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剑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围术期的处理方法,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母婴安全?方法:对1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中出血量,术中胎盘情况,新生儿胎龄,体重及阿氏评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中有7例术中见胎盘植入,并且术中出血量均≥1000mL?4例患者因产前大出血急诊手术,孕周均≤35周,新生儿娩出阿氏评分≤7分?共有7例娩出的新生儿体重均不足2500g?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准确了解胎盘是否植入,术前充分估计手术难度,做好防止和抢救出血的一切准备工作,可以明显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改善围生儿的结局?
作者:朱思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物保留灌肠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 014年3同至2015年5月我院收拾的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药联合保留灌肠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疾病活动指数、消化性溃疡症状消失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7% (31/3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1.76% (20/34),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疾病活动指数明显减少,临床病症消失时间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中西药物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毒蕈中毒各种类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47例毒蕈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7例患者41例治愈,无后遗症,6例死于肝脏功能衰竭.结论:毒蕈中毒来势凶猛,变化快,表现多样,应及时救治.
作者:高海芳;虞惠群;董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烧伤整形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早期整形修复方法的临床疗效以及发生二次手术的情况.方法 研究的100例烧伤整形患者为我院2012-2014年确诊收治.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试验组,采用早期整形修复治疗.结果 经过不同的整形方法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24/25,98%)显著高于对照组(20/25,80%)(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随访情况,其中经早期整形修复治疗的试验组的二次手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4.0%,P<0.05).结论 在烧伤整形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早期整形修复的疗效显著,应广泛推广.
作者:宋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一般发生于卵巢、直肠子宫陷凹、盆腔腹膜和子宫肌壁等部位,其他部位也可发生,但较少见.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增加,术后并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也逐渐增多,成为剖宫产术后的主要远期并发症之一.
作者:肖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 择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关于喹诺酮类药物的处方8654例,整理出产生不良反应的处方235例,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就年龄方面,60岁以上病人的不良反应出现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有63例,占比为26.81%;用药类型方面,左氧氟沙星产生不良反应多,有106例,占比45.11%;给药方式方面,静脉注射的不良反应病例多,有213例,占比90.64%.结论 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产生不良反应较多,需要考虑其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蒙医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13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63例,在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蒙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总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8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蒙医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
作者:吴荣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眼科病人比较特殊.皆因眼睛的各种不同的疾患就医或住院.加上诊断医治和护理过程中对眼部点滴了药物、施行了专科处置手段或包扎等处理.不同程度的影响到病人的视觉能力,给病人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有点犹如盲者的生活状态.总结眼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施行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对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每一个眼科护理工作者的职责.现将我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文旭敏;唐子为;李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以及分析会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溶血样本的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想要接受检查肝功能的50位健康的人使参与研究的人都保持空腹,做血液常规检查,每人抽血4ml,提取两支都是2ml容量的干燥试管,将血液平均注入试管,两支灌有待调查血液的试管,一支采用离心的方法,直接进行检测,另一支试管先摇晃试管,等待溶血出现,再采用离心的方法,迅速抽取测定没有溶干血液的血清.根据以上的简单陈述,检测两支试管里的血液,得出与之对应的肝功能检测结果.结果:参与的50个人,溶血之后,发现50个人的东氨基酸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以及总蛋白(TP),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出现了升高情况,反之,直接胆红素(DBIT)和谷氨酰转肽酶(GCT)的水平有下降情况发生,结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样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存在明显的影响,会干扰正确的诊断.值得注意医务人员在进行肝功能血液常规检测的时候,溶血样本对准确性的影响.
作者:陆卫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大力宣传无偿献血知识,稳定现有的献血队伍.在实际中要求工作人员要加大自身专业知识的内涵,仔细认真负责的做好每一个环节,科学合理的无偿献血.方法:利用本人在整个采血过程中的所见所闻,采取从语言的沟通、肢体的安抚、献血知识和医疗知识的讲解、工作态度的提升、娴熟技术及全方位的服务.结果:保证献血者的健康、保证用血者的安全、保证各类血液成分的质量要求.结论: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和认识,献血者对血站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穿刺技术要求也更高.大多数人们认为,在冬天里选择做手术是减少感染机会的佳时节,这种错误的意识导致大量手术聚集在这一时段进行,而攀枝花在进入11月至来年的1月都是较冷的,在全国其它城市要比这个时段或早或晚进入更寒冷的时节,相对的献血者人数远不及其它时节的多,同时,有人认为冬季里献血后会影响抵抗力,不愿意献血,常出现偏型或缺血的状态,从而造成供不应求的矛盾.
作者:申尚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6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采取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次,1坎/日)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次,1次/日)联合厄贝沙坦(75mg/次,1次/日)的方式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对治疗效果加以评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压下降幅度比较明显,对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体有效率为91%,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水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脾气虚弱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脾气虚弱证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味,对照组30例口服地氯雷他定,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脾气虚弱证的有效方剂.
作者:艾发元;罗宏伟;李淑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腹内压(IAP)是指腹腔封闭腔隙内稳定状态下的压力,它是诊断和治疗腹内高压(IAH)、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必需指标和可靠依据.动态的监测IAP为及早发现干预IAH/ACS提供了科学数据,是治疗MODS的关键,并可防止MODS进一步的发展[1].膀胱压(UBP)作为监测腹内压方法之一,较好地反应了腹内压的变化,已成为测量腹内压的“金标准”.临床上常采用经膀胱内途径间接测定腹内压,这是目前ICU内常规监测常使用的方法[2].
作者:何世会;付斌;李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为常见病,具有多发性,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痛以及血淀粉酶均高于正常值,一般达到3倍以上.到目前为止,临床上,大约有10%-30%的急性胰腺炎或者,已经通过临床诊断,但是仍然不能够对病因予以确定.而病因的不确定,导致临床上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治疗,导致反复性发作,在本文中,笔者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病因入手分析,致力于病因的研究,希望能偶为今后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工作提供帮助.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一例急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及护理经验.方法:对急性荨麻疹患者采取注射地塞米松抗炎、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及抗过敏治疗,同时结合皮肤、饮食、心理护理.结果:患者未出现过敏性休克,病情好转后出院.结论:对患者进行整体的护理、健康教育等辅助措施,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作者:陈佳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症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 ~2014年我院收治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患者252例(504眼)的临床资料;通过睑缘部的清洗,眼睑的热敷睑板腺的按摩,局部及全身用药等进行综合治疗.结果:60.3%干眼症病例痊愈,39.7%病例缓解,无效者为0.总有效率100%.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引起干眼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从病因着手进行眼部的综合性治疗,使睑板腺分泌恢复正常、睑板腺导管通畅,有利于泪膜脂质层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从而恢复泪膜的完整性,使干眼症消除.
作者:曹月坡;赵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非炎症慢性前列腺炎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方法:搜集2010年2月至2012年3周期间在我院进行腰麻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非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手术前,要求患者从手术前六周开始服用特拉唑嗪;手术时,在大程度上清除患者体内的结石;手术后,3天左右拔除患者的导尿管,同时持续服用六周的特拉唑嗪.在手术前及手术后分别利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Ⅰ-PSS)、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大尿流率等对患者进行症状评估.结果:所有的患者腰麻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均取得成功,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其中,3名患者在导尿管拔除后,出现尿潴留的情况,重新留置导尿管一周后顺刊不再出现尿潴留的情况.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非炎症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腰麻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方法,在手术时要在大程度上清除体内的结石,并在手术前后持续服用抗前列腺药物,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国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预防高血压病患并发脑卒中的科学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病患66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均为33例.对常规组病患实行基础护理,对干预组病患实行优质护理.结果 干预组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要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实行优质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作者:尚倩倩;刘忠丽;张淑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的发生时间及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29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数据,根据贫血发生时间分为4组,对每组患儿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94例VLBWI临床诊断贫血的平均日龄为(13.17±6.57)d,其中早期贫血发生者90例(30.6%),晚期贫血发生者204例(69.4%).4组VLBWI分别在新生儿期累积采血量、累积输血量、基础血红蛋白及基础平均红细胞压积方面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各组患儿在胎盘早剥、宫内窘迫、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围产因素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医源性失血及基础血红蛋白与贫血早期发生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 贫血是VLBWI生后常见并发症.早期医源性失血及基础Hb水平是导致贫血早发的高危因素,多种围生期因素可影响贫血发生时间,目前输血治疗仍是治疗VLBWI贫血的常规甚至是首选方法.
作者:何王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儿童发热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构成.方法:从我院发热患儿中选择30例,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学龄前组(2~6岁)和学龄组(6~ 14岁).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发热热型和病因.结果:两组患儿的发热类型均以间断发热为主,发热病因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比较无明显差异,其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组患儿发热特点还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发热病因中下呼吸道感染占比较高,学龄组患儿的发热病因中还包括结蹄组织疾病,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儿童发热的主要病因,临床中患儿多表现为间断发热,结合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发热热型特点和发热病因进行全面观察,是进一步治疗儿童发热的基础.
作者:王立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