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尔克孜·伊明;努尔买买提·吐尔逊
目的:观察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脂质水平变化,以及探讨脂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对象共分为慢性肾衰经血液透析组( A组)、慢性肾衰非透析组( B组)和对照组( C组)三组。分别测定并比较三组患者LDL、HDL、ApoA1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B组和A组LDL增高,HDL、ApoA1降低;B组LDL和LDL/HDL明显增高,而HDL、ApoA1、ApoB则无明显变化。结论:慢性肾衰可引起脂质代谢紊乱,而透析治疗会加重其脂质代谢紊乱程度。
作者:叶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病程、收入、医保情况等因素与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电话随访,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病程、收入、年龄和医保情况等因素的抑郁症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对有效的116例分析得出,抑郁症患者的收入水平,对诊断的认可度,服药的种类,医保情况以及有无专职照顾者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多种因素相关,采取针对性地预防措施,进行有效的精神卫生类知识普及是势在必行的。
作者:姚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与甲氨蝶呤介入治疗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采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15例为A组,笔者进修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CSP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患者15例为B组,两组患者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出血量、血HCG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转开腹手术率、重复用药率、出现肝损害方面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氨蝶呤介入治疗切口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均明显高于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
作者:袁波;黄东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探讨了手术用于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12年7月-2013年12月期间收诊的8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手术治疗方法、时机、围手术期的处理及临床疗效。结果:80例患者,其中治愈患者75例,占患者总数的93.75%;5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和T管引流不畅1例)出现并发症,占患者总数的6.25%,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老年胆结石80例手术治疗临床结果疗效好,老年胆结石病手术治疗方案应当准确,加强对老年胆结石患者的围手术期观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及时机,提高手术疗效关。
作者:张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特征及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牙体牙髓病的特征。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根管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奥硝唑、碘仿、地塞米松合剂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牙体牙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牙体组织缺损根尖周病变等特征;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1.9±12.6min)多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41.3±10.3);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0.6±5.2ml),手术后并发症为(1(2.5%))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奥硝唑、碘仿、地塞米松合剂根管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治疗后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心肺腹苏成功使心脏骤停病人的循环、呼吸功能得以重建,但复苏成功后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可有效减少病人合并症,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观察不明确,护理不到位会继发一系列致死的并发症,加强心肺复苏后的病情观察,护理对保证心肺复苏终成功很重要。尤其要重视脑组织损害、肾功能损害的观察及护理,同时加强四大生命体征的观察及预防并发症,所以复苏成功后病人的精细观察与护理是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及远期存活率的必要步骤。
作者:杨林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二科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3例脑血管介入病人临床资料,总结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结果通过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脑血管介入病人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及焦虑、恐惧心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术后恢复速度。
作者:夏金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对冠心病介入研究的深入,其健康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以及评价指标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其需求及重要性已得到多个研究证实。本文就冠心病介入治疗健康教育新进展从心理干预、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指导等及健康教育实施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陈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的基本职责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少痛苦[1]等。在现代的护理工作中,特别是在由整体化护理模式转变为责任制护理模式下,临床的常规护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护理的现状。由于护士职业的特殊性以及“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要求,护理工作标准高,责任大,加之目前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法律观念不断提高,知识更新快,人际关系复杂等,要想在高风险、高强度、高压力的环境中完成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提高护士心理素质是关键环节。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使护士以饱满的情绪,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去,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护理服务,更好地履行保护社会环境和促进社会人群健康的义务,从而使护理人员的道德境界不断升华。
作者:何素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解剖教学标本制作标本过程中发现一例右肾副动脉和肾动、静脉及肾盂位置变异的标本。经考察发现右肾动脉为多支型,肾动脉对肾静脉有压迫。肾动脉在距离起始处20.12mm发出一支副肾动脉,斜向上走形注入肾实质。此外,在靠近肾盂处有肾动脉压迫肾盂输尿管移行处。为积累解剖学资料,提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金勇;王艳;刘琼瑶;林婷;夏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70例神经疾病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分析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方案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状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进行评价。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方案过程中,实验组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为9.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2%,患者满意度为9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89%,P<0.05,实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管理措施可明显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孟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双胎之一胎儿死亡后期期待疗法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5例妊娠晚期双胎之一宫内死亡的病例资料。结果:5例妊娠晚期双胎之一胎儿死亡后,对母体及存活胎儿进行临床观察、超声、胎心监护及化验监测,经期待疗法,仅1例发生DIC,无孕产妇死亡;5例胎儿均存活分娩。结论:在严密监测下,无产科并发症的妊娠晚期双胎之一胎儿死亡后对存活胎可予期待疗法,从而降低存活胎儿的病死率。
作者:贺晓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腔胃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两组病例、年龄及其它条件相似,甲组术后留置三腔胃管减压,乙组用传统单腔胃管,观察两组胃管前60h胃液残留量、前60h胃液引流量、堵管发生率、耐受性例数和并发症例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三腔胃管引流效果优于传统单腔胃管,胃液残留量少,有助于胃肠减压;三腔胃管的耐受性优于传统单腔胃管,患者并发症少,护理更方便。
作者:刘卫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癌性骨转移患者采用放射治疗的临床止痛效果。方法:对80例骨转移患者进行放射治疗,选用3种剂量分割方式,观察并记录患者放疗后的止痛效果,统计分析临床数据。结果:全组患者经过放疗后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有效率为90%,其中原发癌为乳腺癌的效果为显著;比较3种不同剂量分割方法,每次400cGy,共5次的有效率为95.56%,效果佳。结论:放射治疗运用于骨转移癌的止痛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是骨转移癌的一种理想治疗手段。
作者:李雪生;杨俊辉;王根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为了了解和分析PICC技术在对肿瘤进行护理时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以随机的方式选取2012年本院70例患有肿瘤的病人,用PICC置管术对其进行治疗分析,了解治疗效果,结果,PICC只、置管技术在这70例中的应用成功率很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出现,结论,PICC置管术是目前肿瘤护理临床应用中是一种非常广泛的技术,它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和安全的特点,所以在此后的肿瘤护理领域,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作者:王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量研究表明,由于生殖保健和避孕知识的缺乏,不仅导致大量计划外人口的出生,而且造成大量的不安全流产,严重影响了妇女的生殖健康。目前常用的避孕方法有口服避孕药、外用避孕药、工具避孕、阻隔法避孕、安全期避孕法、绝育术等,虽然在避孕方面各有长处,但同时也存在着缺陷。本文旨在介绍国内节育技术研究工作概况。
作者:哈斯朝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状况。方法对49例胸腰段骨折术后患者采取门诊复查,信件、电话回访方式,通过疼痛、腰部活动范围、功能独立性、胸腰椎稳定性、ADL评定等评价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惧怕疼痛,影响了脊柱功能康复;与单纯胸腰段骨折相比,伴有脊髓损伤的病例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差。结论重视胸腰段损伤治疗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加强功能康复、对患者进行相关指导、教育。
作者:邓思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要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当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切实改善和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首先,要热爱护理事业,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培养医德修养中的慎独精神。要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要尊重患者人格,体现出亲切关怀,具备丰富的理论基础与熟练的操作技能,善于利用沟通技巧加强和患者的有效交流。
作者:冯素平;黄艳芬;柴学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讨论研究应用正颌手术联合手术后正畸矫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疗效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病患者60例。包括男性36例,女性24例。单侧唇腭裂患者31例,双侧唇腭裂患者29例。随机分为普通组与联合组。普通组患者单独进行正颌手术;联合组进行正颌联合术后正畸矫治对唇腭裂术后导致的牙颌面畸形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不同手术后对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疗效与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相关检查指标比较显示手术后相关指标变化联合组明显优于普通组(P<0.05);手术后1年患者语言功能及咀嚼能力改善人数比较显示各项功能恢复人数于复发人数均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使用正颌联合术后正畸矫治对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联合手术可有效调整前牙前后位置以及上下牙弓宽度,同时平整牙列,使牙列恢复较好的牙颌关系。手术后复发率较低且面部形态结构与咬颌关系良好。对患者来说能够在改善其外形的前提下更好的解决语言发音及咀嚼等各方面问题。
作者:张亘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21世纪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几乎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医院综合档案是医院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载体档案,是医院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随着医院服务模式的转变,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必将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已势在必行,现就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措施及建议。
作者:张志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