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牛燕;李超;徐庆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为患者服务是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也是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活动的主题。门诊护士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服务,作为门诊护士要充分认识当前的医疗形势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切实转变观念,培养良好的医德和敬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关爱患者,从细微入手多为患者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我们通过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从生理到心理给予患者温馨、舒适、周到的人性化服务,使门诊服务内涵得到充实,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不断提升。
作者:王雯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于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患者进行持续护理和心理支持的肢体功能康复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病例,将50例有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在手术之后进行4个月的连续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术后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Harris评分、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Barthel指数和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结果:经过干预后比较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实验比对照组高(P<0.05),在HAMA与HAMD的评分上,对照组比实验组高(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患者进行持续护理和心理支持的肢体功能康复效果良好。
作者:吴晓妹;丁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有效方式进行探讨。方法:收治2012年1月-2012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40例,结合病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治疗后患儿发病症状以及并发症基本消失。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和X线胸片表现,动态观察患儿血清MP-IgM抗体滴度的变化。采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疗程治疗,治愈效果明显,建议临床继续推广使用。
作者:魏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急症腹痛通常是内科急诊患者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其发病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病因复杂隐匿等,所以在临床上极易被误诊。急性腹痛的病因复杂,建立正确诊断的好方法包括详细的病史、细心的体检、相关的实验室资料、影像学检查以及合理的综合分析等是必要的。因此,要求初诊时,医生要高度重视腹痛待查患者,鉴别诊断尤其是鉴别是否为外科腹痛为重要。
作者:孙国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悬挂式排气法与传统排气法在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3年6月本院门诊静脉输液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排气法,观察组采用悬挂式排气法,比较二组一次性排气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排气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挂式排气法可提高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张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以下简称肝癌)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多发常见的恶性肿瘤,被俗称为“癌中之王”,死亡率居高不下。目前针对肝癌的治疗手段已转变为传统手术治疗为主加上介入治疗,局部消融治疗,肝脏移植,以及全身系统化化疗等的综合治疗。
作者:单鸿剑;赵峥山;陈晓凡;陈冉;刘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在外科的实践性教学中,手术操作基本技术是临床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时也为以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而技能的获得又必须获得反复的操作训练。笔者认为外科手术学是一门强调操作与临床思维高度统一的课程,在新时期医学教育和新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之下,其操作教学时段已并非局限于哪一个学期,而是一个多时段反复强化的过程;其教学对象也只非某个年级五年制或八年制医科生,而是面向在校本科生,外科系统研究生以及年轻住院医师等范围,无学校界限之分,尽可能全面普及惠及更多专科医师;其教学内容亦已非既往教学大纲局限,除无菌技术,切开缝合,腹腔探查等内容外,还应尽快纳入显微外科基本技能训练,腔镜手术基本操作训练以及机器人手术等新的元素。如能这样,则能系统培养基本功扎实,可具备多元化深入的外科医师,为提升医疗质量提供人才储备。
作者:朱颉;成柯;曹萍;张懋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方法将86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朱红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疗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而医方和患者的文化素质也在不断的提高,人民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成为患者及家属是否满意较为直接的因素。因此,为更好的服务于患者,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促进社会的和谐,提高护士的素质成为必要条件。本文就肿瘤科医方、患者双方的心理特点及人文素质等对肿瘤科护士的素质培养提出初步探讨。
作者:吴琳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方法对12例患儿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并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结果12例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现第二次发病。结论护理措施得当对提高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起重要作用。
作者:何婷;蒙婷;杨志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的专业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卧床时间为(8.79±6.32)h,平均住院时间为(2.07±1.12)d;对照组患者平均卧床时间为(12.65±8.17)h,平均住院时间为(4.02±0.91)d,差异显著。结论: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对患者的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显著,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全面的专业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魏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导致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主要病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28例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以及重症感染是导致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发病症,经积极救治后成功治愈23例,治愈率为82.1%,自动出院3例,有2例患者死于3-4个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应密切注意具有胃肠功能障碍高危因素新生儿是否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早期症状,做到及早发现、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可有效控制病情发生与发展,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余保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20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200例患者经宫腔镜检查结果为:子宫内膜炎70例,内膜息肉60例,子宫内膜增生40例,萎缩性子宫20例,子宫内膜癌8例,宫腔脓肿2例。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以良性病变居多,但应排除恶性肿瘤。宫腔镜下进行诊断可提高其确诊率。
作者:康伟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21例星形细胞瘤中微血管进行图象定量分析和病理研究。结果显示:星形细胞瘤内微血管各参数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P<0.01)。微血管面积、直径、形状因子、CD31相对含量变化均与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及分级呈正比;微血管面积、直径、形状因子、CD31相对含量,在客观评价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星形细胞瘤诊断分级、良恶性鉴别、预后的判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有用的参数。
作者:张祖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综合护理效果,以便提升医院护理水平。方法:以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护理治疗的110例儿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其护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大部分患儿在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平均住院时间为(8.24±1.45)天,其中有两例患儿术后发生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后全部恢复,平均住院时间为(4.32±0.34)天,无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儿术后病情恢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例数等观察指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综合护理对于患儿的病情恢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能够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还可以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当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工作,有效的提升医院护理水平。
作者:赵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联合应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方案为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桂芝茯岑胶囊;对照组进行西药治疗,即使用米非司酮对患者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30d。结果:治疗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14例,良效7例,微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高达93.1%,对照组即西医组治疗显效5例,良效11例,微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2.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毒副作用明显减轻。
作者:孙卫月;邱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为评价止嗽散配合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而进行了临床观察。方法:将2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止咳散治疗组及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55.%,有效率41.5%,总有效率96.9%;对照组临床控制率26.7%,有效率44.0%,总有效率70.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止嗽散配合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晓红;张祖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通过对8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治疗,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和存活率。
作者:胡亚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护人员在对有特异性感染的患者手术时,职业感染风险很大,因此为了保护医护人员免于该类感染,合理的手术防护及术后处理是避免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汪钰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新生儿肺液增多,又称新生儿短暂呼吸窘迫综合症,是一种自限疾病,多出生后6小时内出现短暂性气促。病例:本组病例共9人,女5,男4。均为足月,剖宫产。新生儿评分良好,8分以上。
作者:陈永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