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高桂霞;陈艳瑞
手术室是外科诊治和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有特定的工作性质和程序,手术室护士除了对患者进行各方面护理外,与麻醉师的配合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知识,而且要懂得麻醉基本知识和原理,要掌握临床麻醉基础技术,在手术过程中与麻醉师密切配合,保障手术安全完成。
作者:刘裕;刘昌勇(通讯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成人特殊情况牙列缺损及牙列形态不规则要求修复需正畸矫正配合方可达到相对满意的效果。方法对13例特殊情况要求修复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3例成人牙列缺损及牙列形态不规则要求修复需正畸矫正配合方可达到相对满意的患者综合治疗,不仅达到良好的牙齿形态,咬合功能恢复得以比较正常,并且具有良好的发音和美观效果;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在牙列缺损修复之前,应在修复正畸前对就诊患者的口腔情况全面掌握,治疗前做口腔牙齿x线全颌曲断层全景片及头颅定位检查,分析并确定安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邓声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一次性根管治疗与传统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比较。方法:86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3例,患牙52颗,给予传统根管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43例,患牙55颗,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法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远期疗效比较,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方便、安全,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宁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71例股骨、胫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临床疗效、优点进行分析,方法:用带锁髓内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根据骨折部位选择固定方法。结果:所有患者采用复诊和电话随访,时间长达12-2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60例,骨折延迟愈合10例。其中1例关节炎能受限,行二次手术。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下肢长骨的很好方法,同时对骨折有一定的加压作用,可提供早期坚强的内固定,并发症少。
作者:宋明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流程化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13年10月治疗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23例,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流程化急救护理措施,分为院前急救护理、运送途中急救护理与院内急救护理,并观察实际应用效果。结果23例患者中显效14例,显效率60.9%;有效8例,有效率34.8%;无效死亡1例,占4.3%;总有效率95.7%。结论急救流程化护理通过对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氧疗、监测、改善通气功能、合理用药、心理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过程及时缓解患者哮喘症状,阻止病情的发展,缩短了抢救时间,及时有效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红英;刘小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比研究复合树脂不锈钢丝固定术、复合树脂固位纤维固定术、单纯复合树脂固定术对外伤性不全脱位前牙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不全脱位牙移位的类型和松动的程度分为三组,观察三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的三个月治疗效果均较好,三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同样能达到固定外伤性不全脱位牙的效果,在合适的病例使用单纯复合树脂固定术,舒适度更高,经济美观,操作简便。
作者:周子亮;陈志斌;黄诺蓓;黄锦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吸痰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病人呼吸道阻塞、抢救窒息的重要措施。临床上常用墙壁式负压吸引器,在为病人吸痰后,引流瓶需要浸泡、清洗、消毒各管道,消毒比较繁琐,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易发生院内感染,自2012年1月我科应用一次性痰液收集袋后,效果良好,具体用法介绍如下。
作者:郭立娜;吴爱玲;高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压疮是病人长期卧床,由于压力而造成病人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有人称这种病叫“压力性溃疡”。还有人叫这种病为“褥疮”。压疮是全身或局部皮肤组织坏死的过程,因此应积极预防,采取局部治疗的措施。做为一名护士要认识到压疮的危害性,了解病因,掌握治疗方法,才能有效的做好压疮的预防工作。
作者:黄欣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使用整形美容外科手术的方式以及技术及西宁面部软组织损伤修复的美学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美天成整形美容医院2012年8月~2013年5月入院的100例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基于整形外科技术,遵循微创技术对创伤伤口做修复。结果患者手术后手术部位无明显瘢痕增生的情况,面部中的各个器官没有任何移位、变形的情况,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结论使用整形外科技术和微创技术进行的面部软组织损伤修复,能够有效减少面部器官移位以及继发性畸形情况出现的概率,从而是吸纳美容修复的效果。
作者:杜学莹;杨文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措施、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主要措施进行分析,并对实施前后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整治后,我院门诊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用药指征、给药时间明显趋于合理。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能够明显改善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有效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使抗菌药物的应用趋于合理。
作者:罗廷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口腔扁平苔癣(OLP)是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之一,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其具有癌变潜能,WHO将其列为癌前状态。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亚群与口腔扁平苔癣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就辅助性T细胞与OLP、调节性T细胞与OLP、细胞毒性T细胞与OLP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文玲;和慧;李振玲;高爱超;王晶晶;郭婧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初产妇分娩过程第一产程从宫口3 cm 到宫口开全,正常为4小时,超过8小时为活跃期延长,活跃期内2小时宫口扩张无进展视为活跃期停滞[1]。产程观察中如能较早的发现产程中异常情况,则可减少活跃期延长的发生,减少产妇体力的消耗,有利于产程的进展及处理,减少难产率。
作者:骆秋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患者临床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3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并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3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经过手术治疗及临床护理后,27例治愈,8例有效,1例无效,有效率为97.2%。结论:在围手术期间,给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霍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回生口服液对进食的影响。方法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食管癌患者2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2例患者给予放疗和回生口服液,而对照组11例患者仅给予放疗,放疗过程中评价毒副反应,治疗开始至2月评价进食情况,所有患者放疗前后检查体重及食管X线片病变长度改变。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进食评分提高8例(66.7%),减少2例(16.7%),体重评分提高3例(25%),降低3例(2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p<0.05);PS评分试验组治疗后评分降低8例(66.7%),升高2例(16.7%),对照组降低4例(36.4%),升高3例(27.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试验组较对照组轻。结论放疗联合回生口服液可改善食管癌患者进食,提高总体生活质量,且一定程度减轻放疗毒副反应。
作者:姚兰;叶序卷;贾钰铭;雷开键;蒋成霞;王静;唐元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总结40例四肢骨折树脂石膏绷带固定后的护理经验方法。方法:四肢骨折患者40例,均采用树脂石膏绷带固定,进行石膏,皮肤,心理等护理,以保证固定的有效性和预防全身及局部的并发症。结果:40例患者,在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护理下,无一例发生过敏反应,嵌压或折断,无并发症出现,康复出院。结论:石膏绷带固定后,对于肢体的观察及护理十分重要,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各项护理措施,才能促进骨折的早日愈合。
作者:刘姝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睫毛是生长于睑缘的排列整齐的毛发,有阻挡异物,保护眼球和角膜的生理功能。然而,由于先天因素或后天的不当行为(粘假睫毛、涂抹睫毛膏等)常导致患者睫毛稀疏、短缺或脱落过多,严重影响其生理功能及眼部美容。
作者:孙瑛;孙玉萍;张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颌面外科术后对患者施行的个体化口腔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100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个体化口腔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不同患者口腔伤口愈合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颌面外科患者术后接受个体化的口腔护理,有助于其手术切口的愈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及建设的现状,为患者安全管理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1月随机抽取上海市中医医院257名医务人员,应用患者安全文化现状评价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用以了解临床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态度及其机构相关的患者安全文化。结果不同专业医务工作者在团队精神、安全措施、医院管理及交接班程序之间存在差异,提示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其中药剂人员(4.5±0.6)以及护理部工作人员(4.5±0.6)的总分认知度高,医技人员总分认知度低(4.4±0.5)。不同职务的医务人员认同的病人安全文化:副/高级(4.8±0.4)>中级(4.6±0.6)>初级(4.4±0.5)。患者安全文化待改进领域:“人员配置”、“工作量”、“如果发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院更加重视帮助与教育”反应率﹤50%,是医务人员共同认为的有待改进的地方前几位。结论我院有积极的患者安全文化,但仍需完善现有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及加强高风险科室的安全管理与人员教育培训。
作者:徐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新生儿抚触能改变睡眠节律、促进新生儿识别能力、运动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成熟,使新生儿儿茶酚胺,肾上腺素、血清素等分泌平衡,从而增强其免疫功能,增强应付环境压力的能力;新生儿抚触有助于活动宝宝全身的肌肉,使肢体更健壮、身体更健康;新生儿脑部的触觉区域比任何其他区域发展快,新生儿抚触能促进情绪的调适以及各种感觉统一;新生儿抚触能处理许多新生儿的日常问题。研究提示[1],对婴儿进行抚触可以促进婴儿体重增长及应激能力的提高。
作者:程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应用优质护理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子痫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8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增加优质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结论:对子痫患者在采取有效急救措施的同时给予患者优质护理,能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彭霞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