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童斌;王晶晶;袁月;林鹏;陈强
小儿哮喘常见的小儿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本文首先根据不同的患病时期,分别分析了小儿哮喘的临床表现,在此基础上,对小儿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了详细分析,能够作为小儿哮喘临床治疗的参考。
作者:李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安全而充足的营养支持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文献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代谢改变、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的作用、肠内营养的应用存在问题和展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义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份-2013年3月份间80例脑卒中患者,对脑卒中患者的CRP水平变化与预后关系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急性脑梗死29例显效患者中C反应蛋白小于等于8mg/L的有25人,占总比的40.98%无效组及死亡组的患者C反应蛋白大于等于8mg/L。无效组及死亡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均大于等于8mg/L。急性脑出血预后显效患者中C反应蛋白小于等于8mg/L的有7人,占总比的36.84%结论:CRP与老年脑卒中的预后关系密切,CRP水平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病情也更加严重,因此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CRP可以作为判断病情与预后的客观指标。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3.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26.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参考。
作者:魏惠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入住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8例,随机的把这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组:在进行治疗期间或者治疗的前后让患者服用一些中药,肝胆湿热型的患者服用茵陈高汤,肝郁脾虚型的患者服用逍遥散,肝热血瘀型的患者服用龙胆泻肝汤并要合下淤血汤加减,肝肾阴虚型的患者服用一贯煎,脾虚湿困型的患者服用四君子汤并要合五皮饮。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比较单纯的治疗,从左锁骨的下动脉或者股动脉进行插管,选择性的进入患者的肝脏的肿瘤区的靶动脉,进行化疗性的血栓或者灌注化疗的药物。结果:观察组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缓解率;观察组的患者在疲乏无力、肝区疼痛这些症状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差异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性治疗可以使原发性晚期的肝癌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近期的生存率和疗效都比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谭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情感障碍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脑卒中患者100例使用脑CT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及性质。并使用自拟患者情况调查表;神经功能损害程度量表、简易智能速查表、伴发疾病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评定。结果:脑卒中患者100例急性期SDS自评测试,有情感障碍(>50分)的患者49例,发生率49%。多因素回归分析选出7个对脑卒中急性期情感障碍有影响的因素,按照其作用程度从小到大依次列为:病前是否吸烟、病变部位、家庭负担、治疗依从性、生活事件总分、社会支持总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结论:除了针对脑卒中而进行的积极治疗以外,还应当根据情感障碍程度进行预防和治疗。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对妇产科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对其完成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8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手术患者分为C1组(妇产组42例)与C2组(对照组44例)。C2组:常规切口护理;C1组:全面切口护理,对比C1组与C2组患者临床分别获得的护理效果。结果:C1组与C2组手术患者分别完成护理后,针对C1组患者,完成手术后的4天-13天,临床表现出脂肪液化的患者4例,表现出切口感染的患者2例。针对C2组患者,临床表现出脂肪液化的患者10例,表现出切口感染的患者18例。在护理总有效率方面,C1组高于C2组患者非常显著(P<0.05)。结论:针对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对其实施全面切口护理的过程中,将护理细分成各个阶段分别实施,保证患者腹部切口在手术周阶段能够获得有效护理,成功将患者切口甲等愈合率提高,有效增强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能力,成功凸显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赵雅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诊断中检测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白细胞计数和全自动散射浊度法测定C-反应蛋白,并根据结果进行分组统计。结果:白细胞计数正常,C-反应蛋白正常占20%;白细胞计数正常,C-反应蛋白增高占25%;白细胞计数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占35%;白细胞计数增高,C-反应蛋白正常占19%。结论: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辅助诊断中C-反应蛋白应与白细胞计数同时检测,并与患者临床症状相结合进行诊断,可减少误诊率。
作者:阿力马斯·阿斯哈尔;高维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孕妇发生胎膜早破状况时其子宫肌层发生何种变化,以及胎膜早破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以便对其临床处理技巧有更全面的掌握。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20例孕妇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其中48例胎膜早破(PROM)但是无产兆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将剩下的72例足月但是胎膜没有破并且没有出现产兆的孕妇分为对照组。结果: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的子宫肌层底部以及前部的厚度,发现观察组的厚度比对照组很有大的增加,观察组产褥病、早产、新生儿发生窒息、难产发生的概率相比对照组要高出许多。结论:对子宫肌层厚度进行评估可以借助超声开展,其能够有效预测胎膜早破孕妇宫缩协调与否,也是一种预测孕妇分娩结局的有效临床方法。
作者:王翠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肉毒素咬肌注射和颊脂垫切除术联合应用在面部改形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月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面部改形的100例患者,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双侧咬肌注射肉毒素治疗,观察组在注射肉毒素的同时,联合应用颊脂垫切除术治疗。结果:两组效果对比,观察组显效率9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肉毒素咬肌注射和颊脂垫切除术联合应用对于面部改形效果显著,而且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可在美容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又称异位妊娠,依授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种植部位不同而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等,以输卵管妊娠常见。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为1%,是孕产妇的主要死因。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报道如下。护理体会1心理护理由于宫外孕起病急,病情凶险,患者多数无思想准备,对疾病的认知缺乏,害怕疼痛,担心手术治疗对生育的影响以及患病后不孕、再次宫外孕或被抛弃;担心经济负担等,患者的主要表现为紧张、烦躁、焦虑、抑郁‘、恐惧等,护士应针对不同患者做好个性化心理护理,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安全性,对患者加强心理支持;同时需介绍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增加患者安全感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取得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大限度的配合。
作者:杨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肺部疾病患者伴抑郁焦虑状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优质护理干预相对于常规护理对老年慢性肺部疾病患者伴抑郁焦虑状态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108例慢性肺部疾病伴有抑郁焦虑状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0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措施,即优质护理。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ndex)进行评估,并进行同组间比较,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取得的治疗效果。结果采取不同护理后,HAMD总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生活质量指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慢性肺部疾病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及预后都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应及早发现,及时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敬继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手术治疗是目前直肠癌临床治疗所采用的普遍方法,而对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临床操作技术的一个考验,做好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是每个护理人员要做到的基本职责,本文就探讨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措施,针对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及心理变化,给予临床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等综合性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医疗效果,以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邱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接收的妊高症孕妇患者118例,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孕期健康宣传、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产前检查、培训等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先兆子痫及子痫的发病率、剖腹产的概率、顺产的概率及低体质新生儿的出生率对比上,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症孕妇患者进行健康宣传、心理护理及产前检查、培训等系统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产妇与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母婴的生存质量。
作者:闫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麻醉药品的使用、管理、交接必须达到规范化,不能有一点遗漏,否则不法分子专空子,用于吸毒成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规范化管理、规范化交接,登记非常重要,以前的表格经院内、院外多次检查,感觉不全面,不规范,其表格改良很有必要。
作者:王长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术式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妇产科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宫腔填纱和环形缝合方式进行术中止血,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取环形缝合方式进行止血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发生显著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而言,术中采取环形间断缝合术进行止血的效果理想,降低了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缩短了手术、止血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汪秀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对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主要疗法,因此根管治疗术的效果受到医患的共同关注。根管治疗术是通过清除根管内的感染坏死物质,进行适当消毒,并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但很多病例在根管治疗术中或术后发生的疼痛和肿胀反应,一直是临床工作者关心的问题。究其原因,归纳出以下几方面。
作者:满都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冠状动脉介入检查(造影)及治疗(PCI)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1)。由于拔管时间离局麻时间较长,拔管时局麻药已失去作用,拔管时方法不当,动作过猛,压迫用力过大,加压包扎过紧均可加重疼痛。疼痛刺激可作用于皮层中枢或下丘脑,使胆碱能植物神经张力突然增强,导致内脏及肌肉内大量小血管强烈反射性扩张,引起血压下降,心率迅速缓慢。剧烈疼痛还可引起神经源性休克[2]。拔管前加强局部麻醉,可在鞘管周围注射1%利多卡因,拔鞘管时动作要轻柔,不宜过猛过快,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压迫股动脉,按压力度以能摸到足背动脉搏动为宜,避免过度用力或压迫面积过大。同时给于心理上的支持,并嘱患者深呼吸,放松心情。
作者:卞修蕊;刘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对冠心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来3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以A组为基础增加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满意率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小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实施优质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同时还能够帮助更加了解健康知识,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蒙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医疗器械的现代化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高科技的医疗设备在给医疗工作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维修与管理方面的问题。医疗器械能否正常运转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危。因此,如何对医疗器械的质量进行有效维护与管理,越来越成为当下医疗工作的一个重点。
作者:赵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