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亚倩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溃疡和坏疽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合并感染。它的早期预防、治疗及护理非常重要。如何预防感染,促进血压循环,避免足部受伤及加强糖尿病足的健康知识宣教,是糖尿病足发生的关键,许多患者对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预后及护理缺乏认识,故开展护理、健康宣教,对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晖;陆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对于治疗不同手术方式后仍残留肾结石的效果。方法:对于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来我院用ESWL法治疗的198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后仍遗留结石的除净率,其中30例患者手术方式为经尿道输尿管镜激光碎石(设为A组),50例患者手术方式为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设为B组),22例患者手术方式为经皮肾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设为C组),23例患者手术方式为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设为D组),另外还有73例患者的手术方式为肾切开取石(设为E组)。结果:198例病患的总破碎率为93.4%,除净率为85.4%。研究的对象均未出现并发症。A组除净率为100.0%,B组除净率为100.0%,C组除净率为77.3%,D组除净率为82.6%,E组除净率为72.6%,A+B组除净率高于C+D组及E组(P<0.05)。结论:ESWL对手术后结石残留的治疗有显著效果。
作者:陈嗣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95例,治疗组给予针刀松解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术可明显缓解膝关节的疼痛、肿胀等症状。
作者:梁治学;胡燕;丁永红;张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双黄连颗粒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其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但标准中没有连翘的含量测定方法,不能有效的控制药品质量。方中连翘含量大,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其有效成分为连翘苷。为有效控制药品质量,我们试用HPLC法测定双黄连颗粒中连翘苷的含量,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孙洁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男性生殖系血流测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通过对于61例男性阳痿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生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诊断诊断比较准确。结论:本研究通过药物性阴茎勃起,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阴茎深动脉血流速度,后进行分析出心理性阳痿与动脉性阳痿深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
作者:舒向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80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分析。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对纳入病例进行测量后,与国内常模比较,分析其心理特征,探讨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的减轻了患者心理负担,及时消除了患者不良情绪,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治疗不孕不育患者不仅从药物上治疗,更应注重患者心理需求,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引导,对患者治愈有重要影响。
作者:何丽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全世界每年骨折和骨缺损的患者数以千万计,传统的骨缺损治疗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和人工骨移植等,但均因各种因素使其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自体骨移植安全性高,有良好的骨诱导性,因而被认为是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但供体来源往往有限。而且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同种异体骨移植植入后容易吸收,而且容易感染,排斥反应重;人工骨移植原材料孔隙变异较大,成骨困难,而且来源有限。由于现行骨缺损修复方法存在以上问题和局限性,骨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近年来已被许多学者关注。支架作为组织细胞及细胞活性因子粘附、生长分化的载体,在组织工程骨的构建中起重要作用,组织工程骨支架的研究开展的越来越多。以往用于修复骨缺损的材料,第一代惰性材料和第二代生物活性材料均以减少免疫反应、诱发生成新骨,使移植物被新形成的组织长入而与机体牢固结合为目的,其缺点是支架材料不能再体内降解,长期存留于体内。近年来修复骨缺损的生物材料集中于选用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可吸收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面,属于第三代新材料,不只是追求简单的填充骨缺损及诱发新生新骨,而是逐渐在体内被降解,从而被新骨替代,终使骨缺损处完全被组织所替代的新材料。目前研究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具有以下特性:(1)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自身降解率与组织替代率相匹配,随成骨细胞的生长和人体自身细胞外基质的分泌,支架材料逐步降解直至终完全吸收,从而避免长期的外源体反应,重要的是降解速率与组织细胞生长率相适应,降解时间应能根据组织生长特性进行认为的调控,从而保证骨缺损处拥有合适的力学性能;(2)骨诱导及骨传导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孔隙率,构建符合生物学特性要求的支架诱导骨组织生长;(3)安全无毒,在体内不致畸,不引起无菌性炎症。
作者:王冠勋;陈路;杨涛源;李正强;林涛;何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本文对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现有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总结,并论述了其优缺点。
作者:王硕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龋病是一种普遍的多因素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由于宿主,饮食及微生物在牙表面经过一定的时间导致的局部硬组织的溶解和破坏,这一过程可以被有效免疫应答所干扰。本文就微生物的致龋特异性,龋病发生时机体的免疫应答及龋病的免疫预防等方面作一综述。旨在深入了解对龋病的免疫学研究及其进展,为临床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珂;马珊珊;宫海环;方滕姣子;张雪;孙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磕伤、碰伤,甚至不小心被利器弄伤,虽然这些在一般人看来只是擦破皮或者仅仅是小小的割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就是因为这种被忽视的小伤,有时候也会因为处理不当,而引发大的问题。近些年,破伤风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伤口杀手,并且多见于农村。破伤风对人体的损害是不容小视的,如果得不到到正确、及时的处理,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
作者:田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为寻求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理想方法,特探讨加强健康教育对其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期间的东山社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210例作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中不予以任何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而实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则联合开展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为期3个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就疾病知识认知程度、患者血糖、体重、总胆固醇等糖尿病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对其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其疾病认知及改善机体其余指标。故此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基本手段,也是临床应用广泛、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目前作为我国临床护理工作中普遍使用的输液工具,每次操作涉及到50多个步骤,意味着静脉输液的风险无处不在。护理人员应加强留置针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
作者:刘耀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老年性哮喘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96例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共49例,对照组共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评价、护理舒适度评价、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评价、护理舒适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随访期间仅2例复发,对照组有6例复发,两组比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性哮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满意度及舒适度,且治疗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输血是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血袋回收程序在于输血的后步骤,没有得到临床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导致此项工作的不完善。对临床用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输血后由于血袋的不认真交接,常常造成血袋的遗漏或丢失。为防止此种情况。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明确岗位职责。我科与输血科建立了血袋交接登记本如表1。
作者:谢雪银;黄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循症医学是传统教育的补充,其医学方法将有利于开发学生严谨性、对医疗诊断的灵活性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兴趣。本文将循症医学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综述循证医学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运用和效果,为更灵活地应对将来复杂多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祝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DHS组31例和PFNA组30例,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优于DHS,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苏进益;何文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小儿腹泻是5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长期以来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由于小儿年龄小,不能清楚正确的向医务人员表达自己的病情,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严密监护,科学合理的做好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现对腹泻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姜学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CT应用于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56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对其行CT平扫,50例行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显示,52例低密度,45例密度不均匀,;51例边缘模糊不规则,35例出现钙化,其中23例细颗粒钙化,12例混合性钙化。50例增强扫描显示,32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均匀强化,8例肿瘤边缘出现“半岛状”瘤结节强化,10例可见“强化残圈”征。38例肿瘤侵犯周围器官组织,1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 CT应用于甲状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寻求优护理方案以降低母婴致死率。方法选取高危妊娠孕妇10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两组。其中,常规护理组的42孕妇给予一般性产前护理;优质护理组的67例孕妇则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从产妇及其家属满意度、围术期内母婴存活率等多方面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孕妇护理应用效果。结果①优质护理组孕妇各项高危妊娠类型转阴率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②优质护理组的产妇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0%,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5.7%,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孕妇采用优质产前护理服务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产妇及其家属满意度、增加高位妊娠类型转阴率,降低母婴死亡率,应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梦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通过查阅心肾共病的相关文献,从心肾相交的中西医理论研究、机制研究及临床研究多个方面,对心肾共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理论探讨。
作者:钟旭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