、Barthel生活能力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A)[2]、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结果对照组在FMA、BI、NFA、HAMD数据明显劣于观察组(P<0.05),由于对照组没有心理干预治疗,导致其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发病率很高3为,如果不及时治疗,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有着相当大的损伤,但如果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病状,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陆晓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B)和腺苷脱氨酶(ADA)在肝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检测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PAB和AD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白蛋白在各肝病中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ADA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可见联合检测血清PAB和ADA有助于肝病的诊断、疗效的观察以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中医防治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社区23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方法进行辅助治疗。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治疗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对老年该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利用中医方法进行辅助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卓晓麟;胡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泌尿外科收治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46例围手术期护理过程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术前护理包括心理安抚,纠正病理生理状态护理等,术后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排便护理以及盆底肌训练等。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期,大多数患者术后2天内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可下床活动,2周内新膀胱可自主排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与2W~2m内出院,随访结果提示预后良好。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泌尿外科疾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手术顺利进行和良好预后的保证。
作者:王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II型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都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导致的疾病。II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两种疾病的症状均会加重,甚至出现并发症。通过科学的护理和有效的健康教育,对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笔者多年护理工作经验对相关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贺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