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晓麟;胡丽娟
作为一种常见疾病,中医骨科疾病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中医骨科疾病的发生规律加以研究、认识和掌握,对于骨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不论是从发生、发展、诊断还是治疗,中医骨科疾病与解剖学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因此,本文对于骨折、软组织损伤、关节脱位等中医骨科疾病的发生规律给予分析,对且基于现在解剖学相关理论对于易发部位和原因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吴沿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中学生近视发生率与近视产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本县2013年3月25日至5月31日和9月11日至11月7日间接受体检的45所中学的324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近视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在32490名学生中,共有11827名学生患有近视眼病,发生率为36.4%。高中学生近视率高,所占比例高达68.1%,小学生近视率低,所占比例为24.4%,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近视程度上看,高中学生重度近视比例高,比例为47.0%,小学重度近视比例低,比例为4.9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研究得知,近视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坐姿不正确、上网、缺乏锻炼、环境影响。结论学生必须保持良好的习惯,定期做眼保健操,参与体育锻炼,可使眼睛疲劳有效缓解。
作者:黄建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和评价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前来就诊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皮肤、睡眠、运动及饮食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收到满意的护理效果,患者及其家属均给与好评。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增强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利于患者骨折愈合,使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使患者得到早日康复。
作者:周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与研究乳腺纤维瘤的诊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诊疗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的治疗均良好,病理诊断结果为普通型乳腺纤维瘤。40例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的时间为3个月至2年,40例患者均没有出现积乳与复发状况。结论乳腺纤维瘤是一种乳房良性肿瘤,在对乳腺纤维瘤患者进行诊断之后,确认乳腺纤维瘤体积小于1cm的患者,应当采取中药治疗的方法,对于乳腺纤维瘤体积大于3cm的患者,应当采取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在绝经之后出现腺瘤情况,应当立即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并且还要进行及时的病理诊断,防止乳腺纤维瘤出现恶性病变状况。
作者:殷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神经外科护理当中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通过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当中出现的各种危险因素的分析,从而能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促进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风险意识的不断提升,使得医患人员的关系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将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当中预防危险因素的各项工作做好,能够促进护理风险的明显减少,并且使护理的质量和安全得到确保。
作者:曹亚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口服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待产足月妊娠的孕妇,排除心肺肝肾疾病及青光眼、哮喘、癫痫等米索前列醇禁忌症单胎头位,无难产因素的孕妇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口服米索前列醇诱发宫缩,对照组静点催产素诱发宫缩。观察两组引产的成功率及引产成功与宫颈评分的关系,分娩后羊水粪染程度与不同引产方法的关系。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引产的成功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方便,安全有效。但还存在羊水粪染程度增加的缺点,需谨慎使用。
作者:柳青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为了提高计划生育手术质量,减少受术者的痛苦,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寻找既安全、简便、又有效的镇痛方法,我站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将安定与利多卡因联合运用于妊娠6-10周的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龙立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73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控制组,控制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37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愈37例,有效率与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97.30%;控制组分别为94.44%、8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于脓毒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2月到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脓毒血症患者中选取25例病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包括抗感染、激素、机械通气、液体复苏、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加入肠内营养干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CRP、PCT及APACHEⅡ评分等情况,以此评价肠内营养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在包括抗感染、激素、机械通气、液体复苏、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加入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后其CRP、PCT及A-PACHEⅡ评分等情况均有大幅改善,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式中加入早期肠内营养可对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广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指导帮助患者正视并参与术后造口的护理,使其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等,从此摆脱病痛的折磨。方法:通过对31例直肠癌造口患者的观察,针对性的,有计划地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直肠造口及其并发症的护理、人工肛门袋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指导。结果:31例直肠癌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顺利完成了治疗,有效的减轻了并发症的发生并掌握正确的使用人工肛门袋的方法,患者的生活质量良好。结论:术后细心正确的造口护理,以及出院前后的健康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都是确保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的关键。
作者:杨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1年7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精神科病人护理方式,观察组对患者进行暴力分级评测,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暴力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暴力行为的发生,并明显的减少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
作者:陈敏;孙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新的医疗卫生体制的推进,医院的改制和发展在新时期面临诸多的问题,尤其是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给医务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医务人员即要有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准,还要有高尚的医德品质。本文从分析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入手,探究了解决当前问题的新思路。
作者:曾明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猪蹄木瓜汤对产妇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将12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产后常规护理,对照组产后给予传统的营养套餐,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用猪蹄木瓜汤。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产后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提前(P=0.0000);泌乳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000);两组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4282)。结论:猪蹄木瓜汤能促使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提前,促进乳汁分泌增多,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锦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产后访视的保健作用,并就取得的作用和效果进行相应的评价。方法以我院于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345例分娩产妇为具体研究对象,指定专门的医务人员在产妇产后2周和4周进行产后访视,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具体调查问卷参考以往的实践情况进行设计。结果对上述人员进行产后访视之后,产妇的生活习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自我护理水平获得了很大的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也稳步上升,对产妇及新生儿的保健十分有益,访视前后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产后访视可以获得良好的保健作用,护理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建议在工作中进行必要的推广。
作者:方晓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做到防治作用。方法: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危险因素及适当的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结果:可望预防、延缓及治疗脑梗死发生,可改善其预后。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良好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效的降低脑梗塞的发生率。
作者:杨萍;杨吟吟;戴文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基本的技术操作之一,是儿科护士的基本功,在儿科疾病的治疗抢救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达到“一针见血”,这是儿科护士乃至广大患儿家长极为关注的重要环节。本科室2012年1月开始,采取一系列的就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穿刺前1.1营造良好的穿刺环境:①选择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治疗室,一般明亮,自然光线佳。需借助灯光时,以100~150 W灯位于操作者前方,距穿刺部位约40~50 cm为宜。②正确的姿势有助于护士操作水平的发挥,坐姿优于站姿。根据护士的坐高来调整坐椅的高低,以穿刺静脉与护士心脏相水平为宜。③安静的环境有利于护士保持沉着心境,如请未排到的家长及患儿到等候室就坐,这样即使没有一次穿刺成功也不会被其他家长见到,对穿刺护士失去信心,造成护士有心理压力。
作者:黄慧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10)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1-42)海马内注射后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筛选健康的wistar大鼠30只(200-220g)。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右侧海马注射生理盐水后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对照组(NS+NS)、右侧海马注射Aβ1-42后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模型组(Aβ+NS)、右侧海马注射Aβ1-42后T10腹腔注射干预组(Aβ+T10)。动物存活4w和8w,每个时间点15只。到相应的时间后取材,采用伊文氏蓝示踪法观测脑组织蓝染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海马区微血管上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与occludin的表达。结果:与NS+NS组相比,Aβ+NS组脑组织出现蓝染,血脑屏障通透性明显增加且claudin-5与occludin的表达下调,4w组表达下降比8w组明显;经T10治疗后,4w组与8w组模型动物血脑屏障通透性有所改善,claudin-5与occludin表达上调,且8w组尤为明显。结论:Aβ诱导的AD模型大鼠血脑屏障的高通透性与其紧密接蛋白claudin-5与occludin的表达下调有密切关联,雷公藤甲素干预治疗后,能改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且claudin-5与occludin表达上调。
作者:邓月琴;杨腊;张用祺;徐四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38例社区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社区居民中38例老年肺炎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确保适宜的居住环境,饮食指导,密切观察病情,吸氧,呼吸道护理,健康指导及药物不良反应指导,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后,20例患者痊愈,占总患者数的52.64%,15例患者好转,占总患者数的39.47%,3例患者病情加剧或死亡,占总患者数的7.89%。结论:老年肺炎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翠萍;叶勇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输血是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血袋回收程序在于输血的后步骤,没有得到临床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导致此项工作的不完善。对临床用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输血后由于血袋的不认真交接,常常造成血袋的遗漏或丢失。为防止此种情况。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明确岗位职责。我科与输血科建立了血袋交接登记本如表1。
作者:谢雪银;黄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人流术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为妇产科开展新型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5月收治的80例人工流产孕妇,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妇产科护理措施;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8月收治的80例人工流产孕妇,设为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疼痛程度。结果(1)研究组无痛为0例,轻度疼痛为37例,中度疼痛为35例,重度疼痛为8例,对照组无痛为2例,轻度疼痛为68例,中度疼痛为10例,重度疼痛为0例,研究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非常满意56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8.8%,对照组非常满意30例,不满意16例,满意度为80.0%,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人流患者而言,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益,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郭文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