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海
目的:分析实施全程跟踪式健康教育对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选择2010年3月-2013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全程跟踪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情况、用药依从性、健康内容知晓率、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再度入院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情况、用药依从性、健康内容知晓率、护理工作满意度、再度入院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跟踪式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心衰患者认知,提升治疗依从性,降低病情复发几率。
作者:刘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讨论研究应用正颌手术联合手术后正畸矫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疗效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病患者60例。包括男性36例,女性24例。单侧唇腭裂患者31例,双侧唇腭裂患者29例。随机分为普通组与联合组。普通组患者单独进行正颌手术;联合组进行正颌联合术后正畸矫治对唇腭裂术后导致的牙颌面畸形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不同手术后对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疗效与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相关检查指标比较显示手术后相关指标变化联合组明显优于普通组(P<0.05);手术后1年患者语言功能及咀嚼能力改善人数比较显示各项功能恢复人数于复发人数均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使用正颌联合术后正畸矫治对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联合手术可有效调整前牙前后位置以及上下牙弓宽度,同时平整牙列,使牙列恢复较好的牙颌关系。手术后复发率较低且面部形态结构与咬颌关系良好。对患者来说能够在改善其外形的前提下更好的解决语言发音及咀嚼等各方面问题。
作者:张亘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小儿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许多患儿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措施不当终发展为成年性哮喘而迁延不愈。
作者:陈艳芳;何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病史摘要患者,24岁,因突发性下腹疼痛,伴阴道大出血1h,于2002年9月20日17时急诊入院,患者于15天前因G2P0A1,巨大胎儿,滞产在我院硬膜外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以头位娩出一活女婴,体重4200g。1~5分钟阿氏评分9~10分,胎盘胎膜娩出完整,术中子宫切口向左侧宫颈下段裂伤,1号铬制肠线连续缝合,出血部位加固缝扎,手术顺利,术中出血200ml,术后给予抗炎对症治疗,术后无感染征兆,7天腹部切口拆线,甲级愈合,痊愈出院。于9月20日上午背着喷雾器下地洒农药。于下午16:30左右安突感腹部疼痛伴阴道大量出血,量较多,达1000ml,急诊入院,查体:T37.2℃、P84次/分、R24次/分、HP100/70mmHg,急性失血性面容。神清,自动体位,检查合作,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软,宫底脐耻之间,左下腹深压痛,无反跳痛。妇检:外阴发育正常,已婚未产型,阴道畅,内见血凝块堵塞宫颈口,取出血块,见宫口松驰,有鲜血流出,子宫约孕4+月大小、质软,有压痛,活动尚可,左附件区压痛,增厚,右附件区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WBC6.4x109/L、RBC4.2x1012/L、Hb96g。 B超示:子宫下段异常回声。入院诊断:剖宫产手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子宫复旧不良,即行输血、输液、缩宫、抗炎、止血等治疗后10天后治愈出院。半月后又不明原因出现阴道出血,急转入大型医院就诊,得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切口窗口愈合并有一血管活动性出血即行子宫全切除术。
作者:代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71例股骨、胫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临床疗效、优点进行分析,方法:用带锁髓内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根据骨折部位选择固定方法。结果:所有患者采用复诊和电话随访,时间长达12-2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60例,骨折延迟愈合10例。其中1例关节炎能受限,行二次手术。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下肢长骨的很好方法,同时对骨折有一定的加压作用,可提供早期坚强的内固定,并发症少。
作者:宋明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丹东市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为深入开展学生健康素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丹东市337名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丹东市初中生具备总体健康素养的比例是18.1%,城市优于农村(P<0.05)。具备知识与技能、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技能的素养比例分别为17.8%、22.0%24.0%。具备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基本医疗5类健康问题的素养水平依次为49.0%、32.9%、30.6%、3.6%、3.0%。结论丹东市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应该将健康素养培养纳入到学校教育中,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对各类健康知识的储备。
作者:崔士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对于中毒病人来说,能够及时有效的得到急救,不仅能够挽救病人的生病,还可以减少病人因为中毒而带来的副作用。对于急诊科来说,它是医院面对紧急病患的重要场所,是抢救病人的关键科室,因此作为急诊抢救科室的一名护理工作人员,掌握必要的急救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面对中毒病人的时候,应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生对中毒病人进行洗胃抢救。
作者:陆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用药情况,以提高临床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3567张门诊处方,并统计分析西药应用的合理性;结果:3567张处方中,合理用药的处方有3139%,用药的合理性为80.0%,不合理用药处方有428例,占全部抽调处方中的12.0%,抗菌类处方1248张,占全部处方的35%。结论:应充分了解西药的不良反应症状,医生要能第一时间做好对患者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并做到合理安全的使用西药治疗,从而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西药处方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统计分析普外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及切口感染情况,为抗菌药物规范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手术病历90份,填写《普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切口感染调查表》,评价评价药物选用品种、联合用药、给药途径、药物适应症、用药天数时间等。结果:抗菌药物总使用率93.3%;使用频率较高的前5位抗菌药物为:头孢孟多、头孢西丁、头孢替安、头孢哌酮钠、头孢唑肟;单一用药66.7%,联合用药33.3%;静脉滴注给药86.9%;平均用药时间6.5±1.3 d;总切口感染率2.22%。结论:普外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督导,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使用。
作者:邹凤双;章德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文章对抗菌药物滥用根源加以分析,认为抗菌药物滥用有其社会根源、医生及患者方面因素。提出了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应加大监督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居民对滥用抗菌药物危害的认识等对策以遏制抗菌药物滥用。
作者:汪永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优质护理对心内科患者人性化管理的支持,不仅提高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也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作者:汪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转移瘤的多层螺旋CT( MSCT)影像特征,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肝转移瘤的CT影像特征。结果:35例为多发病灶,15例为单发病灶,增强扫描以边缘环状强化为主要特征,多数病灶门静脉期病灶显示更清楚。结论:熟悉肝转移瘤的影像特征,结合临床病史诊断不难,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赵寰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前,现代化护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大多以病人为主。妇科护理工作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面对的服务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更应该要求护理人员以病人为主进行护理,加强与女性患者进行沟通,从而了解女性患者各方面的情况。在整个沟通过程中,关于涉及到女性患者个人隐私的事情,护理人员必须要加以保护,并开展适合的护理工作,这样才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保证患者更快痊愈。本文简单对沟通在当前妇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秦经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卵巢囊肿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介入性穿刺硬化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其疗效;方法:从本院抽取58例卵巢囊肿患者,借助飞利浦彩超iu22引导,采取经腹壁或者阴道穿刺抽液,并注射无水乙醇进行硬化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后,随访一年时间,62个囊肿在超声引导下单次介入性穿刺硬化治疗后有17个痊愈,有34个显效,有7个有效,有4个无效,单次硬化治疗治愈率为27.4%,单次硬化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患者在术中及术后没有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对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超声介入穿刺以及硬化治疗,并发症少,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作者:杜轲锋;孙红艳;刘俊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自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报告了一种以免疫功能缺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定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就是AIDS的音译。1986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公报,将艾滋病病毒改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目前,艾滋病流行迅猛,各国在艾滋病防控以及科学研究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毒品在艾滋病的流行中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毒品能使人的免疫功能降低,从而增加HIV感染的风险。现就我地艾滋病与毒品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罗秀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预防接种是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经济、安全、有效而简便易行的措施。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终消灭针对疾病的目的。这项工作是国家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手段,服务面广、工作量大、技术性强,涉及到千家万户,且整个过程的实施,必须有儿童监护人(家长)的全程参与,因此家长们对预防接种知识的了解和熟悉程度直接关系到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儿童完成计划免疫的重要保障。
作者:叶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颌面外科术后对患者施行的个体化口腔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100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个体化口腔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不同患者口腔伤口愈合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颌面外科患者术后接受个体化的口腔护理,有助于其手术切口的愈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55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按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明显提高了患者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改善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正蓉;杨华;马华;谢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中药熏蒸加皮肤保湿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利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在我中心门诊部于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诊治的总计64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和比较分析。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分成2个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32例均采用传统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为32例用中药熏蒸加皮肤保湿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将2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治疗30例(93.75%)对照组总有效治疗25例(78.1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治疗率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P<0.05)。结论:中药熏蒸加皮肤保湿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病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显著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我国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德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SD大鼠肝纤维化后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和变化,以及三七皂苷R1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 A组)、NDMA组( B组)和三七皂苷R1组( C组),再按不同时间点分为1、2、4周3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动物。 B组采用二甲基亚硝胺(NDMA)腹腔注射,C组同时静脉注射三七皂苷R1,剂量为100 mg/kg,A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各组的不同时间点取肝组织约100 mg,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及ELISA技术检测肝组织中TNF-α蛋白及mRNA的表达及变化。结果:TNF-α蛋白及mRNA在各组中均有表达。 A组各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组中,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TNF-α蛋白及mRNA的表达逐渐上调(P<0.05),且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TNF-α蛋白及mRNA在各时间点均较B组表达下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TNF-α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且随损伤的逐渐加重,表达逐渐越高。2、三七皂苷R1可降低肝组织中TNF-α的表达,减轻肝细胞的纤维化,发挥保护肝组织损伤的作用。
作者:杨金伟;余快;吴键;郭建辉;黄素裙;李力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