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毒蕈中毒47例救治体会

高海芳;虞惠群;董伟

关键词:毒蕈, 中毒, 综合救治
摘要:目的:了解毒蕈中毒各种类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47例毒蕈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7例患者41例治愈,无后遗症,6例死于肝脏功能衰竭.结论:毒蕈中毒来势凶猛,变化快,表现多样,应及时救治.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予以肠内营养及对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全面、针对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5例后,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率及误吸率,以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与误吸率分别为5.71%、2.86%,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时,予以针对性的全方位护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需予以重视.

    作者:范云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分娩的218例健康待分娩产妇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218例健康待分娩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分娩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分娩期间则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干对照组,而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在预防新生儿窒息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欣母沛宫体注射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与研究欣母沛宫体注射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并以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宫素常规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欣母沛注射,观察对照组患者和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参照组患者注射欣母沛之后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出血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欣母沛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患者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

    作者:蒋碧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股沟管形态学观测

    目的:通过观察腹股沟管内口、外口位置及口径的解剖特点,为腹股沟疝修补术和解剖教学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解剖15具,男12具,女3具(年龄25-65岁)经过甲醛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观察相关结构,用游标卡尺,圆规对其进行相关数据测量.结果:口径,腹股沟管内口的口径右侧较左侧大,左侧(8.54±2.41),右侧(8.31±1.05).腹股沟管外口的口径右侧较左侧大,左侧(8.90±1.11),右侧(9.26±1.23).位置,腹股沟管内口的位置左侧较右侧高,左侧(70.11±5.66),右侧(72.99±3.04).腹股沟管外口的位置右侧较左侧高,左侧(102.23±6.06).右侧(101.64±5.97).

    作者:孙叶盛;卿雪梅;李峥;赵磊;赖昌昊;龚厚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耳穴压豆对产妇产后早泌乳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对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将160名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进行耳穴压豆治疗加常规母乳喂养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母乳喂养护理.观察两组泌乳开始时间,乳汁充盈时间,新生儿体重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泌乳开始时间,乳汁充盈时间及新生儿72小时生理性体重下降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p<0.1).结论:耳穴压豆可以提前产后泌乳开始时间,缩短乳汁充盈时间,减少新生儿体重下降,提高母乳喂养率.在临床上值得大力的推广.

    作者:周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营养护理对改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对终末期肾病新血液透析患者运用营养护理,探讨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明确营养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平均分成营养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营养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之上应用营养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康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营养组的患者对于医护人员满意度达到92.3%,对照组患者对于医护人员满意度为80.7%,通过对比,营养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很多,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营养护理,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免疫力,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普及.

    作者:张惠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术期使用护理干预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等情况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7.5%和97.5%,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效果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手术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谭智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自动口服摆药机引进前后住院药房摆药工作对比

    目的:通过自动摆药机引进前后住院药房摆药工作的对比,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动口服摆药机的优点.方法:以我院住院药房中午的长期口服摆药工作为例,选取1056个住院病人,共需调配长期口服药3582包,分别以传统手工模式摆药和用自动口服摆药机模式摆药,对比分析两种摆药模式优缺点.结果:自动口服摆药机大大地提高了口服摆药的工作效率,大大地提高了口服摆药的准确率.结论:引进口服摆药机是我院实行药房自动化的第一步,药房自动化的实行有助于减轻药师的工作负担,提高药学服务质量,能更好地让药师为患者服务.

    作者:许开成;林振健;范秋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茶碱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目的:分析并研究氧茶碱和多索茶碱以及茶碱缓释片等茶碱类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24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与治疗组(采用茶碱类药物进行治疗)各45例,比较两组应用疗效.结果:经研究得出治疗组总有效率96.7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7.1%;对照组不良反应率6.45%显著高于治疗组1.61%,因此,采用氨茶碱、多索茶碱及茶碱缓释片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优于常规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茶碱类药物能有效缓解支气管哮喘,降低不良反应率,获得很好的疗效,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陈博;郭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术中护理的感染控制措施

    目的 探究采用何种科学的术中护理措施来帮助对感染问题予以有效控制.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 2014年12月实施感染控制措施后实行手术病患,对其感染事件发生率与实行感染控制措施前(2013年1月~2013年6月)实施手术病患相对比.结果 控制后的感染问题发生率明显比控制前要低,且控制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科学的术中护理加强感染控制,能够帮助将术中感染发生率有效降低.

    作者:肖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脑梗死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脑梗死患者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时的使用情况.方法:通过与传统肝素冲洗液封管效果对比,评估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的优越性与不足.结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封管所用时间明显降低.但回血堵塞、重新置管的发生率增高.结论:预充式导管冲洗器作为一种新型封管液,可有的放矢代替原有的肝素稀释液等封管液使用,且操作简便、安全高效.

    作者:王玉红;肖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肿瘤科护理中护患沟通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 探讨肿瘤科护理中护患沟通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加强护患沟通)和对照组19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100.00% (19/19),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15/19),护患纠纷率为0.00%(0/19),明显低于对照组10.53% (2/1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肿瘤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比实施常规护理效果更佳,高质量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病痛,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作者:温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行髓核摘除术与全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的疗效

    目的:通过比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患者行单纯髓核摘除术与全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的疗效.方法:通过追踪自2010年10月至2013年4月手术治疗的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管狭窄患者,单纯髓核摘除23例,进行融合固定26例.分别统计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切口愈合、早期活动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23例单纯髓核摘除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腰腿疼痛症状完全消失,18例不少于12个月随访腰腿疼痛完全改善,术后2年随访2例患者症状再次复发.26例行椎体间融合固定患者术后3月随访腰腿痛症状缓解良好,术后12个月腰腿痛症状无明显变化,术后2年随访有一例椎间融合器脱出,行手术取出.结论:与全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相比,单纯髓核摘除术出血较少、术后疼痛轻、需要手术时间短、术者接受较少的放射线暴露及再次手术难度较小.

    作者:徐建平;侯海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慢性宫颈炎行环状电切术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慢性宫颈炎行环状电切术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环状电切术的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及手术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环状电切术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病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及作用.方法 对80位心血管病出院患者采取定期健康教育,对其进行心血管病冠心病的健康教育,提醒避免诱发心血管病发作的因素,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结果 增进了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能通过控制情绪、合理饮食、适当休息与活动等措施避免诱发疾病发作.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其生活质量、增进护患关系.

    作者:常秀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2月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6例,根据起始治疗中,覆盖非典型病原体药物与否分为对照组43例与干预组43例.对照组为非覆盖,干预组为覆盖,治疗后,对比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干预组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更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根据经验治疗,在初始治疗中给予非典型病原体药物覆盖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更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给予持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在治疗结束后对干预效果进行综合评定,统计患者的治愈率.结果:通过治疗结果的评定可以发现,实验组的患者的治愈率远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且复发率偏低,P <0.05.结论:在阵发性位置性眩的治疗中应用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推荐在临床中加以使用.

    作者:王韶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及疾病的发展的了解不断改变,他们不仅仅要求就诊时能得到疾病的治疗,更希望得到相关知识的指导.因此,门诊输液室为患者开展了健康教育,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患者的输液治疗顺利开展,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就门诊患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徐研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2例患者采用西药口服及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118例患者则采用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万古霉素存在配伍禁忌

    目的 探讨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万古霉素是否具有配伍禁忌情况.方法:将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2.5g溶于0.9%的生理盐水100ml中,用10ml无菌注射器抽取5ml放于无菌溶液瓶中.再将万古霉素500mg洛于0.9%的生理盐水100ml中,同样用10ml无菌注射器抽取5ml放于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液体中,观察变化情况,并测定两种稀释液的pH值.结果: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万古霉素混合后出现白色如牛奶状白色混浊液体,在室温下放置有沉淀析出,摇晃后仍为白色混浊液放置1h后颜色无变化,并出现白色的絮状物沉淀.结论:两者药物属于配伍禁忌,且两种药物溶液的pH值分布在两个差别较大的区域,直接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不能连续静脉滴注,应该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注意.

    作者:陈苗;陈陪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