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

张秋红

关键词:护士工作, 工作压力, 原因分析, 护理工作质量, 医疗卫生事业, 应对措施, 医学模式, 身心健康, 技术操作, 工作日, 转变, 责任, 显示, 文献, 规律, 地位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护理工作日益显示出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责任重、压力大、技术操作多、工作不规律是护理工作的一大特点。这种过度的工作压力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引起重视。本文结合护士工作实际并参考有关文献,通过对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探讨,进而提出应对措施。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均加强术前护理,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焦虑存在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给予个性化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焦虑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对更好的保证手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文素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流行病学实践课教学改革尝试

    流行病学时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对于方法学学习而言,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提高流行病学实践课的教学质量以培养高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本文探讨了流行病学实践课教学的改革形式及方法。

    作者:陈银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66例分析

    目的:观察氨甲喋呤(MTX)单次肌肉注射和米非司酮口服及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及安全性,其适应症和监测指标。方法:单次肌肉注射氨甲喋呤50mg/&配合米非司酮口服及活血化中药治疗异位任娠66例。注药后观察记录患者自觉症状和生命体征,定时进行HCG水平测定和B超检查直至正常。结果:61例成功,成功率92.4%。结论:严密观察下,本法可适用于某些过去认为不宜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扩大了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范围,血HCG的动态变化可作为重复肌肉注射MTX和剖腹探查的指标,腹痛和包块大小供参考。

    作者:苗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雷贝拉唑联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5月100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联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联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以及两组患者停药一年后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溃疡及Hp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和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和68%,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药一年后溃疡和Hp的复发率分别为8%和1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6%和20%(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在缓解症状、根除Hp较其他方案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8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

    作者:肖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清胱抑素C在评价肝硬化患者继发肾功能损害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评价肝硬化患者继发肾功能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0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8例(观察组)和同期来我院作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尿素(Urea)及血清酐(Cr)水平,并将两组结果坐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CysC、Ur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观察组CysC阳性率明显高于Urea 及Ser阳性率,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肝硬化患者早期肾损害时血清CysC 已有变化,检测CysC可以有效评价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害情况。

    作者:任家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综合护理效果,以便提升医院护理水平。方法:以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护理治疗的110例儿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其护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大部分患儿在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平均住院时间为(8.24±1.45)天,其中有两例患儿术后发生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后全部恢复,平均住院时间为(4.32±0.34)天,无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儿术后病情恢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例数等观察指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综合护理对于患儿的病情恢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能够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还可以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当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工作,有效的提升医院护理水平。

    作者:赵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康护治疗专业人体解剖学新型实训模式

    《人体解剖学》作为康复治疗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由于该课程知识繁琐,专业名词多,学生知识接受度不高,用传统的高职类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的效果不理想。本文探讨康复治疗专业中解剖课程如何进行新型实训体系改革,旨在开创一种能够针对专业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型教学实训模式,为培养应用型高素质高职高专医学专门人才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施荣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与对照组16例,对两组患者采取同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2.5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出血现象,采取电凝止血方法进行治疗,通过膀胱冲洗、止血、抗感染治疗后痊愈,观察组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病例。所有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和护理后均得到痊愈。结论:对患有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安全的度过围手术期,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苏凤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益母草胶囊与缩宫素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益母草胶囊联合缩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342例按照分娩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分娩过程中和分娩之后仅使用缩宫素,实验组在分娩过程中和分娩之后加用益母草胶囊,比较两组产妇在产后1h、2h、24h的出血情况和子宫恢复情况的不同。结果:对照组产妇在术后1h、2h、24h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79.2±59.3g,术后两小时的平均出血量为78.2±13.7g,术后24小时的平均出血量为429.3±98.2g;实验组产妇在术后1h的出血量为195.4±45.6g,术后2h的平均出血量为29.6±9.4g,术后24小时的平均出血量为321.4±25.1g。对照组产妇在术后、术后1h、术后2h、术后24小时的宫底高度分别为16.1±0.35cm、15.2±0.27cm、15.0±0.31cm、15.0±0.15cm;实验组产妇在术后、术后1h、术后2h、术后24小时的宫底高度分别为15.9±0.29cm、14.3±0.31cm、13.8±0.51cm、12.9±0.17cm。结论:联合使用缩宫素和益母草胶囊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加快子宫恢复,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唐建娣;陆文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内口切开双侧结扎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观察

    目的:对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内口切开双侧结扎法治疗,并探究该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的32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两组采取对照法,一组为治疗组,采用内口切开双侧结扎法,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挂线疗法。结果:跟踪访问32例患者,两组患者完全治愈率大致相同(P >0.05)。观察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术后肛门变形和肛门疼痛少于对照组(P <0.05),无肛门失禁及等情况,两组肛门狭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口切开双侧结扎法治疗复杂性肛瘘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具有较强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孟乔;戚朝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老年口腔修复的临床观察以及治疗注意事项

    老年人口腔修复主要方法为义齿修复,以及牙合的重新修复,防止食物堵塞、以及颌关节疾病等都是老年修复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对我国老年人的口腔问题修复进行临床观察,总结相关的经验,为病人选择合理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朱永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口腔溃疡的探究

    口腔溃疡多数发生在20岁至50岁之间。发病时多伴有便秘、口臭等现象。一般人认为,口腔溃疡会在7至10天内自行痊愈。问题是许多病人的病情往往显得反反复复,时好时坏,影响饮食和起居,令人困扰。一口腔溃疡的发病原因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疮”、“口糜”范畴。口疮虽生于口,但与内脏有密切关系。中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咽系舌本,两颊与齿龈属胃与大肠,任脉、督脉均上络口腔唇舌,表明口疮的发生与五脏关系密切。《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口疮之火,不独责之于心。平时忧思恼怒,嗜好烟酒咖啡,过食肥甘厚腻,均可致心脾积热、肺胃郁热、肝胆蕴热,发为口疮多为实证;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发为口疮多为虚证;年老体弱,劳倦内伤,损伤脾胃,可致中焦枢纽失司,上下气机不通,上焦之阳不能下降,下焦之阴不能上行,心火独盛,循经上炎,也可发为口疮,此多为虚证。正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说:“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胃火上行独燎其面”。治疗口疮要分虚实,辨脏腑,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甲状腺手术中不同手术方式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分析

    本文通过在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术中不同手术方式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是否有利于保护甲状旁腺避免损伤。通过217例分别使用超声刀行或传统方法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术,比较两者在术中对甲状旁腺保护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情况,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方式,术后监测PTH及血钙。

    作者:仉志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针灸加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和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如何应用疗效更佳。方法:选择我院近1年内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5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针灸加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针灸联合颈椎牵引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新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冠脉造影检查为衡量标准,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本组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显示阴性16例(13.3%),阳性104例(86.7%),超声心动图诊断特异性为81.25%,诊断敏感性为62.5%。且经冠脉造影诊断阳性104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检出有68例患者出现心肌壁运动减低,其中检出在后壁、下壁者13例(19.1%)明显低于室间隔及左室前壁者55例(80.9%)。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尤其是多支病变以及左前降支病变,但其诊断灵敏度较低,提倡应用心电图结合超声心动图联合诊断。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于中医治疗盆腔炎的研究总结

    盆腔炎是女性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根据其危急程度和进展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病程长,反复发作,久治难愈,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不佳,易产生耐药性,中医毒副作用小,疗效卓著,通过标本兼治,内外合治达到抗菌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改善组织微循环的效果。近年来中医治疗盆腔炎按其临床表现来进行辨证施治,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中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曹俊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亓道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把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5.43±4.16分,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只有79.13±4.58分,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实验组患者有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焦虑状况等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骨折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并发症情况的发生,因此对于老年骨折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值得推广。

    作者:张馨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对孕产妇妊娠的影响,探讨剖宫术中处理子宫肌瘤的合理方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分娩但未合并子宫肌瘤的50例孕妇作为对照(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孕妇在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并探讨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剔除术的可行性。结果:观察组孕妇发生产后出血、宫缩乏力、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孕妇行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情况与单纯剖宫产术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孕妇妊娠具有严重影响,会大大增加剖宫产率,只要严格掌握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应症,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也是一种相对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符琼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