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0例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

高壮飞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 保守治疗, 坚固内固定术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6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对其临床发病规律及临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保守治疗和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后,切开复位组在术后咬颌关系和骨折线对位恢复情况均优于保守治疗组,组间数据对比具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颌骨骨折患者而言,应选择坚固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一定情况下,可以辅助颌间牵引固定,这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应根据患者骨折的具体部位,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双膦酸盐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运用

    双膦酸盐作为一种骨吸收抑制剂,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分析了双膦酸盐的结构特点与作用,并通过对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双膦酸盐的临床运用结果与副作用的比较,表明在众多的抗骨质疏松药物中新一代的双膦酸盐前景看好。

    作者:吴海;郭海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

    目的: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按照随机性原则将80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1。研究组治疗后临床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均<0.05。结论:采取苦参、黄芩等中医中药方剂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曲荣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对71例下肢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71例股骨、胫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临床疗效、优点进行分析,方法:用带锁髓内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根据骨折部位选择固定方法。结果:所有患者采用复诊和电话随访,时间长达12-2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60例,骨折延迟愈合10例。其中1例关节炎能受限,行二次手术。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下肢长骨的很好方法,同时对骨折有一定的加压作用,可提供早期坚强的内固定,并发症少。

    作者:宋明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沈阳市皇姑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病情重者可导致死亡。2008-2012年,皇姑区手足口病虽然呈散发状态,但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也是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的重点。

    作者:杜娟;刘文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

    目的:分析总结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方法:在阅读相关资料的同时,回顾性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例274例,除8例因病情严重死亡,5例自动出院外,182例治愈,79例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颅脑损伤后多数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通过有效、系统、安全及渐进性的功能锻炼,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作者:李存珍;张云凤;管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出院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通过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出院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骨2科12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出院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手术方式为正中入路。对照组给予出院指导,1、3、6、12个月来院复查。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出院后2周开始定期进行电话回访,12个月后将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加强患者的遵医行为,指导其正确有效地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对膝关节功能恢复起促进作用。

    作者:赵晖;李洁;董智;宋恒义;袁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于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美容修复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使用整形美容外科手术的方式以及技术及西宁面部软组织损伤修复的美学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美天成整形美容医院2012年8月~2013年5月入院的100例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基于整形外科技术,遵循微创技术对创伤伤口做修复。结果患者手术后手术部位无明显瘢痕增生的情况,面部中的各个器官没有任何移位、变形的情况,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结论使用整形外科技术和微创技术进行的面部软组织损伤修复,能够有效减少面部器官移位以及继发性畸形情况出现的概率,从而是吸纳美容修复的效果。

    作者:杜学莹;杨文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X线在胸外伤中的诊断与应用

    目的:了解X线在胸外伤中的应用与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7例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病理表现予以X线检查。结果在对127例患者进行诊断后,96例肋骨骨折,68例肺挫伤,29例胸腔积血,19例创伤性肺气囊,13例肺血肿,9例液气胸,9例气胸,1例支气管断裂,1例膈肌破裂。结论 X线检查快捷、方便,在临床胸外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作者:潘云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全身麻醉插管术后咽痛与月经周期的关系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插管术后咽痛与月经周期的关系。方法:选取46例年龄为18-45岁女性患者记录末次月经,分别于术后1小时、6小时及24小时记录咽痛、吞咽困难、声嘶的严重程度(分为无、轻、重)。结果:51%患者在术后第一个6小时有咽痛。吞咽困难和声嘶与月经周期均无相关性(P=0.30, P=0.55)。结论:月经周期与咽痛的发生率并无相关性。

    作者:高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外伤性脾破裂急救与术前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急救护理措施与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给予急救与完善的术前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总结术前及术后护理工作重点。结果经有效的急救与术前术后护理后,治愈率提高,所有患者康复出院并无并发症。结论外伤性脾破裂离不开医护人员争分夺秒的积极抢救,离不开完善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得到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明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4例急性心肌梗塞在基层医院的诊治体会

    自2008年4月-2013年4月,我院共收治急性心梗(AMI)34例,经明确诊断及有效治疗,临床治愈31人占(91.2%),死亡31例,占(8.8%),现总结如下:

    作者:孟德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肾活检确诊的52例肾小球疾病患者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 Fg)浓度。按肾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分组,并观察Fg与病理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肾病范围蛋白尿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非肾病范围蛋白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减少蛋白尿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

    作者:魏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价值初探

    目的:初步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应用常规彩超与超声弹性成像的5分评分法对乳腺87例患者共计99个乳腺病灶进行检查,弹性成像的1-3分提示良性,4-5分提示为恶性。结果常规彩超检查53个病灶,病灶良恶性的超声提示与病理诊断符合率75.5%,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病灶46个,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1.3%,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病灶良恶性的提示准确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仲全;莫韦宽;唐益君;韩江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干骺端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间接复位技术,应用间接复位技术,采用AO新型干骺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本院24例下肢长骨干骺端骨折,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得到随访,时间为6-12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皮肤坏死及感染;骨痂出现于术后4-8周,骨折骨性愈合为术后4-6.5个月,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与短缩。结论: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干骺端骨折手术创伤少,对骨折处生物学完整性影响小,疗效满意。

    作者:方荣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生儿性别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及护理

    目的:了解新生儿性别对产妇心理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和SCL-90量表对280例产妇进行评定,测定产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按新生儿性别分女婴组和男婴组进行比较;结果:女婴组产妇SCL-90分值高于男婴组,以经产妇显著,P<0.01,有显著差异;女婴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男婴组,以经产妇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盼男婴的产妇,当对新生儿性别不满意时心理状态有影响,易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因此产科医护工作者,特别是产房助产人员应对切盼男婴的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并积极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

    作者:冯光连;李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西瓜霜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西瓜霜喷剂治疗Ⅲ度宫颈糜烂的疗效和病理机制。方法160例Ⅲ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西瓜霜喷剂组(治疗组)和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并涂片和电镜观察两组的细胞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涂片和电镜观察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西瓜霜喷剂治疗宫颈糜烂治愈率高,副作用小,临床疗效满意,再生的宫颈组织内细胞正常,活力好。

    作者:张孙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78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病人的护理观察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患者,给予其精心护理。结果:本组78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有3例患者因停药而再发癫痫,经服药后得到控制,其余61例患者癫痫发作症状明显停止。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患者采取精心护理,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护理推广使用。

    作者:张清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一次性根管治疗与传统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比较。方法:86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3例,患牙52颗,给予传统根管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43例,患牙55颗,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法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远期疗效比较,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方便、安全,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宁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乡镇卫生院抗菌药物滥用根源及对策

    目的:文章对抗菌药物滥用根源加以分析,认为抗菌药物滥用有其社会根源、医生及患者方面因素。提出了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应加大监督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居民对滥用抗菌药物危害的认识等对策以遏制抗菌药物滥用。

    作者:汪永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UF100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在患者尿沉渣检测中的比较

    目的:探讨UF100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在尿沉渣检测中的比较价值。方法采用UF100型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分别检测了3120份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尿液标本,并对二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UF100尿沉渣分析仪对检测白细胞有较好的替代性;检测红细胞时假阳性率较高;检测管型时假阴性率较高。结论显微镜检查能提高尿沉渣检查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耗时相对长一些, UF100尿沉渣分析仪可提高工作效率,因而用不同方法进行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测,即可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助于提高检验质量。

    作者:李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