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英杰
医疗器械是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必要和特殊的医疗产品,涉及的科学领域非常的广泛,当下医疗器械的安全问题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因此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就提上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具体使用医疗器械的基层医院更成为了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
作者:张丽松;张立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反复性肺炎的发生与血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选择56例反复性肺炎患儿为观察组,与6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分别测定血镉、锰、铜、锌、钙、镁、铁含量。结果56例反复性肺炎患儿血锌、铁含量较对照组减低,分别p<0.01、p<0.05,有极显著性、显著性差异。结论部分反复性肺炎的发生与血微量元素锌、铁缺乏有密切关系。应对反复性肺炎患儿常规行血微量元素检测,对血微量元素缺乏者应予相应补充治疗。
作者:王洁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92例行冠脉造影的心内科患者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壁光滑程度、内一中膜厚度和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并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5例冠心病患者中,49例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75.4%;非冠心病组27例中有8例(29.6%),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
作者:吾尔克孜·伊明;努尔买买提·吐尔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12月经腹腔镜(62例)及开腹(58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出院时间短,是现行手术方式中值得推荐的术式。
作者:熊志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完全保持肛垫组织手术治疗脱垂内痔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脱垂内痔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完全保持肛垫组织手术治疗,另选择2010年1月之前,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手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肛门出血量、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等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优势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期疗效未考察。结论:完全保持肛垫组织手术治疗脱垂内痔操作简单,痛苦小,并发症少,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更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宋鸿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面部闪罐结合耳尖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进行相关分析。方法:2013年到本院就诊的30例痤疮患者应用面部闪罐结合耳尖放血治疗法进行治疗。结果:在30例患者中,治愈的有22例,好转的6例,治疗无效2例,总有效率96%。结论:利用面部闪罐结合耳尖放血治疗痤疮有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简东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内科昏迷病人不能正常进食,入量明显减少,而机体应激反应加强,能量明显增加,分解代谢加速,通过鼻饲能够纠正负氮平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提高机体对疾病的应激能力,加强营养支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孟旭;王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循证护理实践是通过临床实践改善临床服务,缩小循证理论与实践差距,以实证为基础的临床实践,强调以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但实施循证护理实践有困难和障碍,存在多方面困境。本研究从临床疾病护理方面、健康教育方面、护理教育方面、护理管理4方面探讨我国循证护理实践在临床科学应用的现状。另外,从护理人员观念滞后、人力资源及实证资源匮乏、护理人员能力欠缺方面分析实施循证护理所面临的困境。
作者:邵久红;左红霞;李亚玲(通讯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腔胃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两组病例、年龄及其它条件相似,甲组术后留置三腔胃管减压,乙组用传统单腔胃管,观察两组胃管前60h胃液残留量、前60h胃液引流量、堵管发生率、耐受性例数和并发症例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三腔胃管引流效果优于传统单腔胃管,胃液残留量少,有助于胃肠减压;三腔胃管的耐受性优于传统单腔胃管,患者并发症少,护理更方便。
作者:刘卫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总结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方法:在阅读相关资料的同时,回顾性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例274例,除8例因病情严重死亡,5例自动出院外,182例治愈,79例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颅脑损伤后多数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通过有效、系统、安全及渐进性的功能锻炼,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作者:李存珍;张云凤;管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SD大鼠肝纤维化后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和变化,以及三七皂苷R1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 A组)、NDMA组( B组)和三七皂苷R1组( C组),再按不同时间点分为1、2、4周3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动物。 B组采用二甲基亚硝胺(NDMA)腹腔注射,C组同时静脉注射三七皂苷R1,剂量为100 mg/kg,A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各组的不同时间点取肝组织约100 mg,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及ELISA技术检测肝组织中TNF-α蛋白及mRNA的表达及变化。结果:TNF-α蛋白及mRNA在各组中均有表达。 A组各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组中,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TNF-α蛋白及mRNA的表达逐渐上调(P<0.05),且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TNF-α蛋白及mRNA在各时间点均较B组表达下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TNF-α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且随损伤的逐渐加重,表达逐渐越高。2、三七皂苷R1可降低肝组织中TNF-α的表达,减轻肝细胞的纤维化,发挥保护肝组织损伤的作用。
作者:杨金伟;余快;吴键;郭建辉;黄素裙;李力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临床妇产科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32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组基础上进行临床路径护理,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0.05),治疗费用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惠者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临床路径护理,有效地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有效的协助和指导日常护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体现了围手术期的全面科学及人性化护理理念。
作者:尹登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6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对其临床发病规律及临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保守治疗和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后,切开复位组在术后咬颌关系和骨折线对位恢复情况均优于保守治疗组,组间数据对比具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颌骨骨折患者而言,应选择坚固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一定情况下,可以辅助颌间牵引固定,这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应根据患者骨折的具体部位,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壮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拟养血祛斑汤联合药物面膜外敷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抽选在我院进行门诊治疗黄褐斑的患者92例,分为采用自拟养血祛斑汤联合药物面膜外敷的治疗组和口服维生素C联合维生素E的对照组,15 d为l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记录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养血祛斑汤加减联合药物面膜外敷对不同类型的黄褐斑均有良好疗效,既平衡人体内环境治其本,又可祛斑散瘀治其标,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荐。
作者:徐文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1例粪便常规检验中发现大量形态特征极似肝吸虫卵的物质,比酵母样真菌大,比蛔虫卵小,大小均匀,充满视野;经仔细辨认,并到患者床边询问,终确认为灵芝孢子。
作者:丁美霞;闫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阳微”包括心阳不足和胸阳不振,应从“寒”论治;“阴弦”主要指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治疗要辨其寒热属性。嗜食肥甘厚味,脾胃虚弱及长期工作紧张,肝郁不疏之中壮年患者日益多见。故可循“治痰以脾为重,祛火以肝为先”之论,以疏肝理脾为治疗胸痹的切入点。
作者:朴仁善;张明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脑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名脑血栓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50例单纯采用西医神经药物疗法。结果实验组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愈26例,好转19例,有效率为90%;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治愈17例,好转17例,有效率为68%。经统计处理,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具有差异显著性(P <0.01)。结论脑血栓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为显著,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田维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氢氧化钙具有稳定的理化性能,大量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表明:氢氧化钙具有抑制根管内细菌生长、促进根尖形成及根尖周缺损组织重建等优点。目前,它在盖髓术,活髓切断术,根管消毒,根管充填,根尖诱导成形术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氢氧化钙在口腔科的作用机制和在临床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四种植物药物参与干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粘血症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以及药物的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病人102名,同时患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植物药治疗者(治疗组)52例,未用者(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5年间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差别。结果:治疗组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终点事件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脑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到的副作用主要有过敏性休克、皮疹、发热、消化道症状等。结论:导致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应用植物药参与干预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缺血性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病率明显减少;而且药物不同,副作用的发生率也不同。
作者:柯景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措施、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主要措施进行分析,并对实施前后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整治后,我院门诊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用药指征、给药时间明显趋于合理。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能够明显改善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有效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使抗菌药物的应用趋于合理。
作者:罗廷会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