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悦;王浙君;王贻宁;蒋滔
牙科金属与合金广泛应用于口腔科临床治疗,金属在口腔中行使功能时,会发生各种形式的腐蚀,不仅影响材料性能,对人体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牙科金属与合金腐蚀的研究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褚凤清;王国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中国人牙槽骨解剖形态特点,以确定正畸支抗用微种植钉植入的安全区.方法 使用螺旋CT技术对21例正常中国人的颌骨进行扫描重建,并且分别测量距牙槽嵴顶3、5、7、9 mm处牙齿根间区近远中向和颊舌(腭)向的参数.结果 1)在上颌近远中测量中,前牙区大牙根间距位于侧切牙与尖牙之间,小牙根间距位于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后牙区相邻牙的大牙根间距位于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小牙根间距位于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颊舌(腭)向测量中,大的颊舌向骨厚度位于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小骨厚度位于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2)在下颌近远中测量中,相邻牙的大牙根间距位于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小牙根间距位于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颊舌(腭)向测量中,大的颊舌向骨厚度位于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小骨厚度位于中切牙之间.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效果良好,能够充分识别牙槽骨和牙齿根间区的结构关系,为中国人牙槽骨正畸支抗用微种植钉安全植入提供了临床参考依据.
作者:魏惺;赵立星;许桢睿;唐娜;赵志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生物活性玻璃是一种能与活体骨组织、软组织或牙体硬组织形成直接结合的特殊玻璃,是良好的生物活性材料.玻璃离子黏固剂是临床常用的牙科充填和固定修复黏固材料,因其具有许多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利用生物活性玻璃改性玻璃离子黏固剂,能够提高材料的生物活性,促进牙本质矿化,保护牙髓组织.本文就生物活性玻璃在玻璃离子黏固剂改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杜习金;黄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正颌手术通过打破原有的颌骨系统,重建咬合平衡来达到改善面型和咀嚼功能的目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进步,正颌外科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其疗效和安全性也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但是也有少部分术后恢复不佳甚至治疗失败的病例存在.颌面部解剖结构复杂,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尤其正颌术后颌面部软组织的变化难以动态观察,至今其变化过程及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近年来正颌术后咀嚼肌改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曹俊;唐恩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 SMA)具有形状记忆能力、超弹性和弹性模量可调等独特的力学性能,已成为一种新型牙科修复和种植的材料.但NiTi SMA中高含量镍的离子析出问题对其临床应用有很大影响.表面改性、涂层可使材料表面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薄膜,有效地抑制镍离子的析出,增强其抗腐蚀性和改善生物相容性,方法包括表面氧化法、表面涂层法和离子注入法等.本文对NiTi SMA表面改性方法的类型、生物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徐玮;赵克;张新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加快正畸牙移动速度,缩短正畸疗程是正畸学者所追求的方向之一.随着牵引成骨技术广泛应用于颅面部骨骼,上下颌骨的延长和牙槽骨垂直距离的增高等各个领域,并取得了较大进展,牵引成骨技术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牵引成骨技术在正畸牙移动中的应用形式和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尹林玲;房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桩核加冠修复是临床根管治疗后,牙冠外形重建的主要手段之一.纤维/树脂桩核系统具有优良的机械、生物学性能和较好的修复效果,被广泛用于临床.近年来,纤维桩与树脂核材料间的粘接研究成为了热点.纤维桩与树脂核材料间能否形成牢固和持久的化学和机械固位,直接关系到修复体的临床成功率.树脂核材料的种类、纤维桩的种类以及纤维桩的表面处理均会影响纤维桩与树脂核材料间的粘接强度.下面就上述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张益琳;张富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作者:刘亚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结构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检测其在质量浓度分别为0.08、0.1、0.2、0.4 g·L-1 的黄芪多糖培养基中的增殖和分化与结构.结果 当黄芪多糖的质量浓度为0.1 g·L-1 时,甲噻唑四唑氮法所测其光密度值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成骨细胞能保持良好的表面结构和超微结构.结论 适宜质量浓度的黄芪多糖水溶液在短期内对体外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豫蓉;张朝良;孔祥丽;陈思秀;李小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拔除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拔除磨牙的适应证,以期为临床选择方法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12例患者,根据情况分别拔除上颌第二或第一磨牙以及下颌第三磨牙,均采用MBT技术矫治.比较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 在10项测量指标中,有4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种差异集中反映了2种治疗方法在牙性变化和骨性变化中的不同.结论 拔除磨牙可以成功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
作者:张子扬;李玉如;黄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机体自然菌群中的个别成员经常活跃于与其他微生物竞争的战场上,这些个别成员通常可能具有一定的致病潜能,而某些微生物或者可阻止其定植或者抑制其过度生长.长期以来,人们试图通过替代疗法干预这些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近期为显著的研究是应用无致病性的变异链球菌控制龋病,应用α-溶血性链球菌降低复发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应用唾液链球菌的效应菌株预防链球菌性咽炎.下面就替代疗法与益生素、替代疗法原理、替代疗法与龋病、替代疗法存在的问题、替代疗法的益处、替代疗法可能存在困难和风险、替代疗法的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孙静华;樊明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TiUnite是一种在种植体表面进行阳极氧化的处理技术.因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和组成,TiUnite表面种植体具有良好的骨结合能力.大量的临床追踪报道表明,TiUnite表面种植体在即刻/早期功能负重时可以取得很好的长期疗效,而且TiUnite表面种植体在软质骨和后牙区应用时较机加工的表面种植体具有更高的成功率.此外,TiUnite表面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和骨重建的患者中也可以取得很高的成功率.本文就其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奕添;王家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间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构成的肿瘤-宿主界面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是重要的宿主细胞,对口腔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其为靶标所进行的肿瘤间质治疗开拓了肿瘤防治新途径.下面就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及其来源、与口腔癌的关系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郑晓斌;陈作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熏烟对大鼠胫骨内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方法 全麻下在32只Wistar大鼠右侧胫骨内植入纯钛螺纹状种植体,根据熏烟时间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熏烟中止组和熏烟持续组,3个月后行X线片和骨密度测定.而后处死动物取胫骨标本,扫描电镜下观察各组种植体骨整合情况.实验数据以均数正负标准差表示,以SPSS 13.0软件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胫骨和种植体-骨界面平均密度值低,熏烟持续组与对照组间存在差异(F=6.808,P<0.05);X线片和扫描电镜下,熏烟持续组种植体-骨界面骨形成量少,矿化程度低,骨整合效果差.结论 熏烟对大鼠胫骨种植体骨整合有负面作用.
作者:李黛;侯玉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羟磷灰石(HA)是骨组织和牙体硬组织中的主要无机成分,在生物体内存在多种能与HA结合的蛋白质.一些蛋白质能特异性地识别HA晶体表面的某些特殊结构,并在生物矿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通过分子模拟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人们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对有机-无机界面的分子识别进行了研究,极大地推动了HA结合小分子多肽的分离和界面识别机制研究,HA结合的小分子多肽在生物矿化调控和新材料合成方面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下面就HA结合蛋白和小分子多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魏蔚;刘燕;毛靖;周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传统正畸治疗过于关注是否达到中性咬合关系这个目标,而对于是否能获得协调美观的软组织侧貌则很难预测.Andrews提出了口颌面协调六要素,通过使用面部外标志进行诊断,可以大化协调口腔与颌面部关系,获得美学上的佳治疗结果,并有利于保持口腔长期健康稳定.Andrews口颌面协调六要素的提出基于公认的口颌面协调的牙齿、颌骨的位置及关系,适用于各种种族、年龄、性别的患者.
作者:张珂;白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多种伤害性刺激均可引起细胞内腺苷三磷酸(ATP)的释放,ATP可激活P 2 X和P 2 Y受体,引起相应的生物学效应.P 2 X和P 2 Y受体均属于P 2 受体家族,其中P 2 X受体为配体门控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受体,允许钠、钙、钾等阳离子通过.P 2 Y受体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三叉神经节中含有大量与外周痛觉传导有关的中小型神经细胞,P 2 X受体在三叉神经节的痛觉传导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三叉神经痛以及P 2 X受体的结构、分布、生物学特性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安东;雷洁;王元银;周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微焦点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作为小型样品的三维成像工具,能够获取物体的内部与外部断面信息,并通过三维重建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测量与分析.相对以往的研究手段,Micro-CT应用于龋病研究领域具有无需破环牙齿完整性、可监测体外人工龋病进程的动态变化等优点.本文就Micro-CT在龋病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张舫;吴红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Nel样1型分子(Nell-1)是一种新的重要的生长因子,其基因主要在成骨细胞的分化和程序性死亡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下面着重就nell-1基因与转化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nell-1基因在介导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和相关分子信号途径,Nell-1蛋白对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胞外基质蛋白的调控作用等作一综述.
作者:周海华;李祖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山羊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研究胶原海绵在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早期成骨中的作用.方法 将6只山羊的下颌骨截断,安置牵张器,延迟4d后以每次0.5mm、每天2次的速率连续牵张10d,随后进入固定期.于固定期2、4、6、8周处死动物,行大体标本、X线观察,骨密度、骨矿物质质量测定,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后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牵张过程被所有山羊耐受,下颌骨牵张长度达到预期效果.加入胶原海绵的实验侧牵张区新骨早期成骨效果明显好于同期的对照侧.结论 山羊是一种良好的牵张成骨动物模型.胶原海绵可加速牵张区新骨早期成骨,缩短牵张成骨的固定期.
作者:牛刚;郑杰;吴烨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