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巨噬细胞及其相关因子在尖周病骨吸收中的作用

袁林天;文玲英

关键词:尖周病,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骨吸收
摘要:在急、慢性尖周病中,均可出现程度不同的尖周牙槽骨的吸收和(或)牙根尖的吸收.巨噬细胞及其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尖周骨吸收活动.本文主要介绍巨噬细胞及其有关的细胞因子IL-1α、IL-1β、TNF-α、OPG/OCIF等在尖周病骨吸收中的分布和作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023.牙齿咬合变异与囊内颞下颌关节紊乱:磨牙关系、侧导和非工作侧接触

    [英]/Kahn J…∥J Prosthet Dent.-1999,82(10).-410~415许多因素可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如结构异常、压力所致肌肉活动过度、以及创伤所致关节负载过重等.但是对于牙齿咬合因素一直不清楚.文献报道对于特殊的导(尖牙保护与组牙功能 )、磨牙关系以及非工作侧接触与TMD产生之间的关系是有争议的.本文目的是对有症状囊内TMD患者的磨牙关系、侧导以及非工作侧接触与无症状志愿者进行比较.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263名有症状TMD患者和82名无症状志愿者.无症状志愿者符合下列条件:①主观调查问卷表明无颌骨疼痛、关节杂音、锁和TMD阳性病史.②临床牙科检查无与TMD有关的常见症状和体征.有症状患者均有局部关节疼痛和运动时疼痛或咀嚼时疼痛.让受试者在牙椅上坐直,眶耳平面与地面平行,并嘱受试者从正中开始向左和向右移动3 mm,使用咬合纸、牙线或肉眼观察记录侧方移动和非工作侧接触.将1个上、下尖牙接触的定为尖牙保护 ,2个或2个以上牙齿接触的定为组牙功能 .磨牙关系根据安氏分类进行划分.第一磨牙缺失者无分类.安氏Ⅱ类中1分类和2分类的区分是通过临床检查和头部测量法测定上颌切牙长轴倾斜度和水平覆盖大小进行划分.所有受试者均作MRI扫描,根据有无盘移位(disk displacement,DD)分为四组:①组:无症状志愿者,正常MRI;②组:无症状志愿者,MRI表明DD;③组:有症状患者,正常MRI;④组:有症状患者,MRI表明DD.结果 4组磨牙关系均以安氏I类关系多见.④组与①组相比,左侧磨牙关系以安氏Ⅱ类1分类多见,二者间有显著差异.④组右侧以尖牙保护多见,与①组有显著差异.①组的一点或多点非工作侧接触比③组和④组多见,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提示没有系统的牙齿咬合差异能够明确区分有症状患者与无症状患者.研究结果表明磨牙关系、侧导、非工作侧接触这3种因素与囊内颞下颌关节紊乱之间的关系是不明显的.[张玉玮摘刘顺利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增强DNA疫苗免疫效果的方法(Ⅱ)

    DNA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为了加强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提高和调控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水平,以取得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疾病效果,各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许多新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贾荣;樊明文;边专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018.改良的上颌前牵引头帽的矫治效果

    [英]/TorosA…∥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0,117(1).-27~38前牵引头帽通常用于治疗上颌骨后缩的安氏Ⅲ类错 ,然而牵引过程中上颌骨的向上向前旋转是一个主要的副作用.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骨性Ⅲ类错患者使用一种改良的前牵引头帽装置,在牵引过程中控制上颌骨的向上向前旋转.材料和方法选择17名患者(女12名,男5名)平均年龄12.81岁.选择标准为上颌骨后缩伴正常或高角生长型,安氏Ⅲ类磨牙关系且覆盖小于0 mm.上颌使用粘着型全基托快速扩弓(RME)口内装置,在双侧前磨牙区颊部有一圆管用于放置面弓内弓及焊接固位丝,腭部螺旋每日加力2次,一共加力5 d.腭中缝打开后戴前牵引头帽.口外装置包括面弓和额垫.面弓由口内及口外两部分组成,每个患者均个别制作.内弓从圆管远端开口处插入,在基托切牙区前方10 mm处焊接于外弓上.外弓向后至耳前并转向上,末端牵引钩位于额垫水平处,与额垫拉钩间距离为3 cm.面弓牵引钩与额垫牵引钩之间挂重力牵引,牵引力为750 g,方向与面横平面平行.每日至少戴17 h,3个月后去除此装置,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测量项目共42项(27项骨性,15项牙性).结果前方牵引后上颌骨向前移动.VRL-A距离增加2.14 mm,SNA角增加2.29°,由SN与腭平面夹角增加1.67°,显示上颌骨向下向后旋转,功能平面与SN夹角增加8.08°,覆盖增加2.52 mm,覆增加0.82 mm.由下颌平面与SN平面夹角增加1.87°显示下颌骨轻度向下向后旋转,前面高增加2.05mm,上切牙伸长并舌倾、下切牙舌向倾斜导致切牙间角增大,上磨牙压低2.08 mm.讨论本研究使用粘着型全基托RME装置可增加牵引矫治的效果,防止咬合干扰.这种改良的上颌前牵引头帽装置,由于改变了力的作用点,从而避免上颌骨向上向前旋转,且在牵引过程中产生了上切牙伸长伴舌倾、上磨牙压低、后部牙列开的作用结果.这些均与传统的头帽牵引结果不同.作者认为下颌骨的向下向后旋转是可逆的且与上牙列的向下向后旋转有关,这在固定正畸治疗中可以加以纠正.[李伟摘李巍然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013.口腔癌患者的牙种植体修复

    [英]/Werkneister R…∥Craniomaxillofac Surg.-1999,27(1).-38~41因口腔癌而切除部分下颌骨的患者,用带血管蒂或游离髂骨移植牙种植体修复可以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患者骨形成障碍大多是因为放射治疗,而带血管蒂的优点在于成活率增加、在血供差的受植床愈合快、抗感染力强和远期吸收少等.虽然已有癌瘤切除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成功的报道,但动物实验表明,同期于骨瓣上植入种植体时骨整合率低.放疗和高压氧疗后二期种植等研究表明,放疗后间期越长,种植的成功率越大.本文作者对29例口腔癌患者的牙种植体修复进行了回顾研究,评价了影响其成功率的因素:放疗、血管蒂等.材料和方法 29例口腔鳞癌患者,Ⅰ期5例,Ⅱ期9例,Ⅲ期6例,Ⅳ期9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5岁,23例男性,6例女性,均切除了部分下颌骨.考虑到局部复发常在两年内,故癌瘤切除术作初期软组织整复及植入骨代用板,1.5年后无局部复发征象者行二期骨整复、种植体植入及义齿修复.其中,12例因颈淋巴转移接受术后放疗(42~64Gy,平均54Gy),放疗后至少2年再接受种植术.所有患者牙种植术在骨整复术后半年进行,共植入109颗Ti种植体.其中,接受放疗及未接受放疗的下颌骨残干分别植入34、30颗,未接受放疗的髂嵴骨瓣植入45颗.临床评价在术后第一年主要是软组织并发症,如种植体周肿胀、溢脓、瘘管、粘膜开裂等.术后第三年,主要用X线片及临床检查种植体动度以评价骨整合和骨吸收.结果放疗和非放疗下颌骨区的种植体周软组织并发症分别为28.6%和8.3%(P<0.05),术后前3年放疗和非放疗下颌骨区种植体的脱落率分别为26.7%和14.7%(P<0.05),非放疗骨瓣区种植体有31.2%未达到骨整合,109个种植体中,70个适于作义齿修复.结论口腔癌患者的牙种植修复有较大的并发症发生率,放疗影响软组织愈合,在非血管化骨的种植中,骨整合也常常受到影响.[李文摘温玉明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005.食管因素与牙齿酸蚀症

    [英]/Bartlett DW…∥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2000,89(3).-312~315上颌牙齿酸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胃食管返流症(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引起的胃液返流.造成GER原因很多,何种食管因素在牙齿酸蚀中起着重要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进行了探讨.材料和方法选择39位(15~74岁)上颌牙齿有酸蚀症的患者和10位(26~46岁)无GER也无牙齿酸蚀症的健康者,采用静止食管压力测定技术测量了他们的食管下端括约肌长度(LES,包括全长TLS和腹腔内括约肌长度ALS)及压力(LESP)和食管能动性,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Mann-whitneyU检验分析.结果和讨论存在牙齿酸蚀者的平均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LESP)为9 mmHg(0~26mmHg),平均括约肌总长(TLS)为4cm(2~5 cm),腹腔内平均括约肌长(ALS)为2 cm(0~3 cm).健康者LESP为9.5mmHg(0~14 mmHg),TLS为3cm(2~4 cm),ALS为1 cm(1~2 cm),以上相对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前者食管的异常蠕动平均为8%(0~100%)、对照组平均为0%(0~18%),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牙齿酸蚀症和GER病理学非常复杂,LESP、LES和食管能动性均在其中起着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腹腔内LES及LESP在有症状GER的患者中有着重要作用;对于有口腔酸蚀症的患者,食管运动则起主要作用.健康食管能够通过蠕动将酸液经食管下端括约肌输送至胃而清除食管内的生理性酸液,防止损伤周围粘膜和其它组织.而GER者有异常的食管蠕动,从而使酸液返流进入咽部和口腔,引起牙齿酸蚀.[王世文摘王学侠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010.下颌骨后推手术后咽气道间隙的评价

    [英]/Tselnik M…∥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0,58(3).-282~285作者对1组下颌骨后推手术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其手术前后咽气道间隙(pharyngeal airway space,PAS)面积和宽度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讨论.材料和方法 14例成年患者均行双侧升支矢状劈开术并后推下颌以矫正下颌前突.在术前2周、术后2周及术后远期(6个月~2年)行头颅侧位片检查.连接后鼻棘点和寰椎前结节点作为PAS的上界,经舌会厌襞中点做FH的平行线为PAS的下界,以咽后壁为PAS的后界,翼突下颌垂直平面(PTV)和舌根后缘为PAS的前界.以颏点到PTV垂直距离的前后变化作为下颌骨后推量.经舌后点做FH的平行线,其到咽后壁的长度为PAS的宽度.用3mm2滤线栅计算 PAS的面积,以体质指数(bodymass index,BMI)校正后结果,BMI=体重×10000/身高2.结果和讨论术后远期结果显示,平均下颌骨后推量为9.04±4.92 mm,平均PAS宽度减少4.77±3.86 mm,平均PAS面积减少1.52±1.4 cm2.下颌骨后推量与PAS面积减少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47),与PAS宽度减少无显著正相关关系(P=0.2827).下颌骨后推手术导致口腔颌面部骨组织和软组织的一系列变化,尤其是舌和舌骨位置的变化.本研究表明,下颌骨后推手术可使PAS面积减小.作者认为,若患者伴有阻断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的易感因素,如过度肥胖、短颈、舌肥大、巨大悬雍垂、鼻咽部软组织肥厚等,医生应考虑到下颌骨后推手术导致术后OSA的可能.若手术使术后PAS面积减少过多,医生应放弃手术,考虑其它选择.[丁刚摘王益青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008.颊脂垫在口腔重建中的应用

    [英]/Baumann A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0,58(4).-389~392本文报告了颊脂垫在软硬腭缺损重建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自1995~1998年,29例患者采用颊脂垫作了口腔缺损的重建,年龄6~85岁,男13例,女16例.口腔上颌窦瘘12例,其中5例直接采用颊脂垫修复重建,7例经颊侧滑行瓣修复失败后又作颊脂垫术.肿瘤切除后采用颊脂垫重建9例,分别为鳞状上皮癌4例,多形性腺瘤2例,粘膜表皮样瘤、巨细胞龈瘤和血管瘤各1例;肿瘤缺损部位5例在硬腭,3例在软硬腭连接部,1例在颊粘膜,手术前后均未接受放疗和化疗.3例软硬腭连接部瘘管裂作了闭合术,1例6岁男孩采用颊脂垫关闭口腔广泛腭裂.2例上齿槽嵴和1例下颌磨牙部位的骨移植采用颊脂垫覆盖.1例上下颌角化囊肿切除后,采用2个颊脂垫重建粘膜和关闭残余骨缺损.其他的2例患者采用颊脂垫作了软硬腭重建.所有病例术后均作了抗生素预防治疗和至少1周的流质饮食,凡软腭肿瘤病例均作了鼻咽插管.暴露颊脂垫的方法可选择在上颌磨牙区作前庭水平切开,在一些肿瘤病例中,广泛的暴露已经可以看见颊脂垫.颊脂垫经钝性剥离,用薄钩夹住转移到缺损,扩展后作边缘缝合.软腭重建病例,移植瓣固定到硬腭上.在局部腭粘膜下,不必作颊脂垫转移.脂肪暴露在口腔不必覆盖.结果大重建骨缺损达5.5 cm×4 cm,所有脂肪垫移植瓣均愈合,而无任何影响美观和咀嚼功能障碍.在关闭巨大口腔上颌窦瘘时,前庭呈轻度缩小.软腭缺损重建病例,其吞咽和语音均良好.术后3~4周上皮生长完全,随愈合过程,脂肪出现皱缩;愈合完全后,与局部粘膜的层次和颜色均无差异.术后3月活检显示上皮层下为纤维结缔组织,无脂肪组织.2例肿瘤病例术后15 d,分别在脂肪垫中心和接近腭中缝部位继发小瘘管,经局部组织适应而关闭.3例在下颌后磨牙和软腭部位采用了颊脂垫的患者继发张口受限,但经张口训练4~6周后病情改善.讨论颊脂肪是一种特殊组织类型,它不同于皮下脂肪.采用颊脂垫瓣修复重建缺损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移植瓣生长良好并有丰富的血供,易于接近缺损修补部位,能充分扩展,其成功率高,确认是一种理想的口腔内缺损闭合重建的移植瓣.[陈建军陈筱玲摘陈衍恩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025.6~23岁下颌体宽度的改变

    [英]/Iseri H…∥ Eur J Orthod.-2000,22.-229~238人出生后不久下颌联合即骨化,因而下颌体宽度的改变通常认为只能通过双侧下颌骨颊侧表面骨沉积和骨吸收而实现.但近对29例以种植体标记双侧下颌体者从8.5~15.5岁的纵向研究发现,双侧下颌体围绕位于下颌联合区的垂直轴发生一种开放性的绞链运动.本研究旨在用双侧种植体标记的下颌体证实下颌体宽度的增加与年龄的相关性.选取6~15岁的研究对象10例(3女,7男),在其23岁前按年龄大小各观察8~16年,每年进行侧位及后前位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并在后前位片上,用数字化的测径器测量种植体间宽度,每次测量值都经校正以排除放大率的干扰.结果表明,所有样本的左右侧种植体间距,即双侧种植体间宽度增加量虽小,但有统计学意义;每个样本的不同观察期,增加量变化均为0.7~1.7 mm;6~18岁的12年间,平均总增加量为1.6mm,每年增加0.13 mm;18岁后增加无规律.该下颌体宽度增加机制不明,但提示出生后的生长过程中,咀嚼 力的负荷可能影响下颌体膜内骨的改建,从而引起双侧下颌体缓慢而持久地向外伸长.[赵青摘赵美英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003.10%过氧化脲处理银汞合金汞释放的离体研究

    [英]/Rotstein I…∥Oral Surg Oral Med OralPathol.-2000,89(2).-216~219过氧化氢和过氧化脲是常用的牙齿漂白药物,局部应用相对安全,对全身副作用不大.近年来,有学者发现它能使牙科汞合金表面汞水平升高,而在漂白溶液中不存在汞.本研究目的是测定和比较10%过氧化脲对4种牙科汞合金汞释放的作用能力.材料和方法 4种商业用牙科汞合金:Megaloy、Megat、Nongama 2、Valiant Ph.D,各取16个样本调拌后压缩至带有10 mm×5 mm×3mm洞腔的硅酸盐印模中,60min后,生理盐水冲洗.16个样本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以10%过氧化脲处理眄(pH6.5),对照组以0.1 mol/L磷酸(pH6.5)缓冲液处理,37℃48 h后冷蒸气原子吸附汞分析器进行分析,并经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和讨论 48 h后,10%过氧化脲处理的汞样本溶液中汞浓度明显高于磷酸盐处理组,P<0.001;Megaloy和Valiant Ph.D的汞浓度高于Megat和Nongama 2,P<0.001;Megat高于Nongama 2,P<0.05;Megalloy与Valiant Ph.D间无差异.本组研究结果表明,10%过氧化脲能够增加汞合金中的汞释放量,且因汞合金品牌不同而不同.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过氧化脲去除了合金表面保护膜,使合金易于降解,从而暴露出银汞基质.当未受保护的汞合金表面进一步被氧化后可导致汞相发生化学性溶解并释放汞至周围溶液中.由于银汞合金仍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前磨牙和磨牙充填材料,牙齿漂白虽然主要用于前牙,但漂白剂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汞合金修复的后牙,使其受到腐蚀并释放汞至口腔中,损害机体组织.因而,临床医师进行牙齿漂白时应注意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不必要的汞释放.[赵光华摘王学侠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草药防龋研究进展

    目前中草药防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就具有抗致龋菌,抑制菌斑形成的中草药作一综述,对中草药的防龋作用机理、佳浓度以及某些中草药的有效药理成分分别作了介绍.

    作者:王少虎;樊明文;边专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骨吸收机理研究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本文综述了在骨吸收机理研究中,新发现的破骨细胞调节因子-护骨素(OPG)及其配体(OPGL)的结构及功能.OPG是一种可溶性分泌糖蛋白,多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它通过与成骨细胞/基质细胞结合,阻断原始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基质细胞间的信号传导,从而抑制其分化、成熟与激活,达到抑制骨吸收的目的.OPGL是促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其效应可被OPG阻断.提示OPG和OPGL是破骨细胞发育的关键细胞外调节因子.

    作者:梅陵宣;刘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固定种植义齿设计中的力学因素分析

    由于种植体与骨组织结合的特殊性,在固定种植义齿设计中,应考虑种植义齿的生物力学性能和机械相容性.本文对固定种植义齿设计中影响负荷的有关因素进行综述.包括种植体的数目、排列及植入部位;修复体设计制作中应考虑咬合因素、力臂设计和联合支持设计等.

    作者:施斌;王贻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口腔生物磷酸钙的晶体特性及其生物学意义

    磷酸钙是口腔正常和病理性钙化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口腔生物磷酸钙的研究对正确认识牙体硬组织、牙石、龋病以及磷酸钙生物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口腔生物磷酸钙的种类、晶体特性及其生物学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赵玮;汪说之;陈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α-1,6-葡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葡聚糖酶是一类能水解葡聚糖的酶.其中α-1,6-葡聚糖酶因能水解并修饰葡聚糖,与龋病发生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葡聚糖酶的分类、生化特征、功能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等情况.

    作者:谭海平;边专;樊明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巨噬细胞及其相关因子在尖周病骨吸收中的作用

    在急、慢性尖周病中,均可出现程度不同的尖周牙槽骨的吸收和(或)牙根尖的吸收.巨噬细胞及其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尖周骨吸收活动.本文主要介绍巨噬细胞及其有关的细胞因子IL-1α、IL-1β、TNF-α、OPG/OCIF等在尖周病骨吸收中的分布和作用.

    作者:袁林天;文玲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变形链球菌群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方法

    随着分子微生物学的发展,变形链球菌群基因型分析日益准确和深入,本文着重介绍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PD)等在变形链球菌群基因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陈舟;刘天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纤维一树脂复合材料在固定修复中的应用

    纤维增强高分子基复合材料(FRC)作为一种结构性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的优点.本文就FRC在口腔固定修复领域,包括牙周夹板的制作、无金属冠、桥修复、核桩修复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及研究,作了主要介绍,认为FRC在口腔固定修复领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华;周永明;施长溪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024.唾液腺肿瘤影响唾液腺机能的因素

    [日]/外山三智雄…∥日本口腔科学会杂志.-2000,49 (2).-62~69许多报道认为,唾液腺肿瘤良性与恶性的鉴别诊断采用99mTcO4唾液腺闪烁扫描和并用67Ga肿瘤闪烁扫描有效.本文对10%枸橼酸刺激前后唾液腺机能与肿瘤性质大小、患病时间、存在部位及浸润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诉唾液腺肿胀,经造影、CT检查、唾液腺闪烁扫描、病理组织学确诊唾液腺肿瘤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16~86岁,平均52.8岁.其中腮腺23例,颌下腺19例.诊断良性肿瘤27例,恶性肿瘤15例.检查方法:先99mTcO-4 185(370)MBq静注,间隔45min后,行头部3个方向CT摄影.然后10%枸橼酸0.5ml口服,再次摄影.唾液腺机能分为机能正常型和机能异常型.其中机能异常型又分为机能低下型和无机能型.结果 42例中,机能异常13例,其中恶性肿瘤为11例(73.3%),良性肿瘤为2例(7.4%),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无机能型8例全部为恶性肿瘤,良性2例均为机能低下型.机能正常29例,良性肿瘤为25例(92.6%),恶性肿瘤为4例(26.7%).机能异常型的肿瘤小直径为20mm,大直径为88mm,机能正常型的肿瘤小直径为13 mm,大直径为53 mm,二者间大直径有显著差异(P<0.05).患病时间与唾液腺机能二者间未见明显差异.肿瘤存在部位与唾液腺机能二者间也未见差异.机能异常13例中,肿瘤浸润12例(92.3%),无浸润1例(7.7%).机能正常29例中,肿瘤浸润6例(20.7%),无浸润23例(79.3%),二者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以上结果显示,恶性、直径大、有浸润性的肿瘤唾液腺机能多异常.提示唾液腺闪烁扫描对判定唾液腺机能、肿瘤性质及大小、有无浸润性都有帮助,可作为良性与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张来虎汪月月摘凌贤才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022.Er:YAG激光用于鼠牙窝洞制备后牙髓及牙髓神经的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英]/Takamori K…∥J Endod.-2000,26(2).-95~99Er:YAG激光切割牙体硬组织后表面形态改变已有报道,但对牙髓的影响研究很少.本研究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活性(CGRP-IR)纤维作为主要观察指标,比较Er:YAG激光和高速牙钻备洞后该指标变化,来揭示这两种方法对牙髓损伤与修复的影响.采用66只雄鼠按制备后1 d、4 d、7 d、14 d、21d、35 d分6组,每组11只,其中9只用Er:YAG激光和高速牙钻备洞,另2只未处理作对照.激光组所用剂量为100mJ、10 pps,牙钻组用#1204、300000r/min,2组均有冷却装置.每只鼠左上第一磨牙为激光组,对侧同名牙为牙钻组,备洞深度精确控制.髓底用玻璃离子粘固粉垫底,洞腔用Cleafil AP-X修复.按预定时间麻醉动物,心内灌注固定,取上颌标本,牙齿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10%EDTA-2Na脱矿,连续石蜡切片,分别用3种方法染色:HE染色光镜观察2组剩余牙本质厚度及牙髓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用链亲合素-过氧化酶法,免疫荧光染色用链亲合素结合的异硫氰酸荧光素法,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察单位面积(CGRP-IR)纤维数目差别.结果显示2组剩余牙本质厚度无统计差异.剩余牙本质厚度是研究牙体备洞后牙髓变化的主要指标.作者通过预实验确定100mJ、10 pps为Er:YAG的佳剂量,通过牙钻选号和标记掌握备洞深度,使2组结果均衡可比.HE染色2组组织病理变化:除术后14 d激光组较牙钻组成纤维细胞和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更早、更多外,其他无明显差别.免疫组化标本显示:备洞后4 d牙钻组CGRP-IR纤维较对照组分布范围广、数目多.免疫荧光标记的CGRP-IR纤维计数:牙钻组较激光组CGRP-IRF在牙髓各层分布数目多.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察术后4 d牙钻组较对照组增加2.7倍,到7 d渐降,21 d恢复到对照水平;激光组术后1 d增加1.5倍,4 d渐降,7 d恢复到对照水平.2组在术后7 d、21 d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CGRP主要分布在外周无髓神经纤维,是神经源性损伤和修复的重要指标.它在牙髓的作用是:牙髓受刺激后,分泌增加,使局部血流增加和组织胺释放,引起神经源性炎症.同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并控制增生时间和分布,其结果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此外还参加牙痛感觉信息的传入.作者研究指出:用Er:YAG激光较高速牙钻备洞对牙髓的损伤小、恢复快、疼痛轻.[贺慧霞摘刘鲁川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非器械根管治疗术

    目前根管治疗的技术方法很多,但都有其不足之处,不能彻底清洁和充填根管的所有解剖空间并对牙体组织有破坏.非器械根管治疗技术不破坏根管解剖结构,根管预备充填较为彻底而克服以往方法的缺陷,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孜;樊明文;范兵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