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菌斑钙、磷代谢与龋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行勇军;刘鲁川

关键词:牙茵斑, 钙, 磷, 龋病
摘要:牙菌斑是细菌在牙体表面粘附、共聚形成的复杂的微生态环境,其中钙、磷代谢与龋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当龋病初始发生时茵斑中细菌产酸,导致菌斑液钙离子浓度升高,而茵斑液矿物质饱和度下降;当频繁摄食碳水化合物后茵斑中钙、磷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致使产酸后菌斑缓冲能力显著下降.因此研究菌斑中钙、磷代谢对阐明龋病病因学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牙茵斑钙、磷代谢与龋病相关性研究作一综合介绍.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牙周生物膜的特性及其控制

    牙周生物膜是引起牙周炎的重要原因,生物膜具有自身特殊的结构特点,由细菌通过非随机的共聚与粘附作用而形成.由于生物膜中细菌有特殊的生理状态,基质对抗生素的屏障作用,以及细菌代谢产物的作用等,使得生物膜的抗药性较浮游茵高出1 000倍以上.机械清创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牙周生物膜.

    作者:李成章;樊明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61.儿童饮用软饮料过程中唾液pH值的变化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66.局部低浓度他克莫司治疗慢性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65.喷砂、研磨、抛光及上釉对两种热压铸齿科全瓷修复材料挠曲强度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牙菌斑钙、磷代谢与龋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牙菌斑是细菌在牙体表面粘附、共聚形成的复杂的微生态环境,其中钙、磷代谢与龋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当龋病初始发生时茵斑中细菌产酸,导致菌斑液钙离子浓度升高,而茵斑液矿物质饱和度下降;当频繁摄食碳水化合物后茵斑中钙、磷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致使产酸后菌斑缓冲能力显著下降.因此研究菌斑中钙、磷代谢对阐明龋病病因学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牙茵斑钙、磷代谢与龋病相关性研究作一综合介绍.

    作者:行勇军;刘鲁川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龈下牙周微生物检测技术的进展状况

    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与微生物活动息息相关.通过龈下微生物的检测,有利于牙周炎病因的研究、针对特定病原茵选择有效的药物、评价牙周炎的进展状态和预后等.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微生物检测方法不断推陈出新,由初的显微镜检查发展至细菌基因芯片等技术.本文将对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以及优缺点进行综述.

    作者:徐屹;李雪;黄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头颈鳞癌颈淋巴结临床阴性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头颈鳞癌颈淋巴结临床阴性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临床医师甚感棘手,本文将对其进行评述.术前行超声或MRI引导下的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查,对于提高该类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价值.颈部是否需同期治疗,宜根据原发灶部位、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患者具体情况而定.肿瘤浸润深度大于4mm,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参考指标.对部分患者,可采取等待观察策略.预防性颈淋巴清扫术与预防性颈部放疗(40~50Gy)的效果相当,后者的应用日趋增多.预防性颈淋巴清扫术以肩胛舌骨上和外侧颈淋巴清扫术为宜,其效果与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相当.

    作者:郑家伟;邱蔚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对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突破,本文主要从细胞外基质的异常积累、基因突变及性激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的作用几个方面对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孟秀萍;王万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成牙本质细胞分离技术的新进展

    成牙本质细胞分离技术的诞生将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成牙本质细胞培养技术、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和感温预备技术是近年来国外采用的成牙本质细胞分离新技术.本文对以上三种技术的原理、方法、优越性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王晓春;梁景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富含血小板血浆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

    富含血小板血浆技术是通过离心自体静脉血而获得富含高浓度血小板血浆的一门新兴技术,对各类组织缺损与创伤的修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尤其在口腔医学领域极具应用发展前景.本文就这一技术及其目前研究应用状况做一介绍.

    作者:阮敏;何家才;周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牙科手术显微镜在牙体修复中的应用

    牙科手术显微镜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被应用于牙髓病的诊治以来,它在口腔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将对牙科手术显微镜的组成及其在龋病、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的诊治和牙髓治疗牙的牙体修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安少锋;凌均棨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梯度功能材料及其在口腔领域的应用

    梯度功能材料已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梯度功能材料的定义,研究背景,并从种植体、桩核、骨移植、组织工程支架及人工关节方面综述了其在口腔领域内的应用.

    作者:徐东选;谢成婕;程祥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无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患者的修复治疗

    无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是一种具有少牙、少毛、少汗三联征的遗传性疾病.由于口腔残留牙少、畸形及牙槽嵴发育不良,其修复治疗一直是个难点,具有多学科合作治疗、早期治疗等特点.

    作者:张剑;王景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62.预测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成功矫治与否的形态学参数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63.下颌前伸术后钢丝固定和坚固内固定疗效比较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凋亡调节蛋白的表达与药物性牙龈增生

    苯妥英钠、硝苯地平和环孢素A均可引起牙龈组织增生,但其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其中,牙龈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比如凋亡抑制蛋白Bcl-2,抑癌蛋白P53、Ki-67抗原和c-myc癌蛋白在药物性增生的牙龈组织内均有阳性表达,甚至有的与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呈正相关.正常龈组织内基底生发层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不断向浅层迁移,而角质层角化细胞不断的分化、凋亡和脱落,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应用以上药物后,相关凋亡蛋白的异常表达,即可破坏这种平衡,终导致龈组织增生.

    作者:李松;孙卫斌;吴亚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64.羟基磷灰石的表面形貌对大鼠骨髓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开窗减压术在颌骨巨大囊性病变中的应用

    颌骨巨大囊性病变临床治疗比较棘手,单纯囊肿刮除术后复发率高,行颌骨切除则带来外形及功能上的问题.近年来,开窗减压术日益受到颌面外科医师的关注,以其治疗角化囊肿、基底细胞痣样综合征和单囊型造釉细胞瘤可以明显缩小病变范围,恢复颌骨形态,避免颌骨切除,且术后复发率均比囊肿刮除术低.病理学及相关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示开窗术前后肿瘤细胞的组织生长方式及生物学特征也发生改变.

    作者:李思毅;胡永杰;张陈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牙本质基质蛋白-1与骨的形成及发育

    牙本质基质蛋白-1作为牙特异性细胞外基质蛋白,其在骨形成及发育的作用与功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研究表明,牙本质基质蛋白-1在骨组织中高度表达,牙本质基质蛋白-1在骨形成及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拟就牙本质基质蛋白-1在骨发育中的作用与机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祖兵;赵怡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60.牙支持式套筒冠固位义齿的9年回顾研究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