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豫蓉;张朝良;孔祥丽;陈思秀;李小玉
随着直接粘接技术的发展,临床医生将带有金属网面背板的颊面管直接粘接在支抗牙颊面,解决了粘接带环前需分牙和去除带环后支抗牙近远中留有间隙等缺点,这种直接粘接型颊面管的应用减少了医生的椅旁操作时间,避免了支抗牙的牙周损害,同时也满足了患者对美观和舒适感的要求.本文将对直接粘接型颊面管与带环的对比、临床使用现状、发展前景及其对直接粘接技术发展的要求作一综述.
作者:尹艳春;侯景秋;彭惠;李德超;杜晓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山羊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研究胶原海绵在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早期成骨中的作用.方法 将6只山羊的下颌骨截断,安置牵张器,延迟4d后以每次0.5mm、每天2次的速率连续牵张10d,随后进入固定期.于固定期2、4、6、8周处死动物,行大体标本、X线观察,骨密度、骨矿物质质量测定,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后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牵张过程被所有山羊耐受,下颌骨牵张长度达到预期效果.加入胶原海绵的实验侧牵张区新骨早期成骨效果明显好于同期的对照侧.结论 山羊是一种良好的牵张成骨动物模型.胶原海绵可加速牵张区新骨早期成骨,缩短牵张成骨的固定期.
作者:牛刚;郑杰;吴烨 刊期: 2010年第02期
TiUnite是一种在种植体表面进行阳极氧化的处理技术.因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和组成,TiUnite表面种植体具有良好的骨结合能力.大量的临床追踪报道表明,TiUnite表面种植体在即刻/早期功能负重时可以取得很好的长期疗效,而且TiUnite表面种植体在软质骨和后牙区应用时较机加工的表面种植体具有更高的成功率.此外,TiUnite表面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和骨重建的患者中也可以取得很高的成功率.本文就其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奕添;王家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生物活性玻璃是一种能与活体骨组织、软组织或牙体硬组织形成直接结合的特殊玻璃,是良好的生物活性材料.玻璃离子黏固剂是临床常用的牙科充填和固定修复黏固材料,因其具有许多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利用生物活性玻璃改性玻璃离子黏固剂,能够提高材料的生物活性,促进牙本质矿化,保护牙髓组织.本文就生物活性玻璃在玻璃离子黏固剂改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杜习金;黄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一旦发生根折则预后非常差.根折与牙齿的解剖形态、(牙合)因素、生物力学、医源性等因素密切相关.国内外学者对根折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根折病因及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张燕;秦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减阻助萌法、外科手术暴露联合正畸牵引法和拔除法等.减阻助萌法仅适用于正位埋伏且尚具有萌出潜力的牙齿,其预后一般较好.外科手术暴露联合正畸牵引法是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治疗埋伏牙的方法,外科手术暴露方法主要有开放式导萌法和封闭式导萌法.其中,封闭式导萌法的效果更好.正畸牵引中支抗的设计、牵引的位置和方向以及牵引的力值大小为重要.拔除法和其他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较少采用,主要是用来治疗弯根埋伏牙.
作者:王镶珊;胡荣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桩核加冠修复是临床根管治疗后,牙冠外形重建的主要手段之一.纤维/树脂桩核系统具有优良的机械、生物学性能和较好的修复效果,被广泛用于临床.近年来,纤维桩与树脂核材料间的粘接研究成为了热点.纤维桩与树脂核材料间能否形成牢固和持久的化学和机械固位,直接关系到修复体的临床成功率.树脂核材料的种类、纤维桩的种类以及纤维桩的表面处理均会影响纤维桩与树脂核材料间的粘接强度.下面就上述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张益琳;张富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牙科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美学修复效果和生物相容性,能为患者制作出具有更高美学效果的修复体.在全瓷修复中,良好的粘接技术极为重要.所以,临床上常采用不同的表面处理技术和选择树脂粘接剂来增加全瓷修复体和基牙的粘接强度,从而增加全瓷修复体的抗折强度.喷砂处理作为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其在增加粘接强度的同时也会对全瓷修复体的抗折强度和适合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就喷砂技术在全瓷修复中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婷;章浙锋;周谧;王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12~14岁青少年人群颞下颌关节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关节成熟度与下颌第二恒磨牙发育状况的关系.方法 选择12~14岁青少年正畸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于正畸治疗前拍摄全景片和双侧颞下颌关节许勒位片.通过颢下颌关节许勒位片观察并评判颞下颌关节骨质的成熟度,通过全景片观察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的发育情况.分别对颞下颌关节骨质和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发育状况进行分级评分,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颞下颌关节各部分发育的总体趋势具有一致性,其中关节结节与关节凹骨质成熟度的相关系数为0.709,二者发育的相关性较大.第二恒磨牙发育状况与髁突、关节结节及关节凹骨质成熟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76、0.064、0.091,第二恒磨牙发育状况与髁突成熟度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 青少年的颞下颌关节处于发育成熟期.就影像学表现来说,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发育状况与髁突发育成熟度有较大的相关性,临床上可以通过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的发育状况来了解髁突的发育状况.
作者:刘媛媛;王虎;杨振宇;巴凯;李明霞;刘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结构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检测其在质量浓度分别为0.08、0.1、0.2、0.4 g·L-1 的黄芪多糖培养基中的增殖和分化与结构.结果 当黄芪多糖的质量浓度为0.1 g·L-1 时,甲噻唑四唑氮法所测其光密度值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成骨细胞能保持良好的表面结构和超微结构.结论 适宜质量浓度的黄芪多糖水溶液在短期内对体外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豫蓉;张朝良;孔祥丽;陈思秀;李小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显微硬度测量法能间接反映牙体硬组织的矿物含量变化,是目前评价牙齿漂白产品对牙体硬组织影响常用的方法之一.样本种类、漂白剂、测量部位、储存环境等都可能会造成牙体矿物含量的变化,从而导致牙体显微硬度值的差异.本文就牙齿外漂白中显微硬度测量法的应用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撒悦;王浙君;王贻宁;蒋滔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中国人牙槽骨解剖形态特点,以确定正畸支抗用微种植钉植入的安全区.方法 使用螺旋CT技术对21例正常中国人的颌骨进行扫描重建,并且分别测量距牙槽嵴顶3、5、7、9 mm处牙齿根间区近远中向和颊舌(腭)向的参数.结果 1)在上颌近远中测量中,前牙区大牙根间距位于侧切牙与尖牙之间,小牙根间距位于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后牙区相邻牙的大牙根间距位于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小牙根间距位于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颊舌(腭)向测量中,大的颊舌向骨厚度位于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小骨厚度位于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2)在下颌近远中测量中,相邻牙的大牙根间距位于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小牙根间距位于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颊舌(腭)向测量中,大的颊舌向骨厚度位于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小骨厚度位于中切牙之间.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效果良好,能够充分识别牙槽骨和牙齿根间区的结构关系,为中国人牙槽骨正畸支抗用微种植钉安全植入提供了临床参考依据.
作者:魏惺;赵立星;许桢睿;唐娜;赵志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多种伤害性刺激均可引起细胞内腺苷三磷酸(ATP)的释放,ATP可激活P 2 X和P 2 Y受体,引起相应的生物学效应.P 2 X和P 2 Y受体均属于P 2 受体家族,其中P 2 X受体为配体门控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受体,允许钠、钙、钾等阳离子通过.P 2 Y受体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三叉神经节中含有大量与外周痛觉传导有关的中小型神经细胞,P 2 X受体在三叉神经节的痛觉传导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三叉神经痛以及P 2 X受体的结构、分布、生物学特性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安东;雷洁;王元银;周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羟磷灰石(HA)是骨组织和牙体硬组织中的主要无机成分,在生物体内存在多种能与HA结合的蛋白质.一些蛋白质能特异性地识别HA晶体表面的某些特殊结构,并在生物矿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通过分子模拟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人们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对有机-无机界面的分子识别进行了研究,极大地推动了HA结合小分子多肽的分离和界面识别机制研究,HA结合的小分子多肽在生物矿化调控和新材料合成方面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下面就HA结合蛋白和小分子多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魏蔚;刘燕;毛靖;周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 SMA)具有形状记忆能力、超弹性和弹性模量可调等独特的力学性能,已成为一种新型牙科修复和种植的材料.但NiTi SMA中高含量镍的离子析出问题对其临床应用有很大影响.表面改性、涂层可使材料表面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薄膜,有效地抑制镍离子的析出,增强其抗腐蚀性和改善生物相容性,方法包括表面氧化法、表面涂层法和离子注入法等.本文对NiTi SMA表面改性方法的类型、生物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徐玮;赵克;张新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恶性黑色素瘤属于易复发和高转移率的恶性肿瘤.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具有统一独立的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不同,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期一直沿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TNM分期.但头颈部黏膜在组织学结构上与皮肤有着显著的差异,所以头颈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应该具有一套独立的分期体系,以利于临床上进行诊治和判断预后.下面就口腔、鼻腔和副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分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溪;郭伟;张陈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机体自然菌群中的个别成员经常活跃于与其他微生物竞争的战场上,这些个别成员通常可能具有一定的致病潜能,而某些微生物或者可阻止其定植或者抑制其过度生长.长期以来,人们试图通过替代疗法干预这些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近期为显著的研究是应用无致病性的变异链球菌控制龋病,应用α-溶血性链球菌降低复发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应用唾液链球菌的效应菌株预防链球菌性咽炎.下面就替代疗法与益生素、替代疗法原理、替代疗法与龋病、替代疗法存在的问题、替代疗法的益处、替代疗法可能存在困难和风险、替代疗法的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孙静华;樊明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不同清洁方式对义齿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清除能力.方法 制作并消毒树脂片,在其表面培养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分别以化学(浸泡)、机械(刷洗)和复合(浸泡与刷洗并用)等方式处理覆有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树脂片,再将其浸入新鲜培养液进行残留生物膜的恢复培养,分别在0、6、24 h后利用菌落计数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机械清除效果与牙膏种类密切相关,单纯的化学处理没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保丽净义齿清洁片复合处理清除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效果佳,其处理后的树脂片培养24h仍未检出白色假丝酵母菌.结论 不同的义齿清洗方法对附着在义齿表面的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清除能力有差异.其中,以保丽净义齿清洁片复合效果好且能够持续地发挥抑菌作用.
作者:李莉娜;Young Kim;舒毅;Renate Lux;田敏;Prasad Adusumilli;Zvi Loewy;郭宏;Yu Shao;施文元;沈嵩;黄正蔚;田宇;朱昞;张恺;陈谦明;王敏;吴红崑;周学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间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构成的肿瘤-宿主界面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是重要的宿主细胞,对口腔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其为靶标所进行的肿瘤间质治疗开拓了肿瘤防治新途径.下面就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及其来源、与口腔癌的关系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郑晓斌;陈作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作者:刘亚非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