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药物保留灌肠治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观察

马奎

关键词:中西药物, 保留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物保留灌肠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 014年3同至2015年5月我院收拾的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药联合保留灌肠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疾病活动指数、消化性溃疡症状消失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7% (31/3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1.76% (20/34),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疾病活动指数明显减少,临床病症消失时间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中西药物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腰椎骨折病人进行整体化护理和系统康复指导的重要性.方法:总结分析近6年来我科收治的35例腰椎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和术后系统的康复指导方法和疗效.结果:全部病人围手术期内无1例发生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和术后康复指导对巩固手术治疗效果,预防合并症的发生以及降低伤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明勉;庄素倩;吴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重创患者急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重创患者急诊手术中所起到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急诊行手术治疗的重创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所提供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其中为对照组患者提供急诊手术常规性护理,为实验组提供常规性护理基础上的优质护理,主要涉及术前准备性护理、术中心理护理、完善术中护理程序等方面.通过将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长、接受急诊手术救治所需时长和患者、家属整体满意度展开显著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长及手术所需时长显著缩短,且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有所提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意味着急诊手术护理向更高层次的科学化、规范化、全面化方向迈进,对于有效提升手术效率(如缩短术前准备、术中时长等)十分关键,是急诊重创患者的福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手术室患者疗效的作用

    目的:探讨分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随即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62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6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5.16%,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3.8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患者治疗得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治疗的效果,同时还能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施美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临床病因及护理

    目的 分析单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病因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临床病因及护理.

    作者:周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惊厥患儿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惊厥患儿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接收的惊厥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体会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的周到程度,药物应用的及时、准确程度,惊厥患儿的常规吸氧护理,降温措施的正确性和健康教育工作.结果:患儿均无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情况良好,及时出院.结论:对惊厥患儿采用周到的基础护理,对患儿进行密切观察,实施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有效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儿惊厥复发的情况,有利于患儿的恢复.

    作者:林月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四肢长骨骨折致主要血管损伤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四肢长骨骨折致主要血管损伤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给予全面的围术期护理.结果 手术成功35例,1例患者由于伤势过重行小腿截肢术.对J例患者股动脉吻合血栓患者,采用血栓切除后静脉移植的方式,修复效果较好.结论 对于四肢长骨骨折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做好全面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工作,能够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若希;李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4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2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综合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减少产后出血率及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童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我国“审方药师”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目的:保证患者用药的科学合理性,培养优秀称职的审方药师.方法:结合现阶段我国审方药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结果:现阶段,我国审方药师培养过程出现资历偏低、相关医学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缺乏、审方药师队伍成员数量明显不足等问题.结论:通过提高审方药师的选择标准,严格制定审方药师的业务准则,提高审方药师的重要性的认识力度,扩大审方药师队伍,培养出优秀称职的审方药师,确保患者用药的科学合理性.

    作者:林优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在现代人群中,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护理在治疗糖尿病,特别是在控制和延缓病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结论本文结合临床的体会,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控制并延缓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马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间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AAD患儿6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段我院诊治的未合并AAD的患儿550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出生时的胎龄、体重情况,患病时的日龄、应用抗生素种类、住院治疗时间、侵入性操作及母乳喂养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患病时日龄小于对照组,两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应用抗生素的种类、住院治疗时间、侵入性操作比例均多于对照组,两者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间母乳喂养比例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 多种因素可以导致新生儿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应该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邓燕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琥珀酸亚铁与硫酸亚铁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琥珀酸亚铁和硫酸亚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内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琥珀酸亚铁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亚铁进行治疗,两组都以4个月作为一个实验周期,比较4个月以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一个实验周期的治疗,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产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时,琥珀酸亚铁优于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不仅疗效显著,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硫酸亚铁.

    作者:胡中华;贺新颖;万里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汤剂参术汤口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应用中药汤剂参术汤联合灌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灌肠治疗联合中药汤剂参术汤,对照组患者则服用常规补液药物并口服美沙拉嗪颗粒,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相应治疗,两组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及改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灌肠治疗联合参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便血,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痊愈率.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围术期护理模式的应用探讨

    为了给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我们将围术期临床护理活动进行总结,归纳成统一的照护模式,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表格一即它的临床路径,应用于85例该类患者的护理.结果显示:护士的工作更加有序,能有效地观察到病情的动态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完善了护理记录,可以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

    作者:亓娟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管外科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安全问题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住院期间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坏、障碍、缺陷或死亡.由于血管外科患者疾病本身的特点,特别是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肢体功能存障碍,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肢体坏死等安全问题的几率比一般患者高.我们组织全体护士进行安全问题分析,找出影响患者的不安全因素,采取人文关怀、风险管理和护理安全措施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邵智慧;李婉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期出血热患者与感冒患者的血尿常规检测结果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早起出血热患者与感冒患者的血尿常规结果差异,寻找确诊早期出血热的途径.方法 笔者通过早期出血热患者和感冒患者的血尿常规检测结果分析,发现二者的部分检测结果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结果 早期出血热患者的白细胞偏低,多在4.0×109/L以下,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不超过70%;血小板降降低,发病头两天减少不明显,多在100-150 × 109/L之间,第3天以后,血小板下降较为显著,多在50-100×109/L之间,多数患者尿蛋白质阳性(±一++)并检出红细胞(呈镜下血尿至肉眼血尿),少数查见膜状物,而感冒患者(对照组)则白细胞正常或偏高,血小板不低,少数人尿蛋白质呈弱阳性(±),个别人查见红细胞(均为女性,可能与其有泌尿系感染有关),没有人查见膜状物.结论:了解早期出血热与感冒患者的血尿常规检查的差异,对于早期出血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英;牟洪臻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目的: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护理干预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生产的74例产后抑郁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常规护理以及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及社会因素以及性格因素均是产妇产后抑郁的主要生理因素;对产后抑郁的产妇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状态,对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严华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iPS在临床应用的进展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是干细胞研究领域一项令人瞩目的新技术.它通过特定的基因组合与转染技术将已分化的体细胞诱导重编程为未分化的多能细胞,再通过定向诱导等方式从而获取目的细胞,这项技术是建立在不涉及伦理学和减少免疫排斥的基础上,给再生医学实践于临床带来曙光.本文就iPS研究现状及现存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黄钦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患者,共计78例.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9例,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比各自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组SAS评分为40.6分,睡眠质量评分为4.6分;对照组SAS评分为51.3分,睡眠质量评分为7.9分.对比发现护理组在焦虑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进而提高患者身心舒适程度,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以及深入研究.

    作者:宋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孟鲁司特在降低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3、-15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分析孟鲁司特在降低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5(IL-15)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7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给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3、-15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28天后,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治疗28天后,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28天后,患儿血清中的IL-13与IL-15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血清中IL-13与IL-15水平下降数值更明显(P<0.01).结论:采用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能够降低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3、-15的水平,进一步减少由IL-13、IL-15引发的相关炎症级联反应.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价值研讨

    目的 探究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门诊及住院部144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次医学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72例)与对照组(7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甲硝唑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观察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61%,对照组为87.50%,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x2 =9.9050 (p =0.0016),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出现1例恶心,对照组出现1例呕吐,1例头晕,总不良反应分别为1.39%、2.78%,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菌性阴道炎疾病采取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临床治疗率,促进患者更快康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童胜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