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宇淑;邹婕;董银银
目的 观察针对哺乳期子宫上环术中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在我科接受子宫上环术治疗且出现术中出血的64例哺乳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葆宫止血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月经量为(109.74±25.41)ml,对照组患者月经量为(136.33±26.15)ml,两组患者月经量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4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治疗哺乳期子宫上环术中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兴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88例患者按照药剂量分为4组(各22例),甲组100mg/d、乙组200mg/d、丙组300mg/d、丁组400mg/d.结果:四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甲组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丙组和丁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不同利量孕激素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当,但剂量小的患者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刘云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超声成像、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核磁共振成像、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等已成为医学影像的主流,这些影像技术以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形态学基础是断层解剖学[1].断层解剖学是研究人体不同方位断面上器官结构的形态位置以及他们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学之间新兴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当代医学迈入影像医学时代的重要标志.身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知断层解剖学作为影像医学的基础学科,在我们今后的影像诊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临床专业学生也需重视断层解剖人体解剖学区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新产生了断层解
作者:赖育鹏;贺伦;黄玮轩;孙建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的医学模式不断向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的发生,护理的理念的核心模式也发生了改变,更加专业以及人性化的输液护理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主要针对繁重、琐碎的门诊输液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预防措施进行讨论和总结.
作者:狄凤;方颖;朱凤娥;张楠;姚新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蓝氧治疗仪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蓝氧治疗仪对150例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150例阴道炎患者中,一次性治愈147例,治愈率98%,好转3例,好转的3例经第二次治疗痊愈.结论 蓝氧治疗仪治疗女性阴道炎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用药时间,提高治愈率并且具有安全经济,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该护理方法是否见效并分析比较其结论.方法:将68名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采用人性化护理的34例与常规护理的34例,经过观察分析,运用护理质量的评分系统与焦虑评分系统对观察结果进行评价,终得出结论.结果: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明显,其质量远远高出常规护理,焦虑程度也得到有效缓解.结论: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的临床试验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当加以推广以提高我国产科的护理质量.
作者:张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要点和效果.方法:按品管圈活动步骤,活用各种质量控制手法和应用工具,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目标改善情况.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问题发生率,提高管理质量,值得在医院质量管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小儿肺咳颗粒对急性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价.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5年05月收治的88例急性小、儿支气管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头孢噻肟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儿肺咳颗粒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结果.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咳嗽症状、喘息症状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恢复时间结果分别是(5.12±1.00)天、(3.02±1.15)天以及(2.46±0.60)天,对应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对应症状恢复时间,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小儿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后,可以缩短患者的咳嗽、喘息等不良症状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商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的改变、原因及对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12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包括心律失常、传导阻滞、低电压、S-T段、T波变化、Q-T间期变化及异常Q波.128例患儿中有112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酶学升高,占87.5%.结论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心电图检查异常率显著高于实验室酶学检查的异常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而部分患儿在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时即会出现心电图的改变,另一方面,心电图检查并无特异性,对病原学诊断亦无意义,因此,儿科临床上需要在肯定心电图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的同时,更需要注意到其的局限性,综合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刘大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质量控制小组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实施质量控制模式前的护士分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实施质量控制小组模式后阶段的护士分为试验组,对两组护理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在护理操作、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方面的护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评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质量控制小组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质量,使医院护理工作更使人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雷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去腐生肌膏联合居家护理在压疮证延续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压疮症患者11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5例,实验组息者采用的是去腐生肌膏联合居家护理对患者加以实施,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临床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且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综合的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4.5%,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81.8%,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去腐生肌膏可以进行无菌擦拭,配合居家护理中全方面的护理方案,可以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治疗的时间,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钰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腹部疼痛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一般腹部各个部位的疼痛都有相应的疾病诊断,但是右上腹是腹部急腹症诊断多也复杂的部位,右上腹痛常见的是胆石症、胆囊炎,诊断似乎很容易,但误诊率及漏诊率居高不下.在此我将近20年外科临床的,关于胆结石诊断的一些经验教训做一些分析.1.临床资料患者就诊时间自1996年-2015年,收治胆囊炎胆石症共2160例,误诊135例,总误诊率6.3%,早年误诊率要高,近年逐年下降.误诊患者男51例,女84例,年龄21-86岁,误诊时间一般在5天以内,随着住院时间延长,诊断会逐渐纠正及完善.
作者:郭朝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健康教育是一种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将6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健康教育,无计划、无固定时间的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包括整体护理,术前、术后及出院前健康教育.结果: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结论:健康教育是帮助骨科患者战胜疾病、促进康复的一种必要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与磁共振动态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2008年2月到2013年8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都进行CT与磁共振动态扫描.结果:CT与MRI对于乳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90.0%和100.0%,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P <0.05).MRI对于病灶边缘、边界的显像表现优于CT(P <0.05),两种方法对于病灶形态的显像表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CT,磁共振动态扫描对乳腺癌有更高的检出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春容;胡帮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建设具有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先进的仪器设备、先进的教师队伍及先进的开放管理的规范化的眼视光学专业技能训练中心.以“注重实践、系统一流、品牌特色”为理念,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满足目前社会对眼视光技术工作所需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与国际接轨,以验光技术、眼科常规设备检查操作为重点,以眼视光专业先进技术为主要实训内容,形成眼科基础、视光学基础、眼科临床、视光学临床、应用光学、眼镜验配、隐形眼镜验配等七个板块较为完善的实验教学系统.
作者:金桂兰;张琴;陆跃鸣;胡明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94例分为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47例和接受早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47例,对两组新生儿的黄疸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5天内黄疸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在对新生儿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缩短了新生儿首次排便和胎便转黄的时间,改善了新生儿的黄疸指数,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是一种优质、全面的护理方法.
作者:尹斯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牙齿的缺损与缺失是现在人类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在多采用充填修复种植等替代技术. 但由于这些均无生物活性,牙齿的再生就成为了口腔医学研究中重要的目标之一.乳牙牙髓干细胞是来源于脱落乳牙的间充质干细胞,它不涉及伦理法律问题,来源安全广泛并且有更强的增殖分化能力,成为了牙组织工程的热点种子细胞.如何通过不同的诱导物使乳牙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就成了牙齿再生的重点.本文就乳牙牙髓干细胞在牙向分化上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张琦;刘富萍;张宇娜;徐高祥;盖立婷;吴梓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称为沟通,现代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沟通与交流是护理的灵魂,没有沟通与交流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护理,沟通在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沟通在儿科护理中尤为重要.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操作技术,而且要有娴熟的沟通技巧,才能减少护患纠纷,提升护理品质.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从交流环境、护士素质、沟通技巧三方面来探讨儿科护患沟通技巧.
作者:顾小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通过对助产专业现行见习模式、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提高助产专业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质量.
作者:何燕;何海艳;王连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主要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膈肌麻痹的护理方式进行研究,同时对护理要点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方法:在具体的研究中,主要选择了200多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膈肌麻醉患者,对患者进行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和护理.同时还对肺部的感染进行预防.在拔出气管之后对水肿以及支气管等疾病和并发症进行应对.结果:在这200多例患者中,有呼吸困难的患者,经过手术之后可以撤离呼吸器机,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之后可以顺利出院,但是有3例患者已经死亡.结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来说,在手术之后撤离呼吸机,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这样可以促进并发膈肌麻痹患者的康复.
作者:杨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