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红;张祖平
目的:研究对于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方法,探讨应用细节护理取得的效果。方法: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病人中,随机抽取60例进行研究。对这60例患者采用细节护理的护理方法,通过8-10周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精心的护理。治疗结束后,对这60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探究细节护理的效果。结果:通过胃镜检查,发现在这60例患者中,治愈的患者有56例,治愈率为93.3%。患者出院以后,对这些患者进行半年的跟踪观察,复发的患者仅有3例,复发率为5%,复发率下降了很多。结论:应用细节护理方法来护理消化性溃疡的病人,促进了病人的痊愈,提高了治愈率;病人出院后的复发率也下降了很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俞卫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临床上保守诊治输卵管妊娠的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符合输卵管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比照组,每组患者各24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选用30mg/$的甲氨蝶呤进行一次肌肉注射后连续三天服用100mg 的米非司酮;比照组患者只需要给予30mg/$的甲氨蝶呤注射,不使用米非司酮的口服。整个治疗期间对两组病患进行一个常规的检查,例如是通过B超对患者包块是否缩小或是血β- HCG 水平的检测情况来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整体有效率,实验组的治疗整体有效率为94.7%,比照组患者治疗的整体有效率则为84.3%,两组之间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观察期间,患者的血孕酮数值小于30.5nmol/L 时,患者之间的治疗整体有效率并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为93.7%,比照组为90%;当两组患者的血孕酮检测大于上述数值时,实验组的整体有效率达97%,而对照组的整体有效率只有74.3%。结论:保守性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时,采用大量的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稳定性好并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与使用。
作者:莫琼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我院医学生中采取医学模拟人、传统教学方法联合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方法首都医科大学2008级定向班33人在《检体诊断学》中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2009级45人采取医学模拟人与传统教学方法联合,统一进行考核,将两组考核成绩进行对比。结果采取医学模拟人与传统教学方法联合的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仅采取传统教学方法的组,从考核的项目上分析,在胸部、心脏及腹部考核的理论成绩两组有显著差异,2009级学生好于2008级学生,其他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检体诊断学教学中将计算机模拟人与传统教学方法联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能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耿金玲;刘芙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总结子宫内膜活检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1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子宫内膜内膜活检,治疗组患者结合活检结果进行对应性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分析总结其诊断价值及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子宫器质性病变患者21例(占所有患者19.1%),器质性病变类型包括: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4例,慢性子宫内膜炎症患者6例,宫体癌患者1例;其中罹患激素水平失调患者51例(46.4%),激素水平失调包括简单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0例,不典型增生和复杂增生7例,子宫内膜反应不同步3例,内膜分泌欠佳4例,内膜不规则脱落7例;正常月经各期内膜38例(34.5%),其中包括分泌期内膜15例,增生朋内膜18例,月经期内膜5例。结论:通过子宫内膜活检只能局部反映患者内膜组织浅表的病理改变和内分泌改变,不能鉴别更深层次疾患,因此,针对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病变还需结合官腔镜、腹腔镜、高分辨B超等手段加以鉴别,并注意排除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等,重视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激素水平测定、阴道脱落细胞学涂片等,进行综合判断以作出准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袁小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与研究乳腺纤维瘤的诊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诊疗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的治疗均良好,病理诊断结果为普通型乳腺纤维瘤。40例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的时间为3个月至2年,40例患者均没有出现积乳与复发状况。结论乳腺纤维瘤是一种乳房良性肿瘤,在对乳腺纤维瘤患者进行诊断之后,确认乳腺纤维瘤体积小于1cm的患者,应当采取中药治疗的方法,对于乳腺纤维瘤体积大于3cm的患者,应当采取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在绝经之后出现腺瘤情况,应当立即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并且还要进行及时的病理诊断,防止乳腺纤维瘤出现恶性病变状况。
作者:殷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近年来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并基于麻疹发病特点进行了预防措施探讨。方法:以我市2013年麻疹发病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着重统计分析了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并基于麻疹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麻疹预防措施探讨。结果:2013年我市共报告发生680例麻疹患者,麻疹年报告发病率为41.61/10万,麻疹案例中无死亡病例发生。680例麻疹患者中3-8月份发病619例(占比91.03%),3-5月份发病488例(占比71.8%),一年中3-5月份麻疹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月份(P<0.05);男性患者338例(占比49.7%),女性患者322例(占比47.4%),男性与女性群体间发病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6-35岁群体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各年龄段间发病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流动人口202例(占比为29.7%)常驻人口478例(占比为70.3%),常住人口发病率明显高于流动人口及婴幼儿(P<0.05)。结论:麻疹多发于16-35岁年龄段常驻人口中,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可以基于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加强群体、季节性疫情防控。
作者:谢朝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介入硬化治疗巧克力囊肿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3月本院诊治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50例,依据手术方式,将20例行腹腔镜下囊肿摘除术患者作对照组,30例行超声下囊肿穿刺无水乙醇介入术患者作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与远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多房囊肿复发率20.00%与自然妊娠率40.00%比对照组5.00%与20.00%高,痛经缓解率77.78%比对照组92.86%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FSH、LH、E2水平均比基线值低,且两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硬化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有利于改善卵巢的分泌功能,提高患者的自然妊娠率。
作者:钟丽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35~45岁的生育期妇女。其发生的机制可能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过高或雌激素对子宫的长期刺激有关,有专家认为其发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为了防止瘤体的继续生长与恶变,对于该病临床上大多采用手术治疗。研究发现术前与术后加强对患者的综合护理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以及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现将工作中对经开腹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如何在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个重要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进行了一些探讨,取得了一些成效。
作者:梅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总结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常见的护理投诉原因及对应护理对策的效果和意义。方法分析我院患者输液过程中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投诉原因,加强输液护理干预工作,分析对比护理干预工作前后患者家属满意度及医患关系改变情况。结果实施输液护理干预后家属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1.0,远高于实施前的73.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输液相关护理工作中,可显著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有效减少患者因输液问题而产生的纠纷和投诉,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胡余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大连市疑似肺结核患者追踪到位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大连市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追踪到位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追踪到位和未到位的患者各随机抽出100人分为两组,就患者自身因素与医源性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spss19.0软件分析。结果影响大连市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追踪到位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和医疗机构因素。结论个人经济收入在是否对疾病的重视与积极治疗方面仍然起到重要决定作用。
作者:董延华;张宏娟;杨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大多为中等动脉出血,不易自止,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腹痛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等,如不积极抢救和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作者:张晓婷;杨琴;周桂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关系。方法对健康对照组和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进行血小板聚集率的测定对比。结果心脑血管组和糖尿病组血小板聚集率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心脑血管病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强。
作者:戴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增强普外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掌握标准预防原则在临床工作职业防护中的应用,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推广使用安全的护理器具。结果:护士熟练掌握标准预防技术能有效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工作中提高了防患意识,大大减少了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发生。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掌握防护技术能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伤害,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护士身体健康。
作者:施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内科学及其见习在临床医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对本校2010级本科生进行了有关内科学见习教学的调查,内容包括对见习学习紧张度、安排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评价。结果提示,临床见习减少“填鸭式”教学,而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有重要作用,以提高学生临床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作者:李嘉悦;杨全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质料患者,女性,66岁,因肺内感染入院。三天前“感冒”后出现发热,咳嗽,黄痰。门诊查肺CT:右肺下叶炎症,收入院。入院后完善检查,血常规:WBC13.0×109/L,HB:16g/L,血小板:280×109/L;尿常规:蛋白㈠,隐血㈠,无管型。BUN:8.1mmol/L,Cr:80umol/l,肝功能正常。给予0.9%氯化钠100毫升,哌拉西林舒巴坦钠2.5,每日两次静脉点滴。咳嗽,黄痰减轻,第2天即热退。
作者:李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以下简称肝癌)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多发常见的恶性肿瘤,被俗称为“癌中之王”,死亡率居高不下。目前针对肝癌的治疗手段已转变为传统手术治疗为主加上介入治疗,局部消融治疗,肝脏移植,以及全身系统化化疗等的综合治疗。
作者:单鸿剑;赵峥山;陈晓凡;陈冉;刘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对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分期康复护理。步行恢复率到80%,坐位、站位90%达到平衡,提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康复护理方法,能有效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且康复护理开始越早效果越明显。
作者:陈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下肢长管骨骨折患者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42例下肢长管骨骨折确诊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将71例患者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为研究组,71例患者行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即形成骨痂、下地负重、骨折愈合、除内固定均少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总不良反应率5.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94%比较差异明显(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沈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主要分析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Ⅵ)对老年术后危重患者ICU停留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ICU收治的46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APACHE-Ⅵ系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分,分析对照APACHE-Ⅵ评分与ICU停留时间的关系。结果 APACHE -Ⅵ评分越高, ICU 停留时间越长,而且死亡组患者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采用APACHE-Ⅵ评分系统对老年术后ICU患者进行评分,其结果可作为预测患者在ICU住院时间及预后的依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作者:蔡晨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