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护患沟通对门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效果

孙毅

关键词:门诊, 护理, 沟通
摘要:目的 研究门诊护理中加强沟通对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患者,分别行常规护理及加强沟通护理.对比护理满意率差异性.结果 对照组满意率为88%,观察组为98%,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门诊护理中加强护患沟通可显著改善护患关系,具有推广价值.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ICU简易膀胱测压装置的制作及应用

    腹内压(IAP)是指腹腔封闭腔隙内稳定状态下的压力,它是诊断和治疗腹内高压(IAH)、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必需指标和可靠依据.动态的监测IAP为及早发现干预IAH/ACS提供了科学数据,是治疗MODS的关键,并可防止MODS进一步的发展[1].膀胱压(UBP)作为监测腹内压方法之一,较好地反应了腹内压的变化,已成为测量腹内压的“金标准”.临床上常采用经膀胱内途径间接测定腹内压,这是目前ICU内常规监测常使用的方法[2].

    作者:何世会;付斌;李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分步给药法在连续无痛胃肠镜术中的应用

    无痛胃肠镜检查是指在胃肠镜诊疗时静脉注射适量镇静镇痛药物,使患者在中至深度镇静水平完成检查和治疗,该技术可有效提高患者对胃肠镜检查的耐受程度,提高检查效率及检查质量,减少因患者紧张、不合作而产生的心血管系统意外、肠痉挛、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还可避免因患者惧怕恶心、疼痛等不适拒绝胃肠镜检查而延误病情.随着胃肠镜检查临床应用的增多,其对于术中镇静镇痛的需求也增加,本课题研究致力于完善用药方法.

    作者:廉桂荣;刘振伟;彭娟;杨春玲;田永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一般发生于卵巢、直肠子宫陷凹、盆腔腹膜和子宫肌壁等部位,其他部位也可发生,但较少见.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增加,术后并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也逐渐增多,成为剖宫产术后的主要远期并发症之一.

    作者:肖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的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5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的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患者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能让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作者:茹长英;赵金芝;玉照平;张艳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2例产妇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61例,对照组采取催产素治疗,研究组采取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在产后2h、用药后12h和用药后24h的产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56%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4.59%,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良好,可以明显减少产后出血总量,还可以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邓金桂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病原体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对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随机从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治疗生殖器感染的患者病历中选出729例,采用回顾式分析方式,对患者感染的病原体类型进行统计,并探讨患者混合感染病原体的类型和比率.同时针对于患者的年龄段、生殖道感染知识、避孕措施了解度进行调查.结果:本次研究中,单独病原体感染(435例)当中以滴虫较多,共占31.26%(136/435),混合感染(294例)当中以假丝酵母菌和细菌、滴虫和细菌为主,分别占42.86%(126/294)和32.99%(97/294).患者当中以31岁至40岁者居多,并且大部分人对于生殖道感染知识和避孕措施了解不足.结论:31岁至40岁患者容易出现生殖道感染病症,其中以滴虫感染为主,并且现代混合型感染率正在逐渐上升.

    作者:陈小云;杨新云;喻萍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维生素B6片含量不确定度的分析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维生素B6片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方法.方法:建立计算HPLC法测定维生素B6片含量的数学模型,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估.结果:置信概率为95%时,维生素B6片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5.08%.结论:建立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可用于HPLC法测定片剂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作者:高小春;张建伟;庞作正;丁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实施急诊介入治疗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实施介入治疗中,发生心律失常情况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10例,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率指标.结果:护理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HR次数、QTd 、QTc等各项心率指标的情况均优、护理前(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实施急诊介入治疗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各项心率指标.

    作者:蒋维娜;何楠;张玉凤;李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胸膜外血肿的X线平片与DR胸片诊断对比

    目的 探讨DR胸片及X线平片对胸膜外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50例子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胸部外伤经手术或诊断性穿刺确诊为胸外血肿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采用X线及DR胸片,观察二者检查结果.结果 X线平片诊断24例为胸膜外血肿,5例诊断为胸膜增厚,9例诊断为包裹性胸腔积液(血),12例诊断为肺挫裂伤;DR胸片诊断43例为胸膜外血肿,1例为胸膜外良性肿瘤,1例诊断胸膜肿瘤,5例诊断为胸腔积液.DR胸片的定位准确性(肺外/肺内)及定性准确性明显高于X线(P<0.05).结论 DR胸片对胸膜外血肿的诊断价值相比于X线平片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存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鼻出血患者临床特点及其心理分析与护理

    目的:针对老年出血患者,主要研究其临床特点,探讨护理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老年鼻出血患者共90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心理分析与护理)分别45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组:一次性止血22例(48 9%),二次性止血23例(51.1%),三次性止血0例;对照组:一次性止血7例(15.6%),二次性止血28例(62.2%).三次性止血5例(11.1%);干预组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鼻出血患者,只有分析其临床特点,找出血原因与部位,及时进行心理分析与护理,有助于改善出血症状,缓解病情.

    作者:王小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五常法在儿科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改用“五常法”的管理,寻找高护理质量的适应模式,降低成本,利用有效的资源,提供佳的服务.有效提高医疗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病人安全.方法 找出新生儿室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存在的问题,应用“五常法”的理论加强规范管理.结果 改善住院环境,提高了家属对服务及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提高了科室形象及工作效率,加强管理意识,防范了医疗差错及纠纷.结论 “五常法”是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实施简单,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潘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外科手术后皮肤末梢的观察与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外科术后皮肤末梢的观察与处理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85例三、四级手术术后皮肤末梢的观察及时发现循环状态的异常,及时处理异常状况.结果 通过对皮肤末梢及时有效的观察及处理,85例手术均获成功.结论 观察病情是护理工作一个重要的部分,不仅需要经验的积累,更需要要规范化、系统化.近年来,随着手术诊断、手术技术的改善,手术适应症范围扩大,护理工作更加复杂,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其要求也更高,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及疗效[1].通过对外科手术后皮肤末梢来衡量循环功能. 皮肤与末梢表面的温度、潮湿度、颜色、弹性、毛细血管和静脉的充盈程度,动脉搏动反映外周的循环状态.

    作者:张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护理分析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并对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我社区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对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全面的、系统性的护理.结果 在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之后,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并已全部出院.患者表现出较好的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保持了友好和谐关系,取得了患者的信任,赢得了患者的好评.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精心的、全面的、系统性的护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患者在满意度;信任度;依从性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晋咏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血糖控制能力差等外部因素和神经系统损失等内部因素,因此应针对这些重要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在预防方法应经常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压力测定和循环障碍检查,在护理方面应该注意对糖尿病患者应进行康复训练护理指导、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监护护理和外伤护理.

    作者:何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内外治相结合治疗痤疮6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中药内外治相结合方法在治疗62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丹参银翘饮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内服丹参银翘饮结合外敷痤疮面膜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皮损改善程度和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皮损改善程度和中医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外治相结合的方法在痤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对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皮损程度,降低中医症状评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钱云云;江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胸部大面积瘢痕疙瘩切除联合乳房整形术探讨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胸部大面积瘢痕疙瘩切除联合乳房整形技术的实际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到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例胸部大面积瘢痕疙瘩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治疗方案以及治疗前后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10例患者都接受了大面积瘢痕疙瘩切除联合乳房整形的治疗方案,并且在术后通过电子线照射、瘢痕敌外用以及局部加压等配合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疙瘩切除联合乳房整形治疗方案对于治疗胸部大面积瘢痕疙瘩患者有着显著的效果,患者通过系统的治疗之后,其美观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活动中进行推广运用.

    作者:方林均;王燕;王小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3M透明敷贴在整形外科头面部手术的应用

    目的 通过观察3M透明敷贴在整形外科头面部手术的应用,来了解保护患者眼睛的效果.方法 收集临床100例头面部手术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进行3M透明敷贴配合使用金霉素眼膏,对患者术中实施眼角膜的保护.对照组采取湿盐水纱布覆盖的方法对眼睛进行保护.结论 采用3M透明敷贴密闭患者眼角膜,能哆使眼睑自然闭合,无副作用,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术后眼部无瘙痒,避免了团长时间手术引起的暴露性角膜炎,杜绝了消毒液进入眼睛的危险,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中保护眼睛的方法.

    作者:赵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耳穴压豆对产妇产后早泌乳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对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将160名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进行耳穴压豆治疗加常规母乳喂养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母乳喂养护理.观察两组泌乳开始时间,乳汁充盈时间,新生儿体重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泌乳开始时间,乳汁充盈时间及新生儿72小时生理性体重下降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p<0.1).结论:耳穴压豆可以提前产后泌乳开始时间,缩短乳汁充盈时间,减少新生儿体重下降,提高母乳喂养率.在临床上值得大力的推广.

    作者:周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在全髋关节术后镇痛的应用价值方法:26例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使用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F组)和静脉自控镇痛(C组).F组在手术结束后髂筋膜间隙导管连接镇痛泵,药物配置:0.2%罗哌卡因250ml,背景剂量5ml/h,PCA5ml,锁定时间30min,C组手术结束后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药物配置:舒芬太尼100ug+昂丹司琼8mg+生理盐水共100ml,背景剂量2ml/h,PCA1.5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术后6、12、24、48小时静息状态VAS评分,术后24h 、48h膝关节功能锻炼时VAS评分、PCA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发生率、Ramsay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肌力评分.结果:F组在静息状态和功能锻炼VAS评分方面明显低于静脉自控镇痛组(P<0.05).F组患者PCA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少于C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肌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更安全有效.

    作者:宁军宏;王桂荣;白耀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用于改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用于改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方法:根据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内容,建立完善的手术室操作的规范章程,加强护理人员对自身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等.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112例手术患者,其中以60例给予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的患者作观察组,52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案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手术效果、患者焦虑情绪变化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手术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为92.3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发生感染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仅为(35.60±4.8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75±5.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1.67%,较对照组的69.23%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对提高手术疗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及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心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姚丽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