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刚;郑杰;吴烨
微焦点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作为小型样品的三维成像工具,能够获取物体的内部与外部断面信息,并通过三维重建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测量与分析.相对以往的研究手段,Micro-CT应用于龋病研究领域具有无需破环牙齿完整性、可监测体外人工龋病进程的动态变化等优点.本文就Micro-CT在龋病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张舫;吴红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是X连锁显性低磷血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低磷血症以及肿瘤诱发性骨软化症等低磷血症的共同致病因子,不仅产生于骨组织,也产生于牙等矿化组织,即FGF-23可能参与了牙胚发育的调节.下面就FGF-23的结构和生化特性、血磷调节机制和在牙胚发育中的表达以及X染色体同源内肽酶磷酸盐调节基因突变对牙胚中FGF-23表达的影响、FGF-23过表达对牙胚发育的影响等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郭可武;郭丛丛;汪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牙科金属与合金广泛应用于口腔科临床治疗,金属在口腔中行使功能时,会发生各种形式的腐蚀,不仅影响材料性能,对人体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牙科金属与合金腐蚀的研究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褚凤清;王国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桩核加冠修复是临床根管治疗后,牙冠外形重建的主要手段之一.纤维/树脂桩核系统具有优良的机械、生物学性能和较好的修复效果,被广泛用于临床.近年来,纤维桩与树脂核材料间的粘接研究成为了热点.纤维桩与树脂核材料间能否形成牢固和持久的化学和机械固位,直接关系到修复体的临床成功率.树脂核材料的种类、纤维桩的种类以及纤维桩的表面处理均会影响纤维桩与树脂核材料间的粘接强度.下面就上述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张益琳;张富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TiUnite是一种在种植体表面进行阳极氧化的处理技术.因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和组成,TiUnite表面种植体具有良好的骨结合能力.大量的临床追踪报道表明,TiUnite表面种植体在即刻/早期功能负重时可以取得很好的长期疗效,而且TiUnite表面种植体在软质骨和后牙区应用时较机加工的表面种植体具有更高的成功率.此外,TiUnite表面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和骨重建的患者中也可以取得很高的成功率.本文就其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奕添;王家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减阻助萌法、外科手术暴露联合正畸牵引法和拔除法等.减阻助萌法仅适用于正位埋伏且尚具有萌出潜力的牙齿,其预后一般较好.外科手术暴露联合正畸牵引法是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治疗埋伏牙的方法,外科手术暴露方法主要有开放式导萌法和封闭式导萌法.其中,封闭式导萌法的效果更好.正畸牵引中支抗的设计、牵引的位置和方向以及牵引的力值大小为重要.拔除法和其他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较少采用,主要是用来治疗弯根埋伏牙.
作者:王镶珊;胡荣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山羊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研究胶原海绵在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早期成骨中的作用.方法 将6只山羊的下颌骨截断,安置牵张器,延迟4d后以每次0.5mm、每天2次的速率连续牵张10d,随后进入固定期.于固定期2、4、6、8周处死动物,行大体标本、X线观察,骨密度、骨矿物质质量测定,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后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牵张过程被所有山羊耐受,下颌骨牵张长度达到预期效果.加入胶原海绵的实验侧牵张区新骨早期成骨效果明显好于同期的对照侧.结论 山羊是一种良好的牵张成骨动物模型.胶原海绵可加速牵张区新骨早期成骨,缩短牵张成骨的固定期.
作者:牛刚;郑杰;吴烨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 SMA)具有形状记忆能力、超弹性和弹性模量可调等独特的力学性能,已成为一种新型牙科修复和种植的材料.但NiTi SMA中高含量镍的离子析出问题对其临床应用有很大影响.表面改性、涂层可使材料表面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薄膜,有效地抑制镍离子的析出,增强其抗腐蚀性和改善生物相容性,方法包括表面氧化法、表面涂层法和离子注入法等.本文对NiTi SMA表面改性方法的类型、生物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徐玮;赵克;张新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不同桥体加强结构设计对烤瓷固定桥瓷层强度的影响,为临床使用合适的金属桥架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对C5、C6缺失采用C4-C7金属烤瓷双端固定桥模型,在烤瓷固定桥金属基底的舌侧设计点状和带状加强结构,以无加强结构设计作为对照,在桥体中央垂直于咬合面进行加载(速度0.5 mm·min-1 ),记录饰面瓷破坏时的载荷以及破坏的形式.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瓷层失败时的大载荷值组间差异(α=0.05),并探讨不同设计组间瓷层破坏形式的差异.结果 3种不同设计组发生瓷裂时的平均大载荷分别为(0.87±0.06)kN(无加强结构)、(1.03±0.15)kN(点状加强结构)和(0.93±0.10)kN(带状加强结构).无加强结构组与点状加强带组的大载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瓷层破坏形式上,各组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瓷层破坏的位置几乎都是在加载点周围和近远中固位体的连接体部位.结论 金属桥架舌侧连接体区的点状加强结构对烤瓷桥强度可以起到明显的增强效果.
作者:陈铭晟;孟玉坤;徐江;李中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随着直接粘接技术的发展,临床医生将带有金属网面背板的颊面管直接粘接在支抗牙颊面,解决了粘接带环前需分牙和去除带环后支抗牙近远中留有间隙等缺点,这种直接粘接型颊面管的应用减少了医生的椅旁操作时间,避免了支抗牙的牙周损害,同时也满足了患者对美观和舒适感的要求.本文将对直接粘接型颊面管与带环的对比、临床使用现状、发展前景及其对直接粘接技术发展的要求作一综述.
作者:尹艳春;侯景秋;彭惠;李德超;杜晓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加快正畸牙移动速度,缩短正畸疗程是正畸学者所追求的方向之一.随着牵引成骨技术广泛应用于颅面部骨骼,上下颌骨的延长和牙槽骨垂直距离的增高等各个领域,并取得了较大进展,牵引成骨技术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牵引成骨技术在正畸牙移动中的应用形式和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尹林玲;房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传统正畸治疗过于关注是否达到中性咬合关系这个目标,而对于是否能获得协调美观的软组织侧貌则很难预测.Andrews提出了口颌面协调六要素,通过使用面部外标志进行诊断,可以大化协调口腔与颌面部关系,获得美学上的佳治疗结果,并有利于保持口腔长期健康稳定.Andrews口颌面协调六要素的提出基于公认的口颌面协调的牙齿、颌骨的位置及关系,适用于各种种族、年龄、性别的患者.
作者:张珂;白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恶性黑色素瘤属于易复发和高转移率的恶性肿瘤.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具有统一独立的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不同,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期一直沿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TNM分期.但头颈部黏膜在组织学结构上与皮肤有着显著的差异,所以头颈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应该具有一套独立的分期体系,以利于临床上进行诊治和判断预后.下面就口腔、鼻腔和副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分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溪;郭伟;张陈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结构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检测其在质量浓度分别为0.08、0.1、0.2、0.4 g·L-1 的黄芪多糖培养基中的增殖和分化与结构.结果 当黄芪多糖的质量浓度为0.1 g·L-1 时,甲噻唑四唑氮法所测其光密度值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成骨细胞能保持良好的表面结构和超微结构.结论 适宜质量浓度的黄芪多糖水溶液在短期内对体外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豫蓉;张朝良;孔祥丽;陈思秀;李小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熏烟对大鼠胫骨内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方法 全麻下在32只Wistar大鼠右侧胫骨内植入纯钛螺纹状种植体,根据熏烟时间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熏烟中止组和熏烟持续组,3个月后行X线片和骨密度测定.而后处死动物取胫骨标本,扫描电镜下观察各组种植体骨整合情况.实验数据以均数正负标准差表示,以SPSS 13.0软件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胫骨和种植体-骨界面平均密度值低,熏烟持续组与对照组间存在差异(F=6.808,P<0.05);X线片和扫描电镜下,熏烟持续组种植体-骨界面骨形成量少,矿化程度低,骨整合效果差.结论 熏烟对大鼠胫骨种植体骨整合有负面作用.
作者:李黛;侯玉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Nel样1型分子(Nell-1)是一种新的重要的生长因子,其基因主要在成骨细胞的分化和程序性死亡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下面着重就nell-1基因与转化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nell-1基因在介导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和相关分子信号途径,Nell-1蛋白对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胞外基质蛋白的调控作用等作一综述.
作者:周海华;李祖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生物活性玻璃是一种能与活体骨组织、软组织或牙体硬组织形成直接结合的特殊玻璃,是良好的生物活性材料.玻璃离子黏固剂是临床常用的牙科充填和固定修复黏固材料,因其具有许多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利用生物活性玻璃改性玻璃离子黏固剂,能够提高材料的生物活性,促进牙本质矿化,保护牙髓组织.本文就生物活性玻璃在玻璃离子黏固剂改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杜习金;黄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构建4级纳米钛膜实验模型并研究其表面化学特征和亲水性.方法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通过温度控制制备不同粒度的纳米颗粒钛膜,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常温组,100、250和380℃组以及对照组样品的表面化学元素及其质量分数,静态水接触角测试其表面的亲水性能.结果 所有样本表面均存在着钛、氧和碳元素,且含量基本相同,仅对照组和380℃组的氧和碳元素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接触角测试显示,对照组接触角小,与其他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温组的接触角较100℃组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各组间纳米钛膜表面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基本相同.纳米钛膜表面的亲水性差异主要由其形貌差异引起,因为钛基底形貌的特殊性导致镀膜组纳米钛膜表面的亲水性小于未镀膜组.
作者:杨振宇;游梦;王虎;刘媛媛;李明霞;巴凯;林颖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12~14岁青少年人群颞下颌关节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关节成熟度与下颌第二恒磨牙发育状况的关系.方法 选择12~14岁青少年正畸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于正畸治疗前拍摄全景片和双侧颞下颌关节许勒位片.通过颢下颌关节许勒位片观察并评判颞下颌关节骨质的成熟度,通过全景片观察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的发育情况.分别对颞下颌关节骨质和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发育状况进行分级评分,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颞下颌关节各部分发育的总体趋势具有一致性,其中关节结节与关节凹骨质成熟度的相关系数为0.709,二者发育的相关性较大.第二恒磨牙发育状况与髁突、关节结节及关节凹骨质成熟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76、0.064、0.091,第二恒磨牙发育状况与髁突成熟度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 青少年的颞下颌关节处于发育成熟期.就影像学表现来说,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发育状况与髁突发育成熟度有较大的相关性,临床上可以通过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的发育状况来了解髁突的发育状况.
作者:刘媛媛;王虎;杨振宇;巴凯;李明霞;刘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羟磷灰石(HA)是骨组织和牙体硬组织中的主要无机成分,在生物体内存在多种能与HA结合的蛋白质.一些蛋白质能特异性地识别HA晶体表面的某些特殊结构,并在生物矿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通过分子模拟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人们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对有机-无机界面的分子识别进行了研究,极大地推动了HA结合小分子多肽的分离和界面识别机制研究,HA结合的小分子多肽在生物矿化调控和新材料合成方面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下面就HA结合蛋白和小分子多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魏蔚;刘燕;毛靖;周彬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