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孙婷

关键词:缺血缺氧性脑病,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200例患儿.结果 通过治疗护理,本组200例HIE患儿,治愈率达85%.结论 控制惊厥,降低颅压、减轻脑水肿;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纠正缺氧,维持正常的血糖,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注意保暖和喂养可提高HIE患儿的治愈率.HIE患儿重在预防,早期治疗可减少神经元的死亡,同时疗程要足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丁苯肽治疗脑梗塞病例资料报道

    目的 探究临床上应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丁苯肽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诊断为脑梗死并收治住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在对所有患者进行控制感染、抗脑水肿、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基础治疗上,对照组再给予患者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再给予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和口服丁苯肽.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通过对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葛根注射液联合丁苯肽治疗脑梗塞的不良反应少.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丁苯肽治疗脑梗死不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毒副作用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患者很大程度的认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月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茶碱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目的:分析并研究氧茶碱和多索茶碱以及茶碱缓释片等茶碱类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24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与治疗组(采用茶碱类药物进行治疗)各45例,比较两组应用疗效.结果:经研究得出治疗组总有效率96.7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7.1%;对照组不良反应率6.45%显著高于治疗组1.61%,因此,采用氨茶碱、多索茶碱及茶碱缓释片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优于常规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茶碱类药物能有效缓解支气管哮喘,降低不良反应率,获得很好的疗效,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陈博;郭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对普外科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感染的临床使用效果,探讨其使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行各种普外科手术的3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326例患者在不同的时间,采用不同的方式,行不同的抗生素发生切口感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在326例患者中,一共出现了切口感染患者9例,切口感染率为3.06%,通过分析得知,在术前、术后行抗生素比术中行抗生素的感染率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普外科手术过程中药预防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必须严格掌握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在未中行抗生素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作者:姚精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普外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目的:对普外科护理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对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相应的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月~ 2015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患者共58例,随机将5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9人.对照组通过常规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安全管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中普外科患者的各项护理评价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常规的护理手段上,加用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黄燕;李智英;柯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儿支气管镜术后的个案护理

    本文呈现护理一位23月支气管肺炎患者,在支气管镜术后出现发热、刺激性咳嗽、哭闹不止,产生焦虑不安,舒适度改变的个案护理经验.护理期间2014年12月5日至12月11日,经由GORDON的十一项评估进行资料收集,确认患者的健康问题有:发热、气体交换受损、舒适度改变等问题.本文主要着重患儿发热、剧烈咳嗽、舒适度改变的护理过程.通过物理或药物措施,使得患儿体温正常;给与雾化方式来缓解刺激性咳嗽,缓解呼吸困难:给与正确的饮食及休息指导,促进患者舒适度的提高.通过以上那些方法,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余宜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与压力现状及对策

    特殊的环境、特殊的职业造成感染科护理人员被感染和损害的高度风险,而护理工作的性质又决定了护士必需面对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重重压力.因此,通过制订相关的对策可使感染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更好地加强自身防护,将各种危害降至低,大限度地保障身体健康.在生活中创造一个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良好职业工作环境,在学习上营造一个松弛有序的氛围,尽可能地接受更多的专业知识,使感染科护理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苏雅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学基础》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适合护理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级实用型护理人才,提高本科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试验组实施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论实践分段式教学方法.结果 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5).结论 理论实训达标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

    作者:戴叶花;贺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药物致急性肾损伤8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药物致急性肾损伤(AKI)的病因、临床和病理特点及治疗经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4年12月江苏泰州人民医院82例药物致AKI的住院患者的病因、临床病理特点及疗效.结果药物所致AKI患者共82例,男50例,女32例,平均年龄为(46±17.2)岁,青年组(≤35岁)22例,占26.8%,中年组(36岁≤X≤64岁)40例,占48.8%,老年组(≥65岁)20例,占24.4%.根据RIFLE评分标准,衰竭(failure)患者多,占48.8%,危险(risk)和损伤(injury)患者分别占21.9%和29.3%.患者的预后与年龄及肾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青年组和中年组的痊愈率均显著高于老年组,衰竭患者中需要长期透析或死亡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危险患者.引起AKI的药物中,以2种或2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多见,占36.5%;其次各类抗生素占46.34%;中草药占21.90%,非甾体类抗炎药占19.5%.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44例患者行肾脏活组织检查,主要病理表现为肾小管间质病变,部分合并肾小球病变.46例(56.09%)采用药物对症治疗方案,其中38例加用激素治疗,其中4例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36例患者需行血液净化治疗.总治愈率为73.2%,死亡率为4.9%.有基础疾病组30例,20例达肾功能衰竭,占66.66%,死亡2例,4例需长期透析,未愈率为7.3%,无基础疾病组52例,17例达肾功能衰竭,死亡2例,未愈率为2.4%,x2=20.5246,p <0.05,有显著差异.结论药物所致AKI临床较为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改变以肾小管间质病变为主,内科综合治疗结合血液净化的疗效较好.年龄合并基础疾病、肾损伤严重程度和原发病等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鞠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刍议案例式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的应用

    目的:探究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临床医学本科班两个班级共100人为研究对象,班级一为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班级二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均为50人,将两组的考试成绩和内科学课堂教学质量作为研究指标,比较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内科学课堂教学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内科学教学质量起到良好效果,可以激发学生学的习兴趣,对提高临床医学学生学习能力起到明显效果,值得应用在内科教学中.

    作者:佘伟;张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

    建立一个规范的消毒供应室(CSSD)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而抓好各个工作环节的质量,必须严格执行清洗,消毒,灭菌,存放等规则,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为了保证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正常运行,确保消毒灭菌物品质量安全,防止护理缺陷,事故的发生,加强消毒供应室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作者:董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影响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进行尿常规检验的4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均进行尿常规检验,之后观察其不合格发生率.结果:450例尿常规检验中,不合格的有5例,不合格发生率为1.11%.其中住院标本有2例,门诊标本有2例,健康体检标本有1例.统计其发生不合格的因素,因超时送检的有2例,因标本污染的有2例,因标本标记错误的有1例.结论:影响临床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临床应加强对尿常规检验的管理和控制.

    作者:刘晶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氯沙坦钾片治疗高血压病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氯沙坦钾片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64例,每天晨起口服氯沙坦钾片50mg,治疗3周,进行偶测血压及动态血压监,疗效不意者剂量增至100mg/d,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结果 氯沙坦钾片治疗高血压有效率达96.8%,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结论 氯沙坦片24h平稳降压,降压效果好.

    作者:张雷;王蕴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牙周夹板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在我国其患病率更高于龋病 牙周病是导致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治疗固定牙周病松动牙是多数学者关心的问题.牙周夹板通过夹板连结健康牙与松动牙,形成新的咀嚼单位,改善应力分布,减轻患牙牙周组织的负荷,从而为患牙牙周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近年来,学者们对牙周夹板的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现就牙周夹板的生物力学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任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与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效果及护理方法的差别,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住院治疗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其中腹腔镜手术60例,传统道德开放手术6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后的情况及护理资料.结果: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在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讨论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在急性化酸性鼻窦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52例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健康宣教),每组各26例 . 对比两组病人的焦虑情绪评分与抑郁情绪评分.结果:通过护理,研究组病人的焦虑情绪评分与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病人,在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病人健康宣教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低年资护士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的体会

    目的 总结低年资护士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法 每班在原有一名高年资护士参与管理的同时搭配一名低年资护士(工作在3年以下)共同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结果 科室护理缺陷明显降低,调动了科室全员主动参与质量管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 低年资护士参与科室质量管理,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较全面监控了护理质量,质量管理能落实到细节.

    作者:杜小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癫痫病人的临床护理措施

    癫痫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均以在病程中有反复发生的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以肌肉抽搐和或意识丧失为其重要表现,另外还可表现为感觉、运动、行为、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等方面的障碍,具有发作性、复发性及通常能自限等特点.1 临床资料2014年6月的30例住我科的全身性癫痫发作病例,其中癫痫持续状态发作18例.

    作者:华丽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中职院校学生上好护理技术操作的几点体会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本人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陈苏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药联合针灸疗法在脑卒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中医药联合针灸疗法在脑卒中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某院门诊收治的160例脑卒中伴有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患者辅以中药联合针灸疗法进行康复治疗.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研究组治疗脑卒中患者的显效率为56.25%,治疗有效率为37.50%,治疗无效率为6.25%,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联合针灸疗法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对于脑卒中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雨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细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护理价值

    目的:研讨细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随机抽取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共计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加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80.00% (P <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97.78%优于对照组80.00% (P <0.05).结论:细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护理价值高于常规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护理价值,细节护理不仅能够促进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惠晓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