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

李洁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 常见风险, 处理, 研究
摘要:目的:主要是对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处理建议.方法:主要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之间的200例妇产科患者,对其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每组为100例.对于实验组则是利用风险措施进行护理,而对照组则是利用常规普通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终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结果:通过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进行分析思考,发现了实验组采取了风险护理措施,因此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医疗失误率也很低,对照组情况相对干实验组来说则是较差,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的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具有很大的优势,护理人员要针对一些风险制定出预防的措施,以此来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机率,促进患者的健康康复,提升医疗护理的质量.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安排在优质护理服务区患者302例,纳入优质组,给予优质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强化技术准入、加强沟通与宣教、合理排班、建立团队合作制度、提供便民措施、做好安全防范,安排在普病病房542例,纳入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优质组延期出院率、并发率、意外伤害率、不良事件合计例次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家属满意度分别为(93.0±4.2)分、(90.3±7.3)分、(90.4±4.3)分高于常规组(88.8±5.1)分、(89.0±5.6)分、(78.9±7.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儿科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方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B超检查对闭合性腹部损伤中的诊断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B超检查应用于闭合性腹部损伤所具有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择取2012年5月到2015年5月这三年间收治的114例发生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其诊断正确率,并进一步分析导致漏诊和误诊的根本原因.结果:114例患者均使用B超检查,确诊了104例,诊断符合率为91.23%,其中脾脏损伤确诊率为96.97%(64/66),肝脏损伤确诊率为87.50% (14/16),肾脏损伤确诊率为84.62% (22/26),膀胱损伤为66.67%(4/6).结论:B超在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检查方面,能够达到较高的确诊率,临床可将B超诊断列为闭合腹伤诊断过程中的必须程序.

    作者:何奕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各9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炎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的总治愈率分别为100%和91.67%,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及护理,可提高患者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马艳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实施急诊介入治疗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实施介入治疗中,发生心律失常情况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10例,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率指标.结果:护理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HR次数、QTd 、QTc等各项心率指标的情况均优、护理前(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实施急诊介入治疗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各项心率指标.

    作者:蒋维娜;何楠;张玉凤;李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24例,观察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种干预方式对减少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预后并有利于患儿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一例右足鳞状细胞癌+腓肠神经皮瓣转移术病人的个案护理

    癌,亦称皮样瘤,主要从有鳞状上皮覆盖的皮肤开始.皮肤和结膜交界处的睑缘是其多发部位.此类癌肿恶性程度较基底细胞癌者为高,发展转快,破坏也较大.即可破坏眼部组织,侵入副鼻窦或颅内,又可以通过淋巴管转移至耳前或颌下淋巴结,引起全身性转移.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体上皮组织包括鳞状上皮和基底细胞,来源于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称为鳞状细胞人,好发于睑缘皮肤黏膜移行处.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聚焦解决模式在住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级急性期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住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m'sObstructine Pulmonary Disease COPD)Ⅱ级急性期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00例住院老年COPDⅡ级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模式健康教育,观察组用聚焦解决模式5步骤进行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的COPD知识知晓率及病情发展程度.结果 观察组对COPD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病情发展进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可显著提高住院老年COPDⅡ级急性期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有效控制病情发展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谢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对宫腔粘连患者行以宫腔镜诊治所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这一年间前来本院诊治宫腔粘连的患者共58例,借助宫腔镜进行粘连程度的诊治,并统计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8例宫腔粘连患者中有轻度粘连23例,中度粘连27例,重度粘连8例.58例患者中有44例患者治愈(75.86%),10例患者治疗有效(17.24%),4例患者治疗无效(6.90%).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此外,有1例重度粘连患者出现稀释型低钠血症这种并发症(1.72%),利尿补钠后恢复健康.无患者发生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结论:临床诊断宫腔粘连的轻重程度,主要为宫腔镜法.此法不容易发生并发症,可以有效避免子宫流产,临床意义积极.

    作者:韩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肾内科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肾内科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2014年10月-2015年2月100例肾内科老年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进行针对性干预护理,对两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长,并发症发生率低干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肾内科老年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硬膜外麻醉并发症的处理

    目的 分析实施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并进行有效处理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选择80例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的患者,观察记录分析硬膜外麻醉产生的各种并发症.结果 局麻药毒性反应的有2例,神志模糊或昏迷现象的有2例,出现神经根损伤的有1例,出现硬膜外血肿的有1例,心率加快的有4例,出现皮肤黏膜水肿的有1例,拔管困难有1例,导管出血有2例,没有全脊麻发生.结论 对硬膜外麻醉患者采取正确的临床预防措施,对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处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硬膜外麻醉患者出现的各类并发症均可预防也可进行治疗.

    作者:张海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长沙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保健和卫生服务现状

    目的 了解长沙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保健和卫生服务现状,为该类人群健康保健服务的提高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在长沙市某社区服务中心随机抽选356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其健康保健和卫生服务状况,研究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糖尿病患者医疗保健特征.结果 该社区服务中心的卫生服务处于较高水平,常态开展了卫生宣教和健康体检服务,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绝大部分(72.3%)享用劳保形式的医疗保健,并经常进行了社区开展的相关健康体检,目前困扰患者医院看病的主要原因是“医院服务不方便”.结论 该社区服务中心服务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相关经验值得推广,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提出的看病困难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方案.

    作者:刘爽;刘晴雯;胡玲;谢益;龚磊;王忠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刺加拔罐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拔罐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运动能力、平衡能力和生活能力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联合拔罐可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平衡能力和生活能力,降低至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娥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致病基因研究新进展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RM)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发病率约为1/5000 ~1/1500[1],男女比例约为1∶0.68,有家族发病史者约占1%~9%[2],近年来尽管对本病的致病基因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该病种类繁多,其遗传方式和外显率均不十分清楚,因此对其致病基因研究进展仍比较缓慢.本文拟对ARM致病基因的研究新进展作综述如下.

    作者:孔萌;武玉睿;胡元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民族医院开展蒙医护理科研的难点与对策

    随着现代护理事业的迅速发展,蒙医护理正在不断汲取现代护理的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蒙医护理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与挑战,蒙医护理专业要发展,护理科研势必先行.

    作者:道日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脂、血糖检验的临床意义

    血脂分项测定了解体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等在体内水平,进一步指导日常饮食及治疗,降低冠心病及血管硬化发生减少高血压病进一步演变[1].血糖分析,及时了解血糖水平及糖尿病治疗后血糖是否升降水平.现将血脂、血糖检验的临床意义总结如下.

    作者:赵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持续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收治并拟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90例,据患者意愿与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插入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95例,均给予常规护理,后者给予持续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干预前、同期对照组,对照组心理状态水平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给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化疗中乳腺癌患者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平均水平,持续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朱和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CT评分与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伤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多排螺旋CT(MDCT)的影像学特征的观察,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分析并总结几种CT评分与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180例AP患者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各种CT评分(包括Balthazar CT分级、CT严重指数(CTSI)评分及腹部CT胰腺外炎症(EPIC评分));同时对AP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包括反应肝功能损害的常用临床标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探讨多种CT评分与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伴肝功能损害的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的CT评分分值较未合并肝功能损害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分值高.对几种CT评分进行比较后,EPIC评分评价肝损伤的准确率较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5)),较常用的CTSI评分(AUC为0.647)及Balthazar CT分级(AUC为0.513)分值都稍高.结论:与另两项CT评分相比,EPIC评分预测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伤的准确稍高,并与肝脏损害相关性良好.

    作者:黄艳艳;赵建农;郭大静;钟维佳;何晓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西医儿科用药的现状与合理性研究

    儿童正处于成长期,各个器官尚在发育,在疾病治疗和用药方面,都应该和成人区分开来,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都有着直接影响.在用药上如果药品的选择和计量计算不适当,就会对儿童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损伤.经调查研究,我国儿童的约在四亿左右,其中2/3的儿童是在14岁以下,且其患病率很高.目前,我国儿童用药很不规范,甚至出现用成人药品替代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西医儿童用药的现状,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作者:方旭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胃溃疡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行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53例行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根除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4.5%,显著高于对照组80 0%(P<0.05);观察组Hp根除率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 (P <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奥美拉唑,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胃肠道肿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肠道肿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回顾2013年1月到2015年3月在本科室住院治疗的235例胃肠道肿瘤手术病例,对其评估术前危险因素,合理采取预防措施,饮食指导,健康教育,观察下肢静脉血栓早期症状和体征并给予治疗及护理.结果:235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形成下肢静脉血栓(DVT)2例,症状表现为患肢肿胀、压痛、疼痛,通过给予抗凝、溶栓等药物治疗,功能锻炼和病情观察,2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愈后良好.结论: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术前评估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早期发现早期给予抗凝溶栓治疗,术后予以精心护理,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愈后良好.

    作者:顾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