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护理

杨萍;杨吟吟;戴文珍

关键词:糖尿病, 脑梗死, 危险因素, 防治, 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做到防治作用。方法: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危险因素及适当的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结果:可望预防、延缓及治疗脑梗死发生,可改善其预后。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良好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效的降低脑梗塞的发生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泌尿外科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是临床中老年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实施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其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的有30例患者,采用单纯硬脊膜外麻醉方法的有30例患者。针对腰-硬联合麻醉与普通麻醉方法进行对比,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的优点。研究结果显示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具有迅速起效,可较完善地实施麻醉等特点,麻醉过程中几乎对患者呼吸、循环不会产生较大响应,是相对较为安全有效的一种麻醉方法。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的护理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后,显效28例(46.7%),有效26例(43.3%),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缓解和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治疗总有效率高,病死率低等优点,是临床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的有效方法。

    作者:戴晓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在持续上升,慢性病的防治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通过对社区中的慢性疾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不仅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状况,还增强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了疾病的康复效果。

    作者:高崇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程序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者均为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饮食、治疗及运动方面的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血糖较对照组患者血糖降低,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护理程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陈良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进展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一种新型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已在胰腺癌等实体肿瘤的临床治疗中显示出安全性和有效性。初步研究表明:它可能是对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癌症疼痛的一种重要姑息治疗手段。基于临床研究文献,本文综述了当前HIFU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应用,并讨论了未来的应用和挑战。

    作者:刘智涛(综述);李发琪(校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两种不同缝合方法的比较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缝合方法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门诊初次接受翼状胬肉手术的患者136例,手术方法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其中间断缝合法62眼,连续锁边缝合法74眼。术后给予抗感染、抗炎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的主观感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所有病例随访观察1年,了解翼状胬肉复发情况,并对上述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刺激症状消退时间间断缝合组和连续缝合组分布为3.90±1.39天,2.65±1.24天,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随访1年,间断缝合组和连续缝合组分别有7例和5例复发,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手术,采用连续锁边缝合法,患者术后刺激症状较轻,角膜创面上皮愈合较快,术后拆线方便,是该手术方法的有效改进。

    作者:李斌;牛燕;李超;徐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牙颈部非龋性缺损的研究进展

    牙颈部非龋性缺损可引起牙本质敏感症、牙髓炎、根尖周炎等,更甚者可致牙折断。本文就牙颈部非龋性缺损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赖紫芸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中西医综合治疗与西医治疗疗效Me ta分析

    目的:探讨就高血压病运用Meta分析法对比其中西医综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抽取出于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间在本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76例高血压患者设为研究对象。以对患者采取的不同治疗方式(即中西医综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络活喜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络活喜药物治疗;经过一定周期的治疗,应用Meta分析法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系统性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值(包括收缩压及舒张压)、中医证侯及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1%。结论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高血压病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通过Meta分析方法可以更全面、系统、客观地对其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

    目的:探讨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与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效果,防止聋哑症发生。方法:选择临床已明确诊断为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65例(65耳),采用中西医治疗的方法。结果:痊愈达96.9%。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简便,安全,疗效好,并发症少,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中选取120例,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Qmax(大尿流率)、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QOL(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比患者实施治疗前后Qmax、IPSS及QOL,治疗后患者Qmax、IPSS及QOL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在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疾病临床上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李兴斌;姚超;李磊;蔡显波;毛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神经干细胞(NSC)移植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

    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生期危及患儿生命并严重影响预后的疾病。近年来,神经干细胞(NSC)移植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为这一疾病治疗带来了希望。

    作者:王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60例踝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80.00%,对比两组患者优良率,治疗组患者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经X线检查,均没有出现骨不连、创伤性关节炎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状况,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在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上效果显著,骨折愈合效果好,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国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益母草胶囊与缩宫素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益母草胶囊联合缩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342例按照分娩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分娩过程中和分娩之后仅使用缩宫素,实验组在分娩过程中和分娩之后加用益母草胶囊,比较两组产妇在产后1h、2h、24h的出血情况和子宫恢复情况的不同。结果:对照组产妇在术后1h、2h、24h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79.2±59.3g,术后两小时的平均出血量为78.2±13.7g,术后24小时的平均出血量为429.3±98.2g;实验组产妇在术后1h的出血量为195.4±45.6g,术后2h的平均出血量为29.6±9.4g,术后24小时的平均出血量为321.4±25.1g。对照组产妇在术后、术后1h、术后2h、术后24小时的宫底高度分别为16.1±0.35cm、15.2±0.27cm、15.0±0.31cm、15.0±0.15cm;实验组产妇在术后、术后1h、术后2h、术后24小时的宫底高度分别为15.9±0.29cm、14.3±0.31cm、13.8±0.51cm、12.9±0.17cm。结论:联合使用缩宫素和益母草胶囊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加快子宫恢复,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唐建娣;陆文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术式特点分析

    目的: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术式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妇产科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宫腔填纱和环形缝合方式进行术中止血,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取环形缝合方式进行止血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发生显著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而言,术中采取环形间断缝合术进行止血的效果理想,降低了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缩短了手术、止血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汪秀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豨莶草在治疗急性肠炎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通过研究莶草在治疗急性肠炎中的作用,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补液治疗和抗生素治疗,并口服思密达蒙脱石散止泻。其中实验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莶草水煎液,对比两组患者的止泻时间。结果:实验组全部30例患者,平均止泻时间为平均为36.1±9.3小时,对照组30例患者,平均止泻时间为44.9±9.7小时,加服莶草水煎液的实验组患者止泻更快,两组止泻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莶草在治疗急性肠炎患者时,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止泻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行胃镜检查的病人用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介入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观察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插入电子胃镜的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胃镜检查时,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能缓解病人的焦虑心理,缩短检查时间,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

    作者:胡凤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防治所如何做好传染病控制工作

    防治所是国家传染病工作的基层单位,承担着传染病病例报告、统计等工作,在疫情突发情况下,及时报告疫情是防治所防止疫情扩散,控制疫情蔓延的前沿任务,同时协助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专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个案病例调查、重点传染病检测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作者:包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抗生素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2d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前1-2h和术后2d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40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与对照组的31.6%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热时间方面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平均发热时间(6.4±1.2)d,观察组平均发热时间(2.9±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均给予适量的抗生素能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敖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砷类牙髓失活剂致固定型药疹1例分析

    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76岁。因冷热刺激痛,5⊥叩痛+++,松(-),牙龈(-)行开髓术,探诊牙髓尚有活力,封失活剂(三氧化二砷),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暂封治疗,12小时后患者出现右眼下睑水肿,轻度充血,右前臂,上臂,右侧窝处出现三处红斑,直径2-4cm不等,中央色深,边缘色淡,边界清楚,周围伴散在丘疹。追问患者近日未服用其他药物,既往无药物过敏史,考虑由于牙髓失活剂致固定型药疹,给予以下处理:①取出失活剂,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髓腔,干棉球填塞,择机行根管治疗;②曲安奈德注射液40mg肌肉注射;③西替利嗪分散片10mg,口服,2/日;④0.1%复方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漱口,5/日。经治疗当晚痒感减轻,2天后复查丘疹完全消退,1周余红斑消退,留有灰黑色色素沉着斑。1周后去除髓腔棉球,行干髓术,银汞合金充填。

    作者:朱明星;欧阳朝晖;叶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口腔种植修复中上颌窦提升术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在口腔种植修复中上颌窦提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上颌后牙区骨缺损治疗的病患27人,回顾分析这些病患的临床资料,同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为本次研究的27例病患全部提供口腔种植修复手术,这些病患均获得手术成功,成功率为100%,在上颌后牙区共植入37棵3i种植体,手术过程中没有出现上颌窦底粘膜意外穿孔现象,手术后没有出现上颌窦感染或死骨情况。对这27例病患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病患的牙齿功能恢复良好,牙龈的形态没有出现色泽异常现象,种植体无并发症,总体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结论:在口腔种植修复术中,上颌窦提升术具有安全可靠的治疗效果,可以推广其应用范围。

    作者:汪卫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